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江陵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陵县,隶属湖北省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 荆江河段北岸,位于荆州城区 东南郊,东与监利县潜江市接壤,西隔长江与公安县相望,南接石首市,北邻荆州市沙市区。介于东经112°12′52″—112°44′22″,北纬29°54′36″—30°16′45″,海拔25.3—31.0米,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总面积1048.74平方千米。

江陵历史悠久,自周庄王八年(前689年),楚文王即位,将国都自丹阳徙郢(今荆州城北五千米外纪南城),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拔郢,楚国连续二十代王在此建都400余年,其宫殿台榭遍布江陵全境及潜江、监利一带。楚汉相争时,江陵曾为临江国国都。以后晋安帝、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均在此建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升荆州为江陵府,置为南都。五代十国时,江陵为荆南国国都。另外,自西汉至明,江陵均为王、公藩封之地。其历史文化地位历来为世人所关注。199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江陵区在郝穴镇设立江陵县。

2018年江陵县下辖6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监狱、2个管理区,常住人口33.8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3.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8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39:35。

历史沿革

江陵,因“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

前9世纪初叶,周夷王年间,楚国君熊渠封长子熊无康为句亶王,句亶国地理位置即后来的郢都一带。周庄王八年(前689年),楚文王即位,将国都自丹阳徙郢(今荆州城北五千米外纪南城),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拔郢,楚国连续二十代王在此建都400余年。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分郢置南郡、江陵县。秦末楚汉相争,项羽立其部将共敖为临江王,都于江陵。敖死,其子尉嗣。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使将军刘贾及太尉卢绾击杀共尉,临江国除,复于江陵置南郡,分江陵县,置郢县。汉景帝时,先后封其子阏及荣于江陵为临江王,阏、荣死,国除,复为南郡。王莽改制时,更南郡名南顺,江陵县名江陆县,郢县为郢亭,但不久即恢复江陵本称。东汉建初三年(78年),章帝徙其弟钜鹿王恭为江陵王。元和二年(85年),江陵乃复为南郡。

1985年9月10日,江陵县的1乡(锣场乡)13村(锣场乡的8个村、郢东乡的4个村和岑河乡的1个村),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1.4万余划归沙市。

1994年9月29日,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1996年12月更名为荆州市),荆沙市下辖荆州、沙市、江陵三区。原江陵县一分为三,主体部分划入荆州区,新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1998年7月,江陵撤区置县,恢复县治。

行政区划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监石人民政府第七区区中队进驻郝穴,成立郝穴市政府,受沔阳地区行署领导。7月,复归江陵县人民政府领导。10月,江陵县下设9区2镇,今江陵县辖区含郝穴镇、五区(区政府驻郝穴)、九区(驻普济),其余西部、北部地区属三区(驻岑河)。

2016年3月,各乡镇按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对行政村区划进行调整。行政村区划调整后,全县设行政村(队、分场)123个、社区19个、养殖场3个,村民小组1090个,居民小组197个(其中滩桥镇有17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128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小组)。

截至2018年,江陵县下辖6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监狱、2个管理区。江陵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江陵大道128号。

地理环境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介于东经112°44—115°44,北纬29°54—30°39之间,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总面积1048.74平方千米,全县版图呈马鞍形。

江陵位于扬子准地台江汉沉降区江汉盆地西南部的凹陷构造带。江陵地势平坦,属长江冲积平源和四湖滨湖平原并列地带。其地貌有洲滩平地、淤沙平地、中间平地、低湿平地四类。江陵县海拔高程在25.3—40米之间,相对高差14.7米。

江陵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全年日照时数1827—1897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3—11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平均气温16—16.4℃,极端值最热39.2℃,最冷-19℃;无霜期246—262天。全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

江陵县河流属渠江水系。境内形成以总干渠、西干渠为主动脉的排水体系。荆江大堤在江陵境内长69.5千米,长江江陵段长61.4千米,主要河流沟渠40条,水域面积共有170960亩,其中河沟水面67417亩,池塘水面97380亩,湖泊水面6163亩,分别占总水面39.4%、57%、3.6%。

自然资源

江陵县境内林木类有:杨、柳、松、柏、杉、、楮、桑、榆、榔、椿、樗、枇、杞、栎、枫、檀、槐、樟、棕,冬素、女贞、油茶、漆树、油桐、南天竹等88种。竹类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有:慈竹、眉竹、苦竹、钓竹、斑竹、紫竹、绵竹、桂竹、水竹、淡竹、笔竹、楠竹、凤尾竹等13种。

药材类有:贝母、荆半夏、独脚莲、百合、覆盆子、稀莶、大青、茺蔚(益母)、栀子、木莲、乌梅、杏叶沙参、常春藤、石龙芮、荆三棱、积雪覃(地钱草)、五加皮、天灵草、旱蓬草、何首乌、蒲公英、草决明、天冬、麦冬、金沸、苍耳、栒杞、荆芥、薄荷、紫苏、青箱、牛膝、蓖麻、王瓜、陈皮、枳实、马鞭梢、土大黄、香附子、白头翁、南星等228种。

江陵县境内有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期“江陵凹陷”,荆沙、金家场、花园、习家口、丫角等地勘探油气显示普遍良好,蕴藏量较大,部分油田已经开采。

江陵县境东部地下凹陷地区有盐湖,卤水蕴藏量较大,有开釆价值,另在荆、沙地下窿起构造中有盐丘,但不易开采。

风景名胜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

沙岗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群位于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及周边乡村。沙岗镇地处鹭湖西岸,与潜江、监利毗邻,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发源地。1927年夏,根据八七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发出了《致两湖省委信》的指示,要求湖北省委继续发动城市和农村暴-动-。同年12月31日,刚刚恢复不久的湖北省委,制定了《关于全省总暴-动-计划》。

鄂西特委随即迅速作出暴-动-部署。1928年1月23日,共产党员陈香波、彭之玉等在鄂西特委和中共江陵县委的领导下,发动了沙岗年关暴-动-。暴-动-成功后,地处边远的沙岗湖区成为红色区域。1929年3月6日,鄂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在沙岗九甲湾召开,到会代表100多人,分别来自宜昌、江陵、公安、监利、荆门、远安、长阳等地。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大精神和中央指示,讨论制定了六项决议,健全了特委领导机构。这次会议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1928年至1932年间,鄂西特别委员会、鄂西苏维埃政府、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江陵县苏维埃政府、鄂西少共总部等领导机关驻集于沙岗镇。[1]

龙渊湖

龙渊湖位于江陵大道与滨江大道交界处,城区西北的荆江大堤旁,江陵大道与龙桥路之间。滨临长江,与铁牛矶公园对角相望。东接规划居住区龙湖城,西邻荆江大堤,南依江陵大道,北抵龙桥路。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21万平方米。

龙渊湖又名龙二渊或邬阮家渊,是清康熙十五年(1676)、道光三年(1822)及道光六年(1825)三次荆江大堤溃口冲击而成。顺堤长1510米,最宽处1000米,原有水域面积86.4万平方米,解放后,几十年来由于实施荆江大堤整险加固工程,经人工和机械填塞,现有水面210000平方米。

龙渊湖是县城中的一块风水宝地,这个因江水多次冲击而形成的一片古老的生态湿地,经常有白鹭、野鸭等禽鸟在此栖息,出现人鸟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观。[2]

荣誉称号

2019年0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11月,被评为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6月,被命名为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