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汉服」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
[[File:汉服7.jpg|350px|缩略图|右|<big>汉服</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01/b6e3d1b686574c73834398006757a24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92862044_55096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民族服饰传统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其间汉服随时代变迁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但其最主要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民族服饰传统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其间汉服随时代变迁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但其最主要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概述==
 
==概述==
 
 
 按照我们汉服复兴者做出的定义,汉服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十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按照我们汉服复兴者做出的定义,汉服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十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行 8: 行 9:
  
 
==汉服的特点和样式==
 
==汉服的特点和样式==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ref>[https://www.docin.com/p-2130202058.html 汉服形制],豆丁网</ref>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服饰结构==
 
==服饰结构==
 
 
===折叠基本结构===
 
===折叠基本结构===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脉,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脉,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纹饰配件===
 
===纹饰配件===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色彩配饰==
 
==色彩配饰==
 +
===配饰===
 +
汉族人装饰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ref>[http://23hanfu.com/19170.html 汉服配饰腰坠款式欣赏 穿汉服如何佩戴玉佩],汉服网,2020-1-12</ref>。还有配饰如蔽膝、披帛、袜、帔、香囊(香包)、剑、绶、印、笏、牙牌、革带、玉带、銙、腾蛇等等。腰饰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绶]]、佩鱼、佩牌、佩带饰等饰物。储藏汉服的家具被称为衣箧,挂汉服的衣架称为[[衣桁]]。
  
===配饰===
+
== 视频==
 +
<center>'''汉服裙摆也分段位,12米裙摆太霸气'''<br>
  
汉族人装饰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还有配饰如蔽膝、披帛、袜、帔、香囊(香包)、剑、绶、印、笏、牙牌、革带、玉带、銙、腾蛇等等。腰饰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绶]]、佩鱼、佩牌、佩带饰等饰物。储藏汉服的家具被称为衣箧,挂汉服的衣架称为[[衣桁]]。
+
{{#iDisplay:q3050653u9o|560|390|qq}}</center>
  
==视频==
+
<center>'''12星座最适合穿什么样的 汉服 ?天秤座优雅,龙母最好看!'''<br>
===<center> 汉服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汉服裙摆也分段位,12米裙摆太霸气</center>
 
<center>{{#iDisplay:q3050653u9o|560|390|qq}}</center>
 
  
<center>12星座最适合穿什么样的汉服?天秤座优雅,龙母最好看!</center>
+
{{#iDisplay:h0862hgtxs1|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h0862hgtxs|560|390|qq}}</center>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423 衣飾;服裝]]
 
[[Category:423 衣飾;服裝]]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46 的最新修訂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民族服飾」。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漢民族服飾傳統延續了超過3700年的時間。其間漢服隨時代變遷發展出了豐富多彩的樣式,但其最主要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卻始終沒有改變。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概述

按照我們漢服復興者做出的定義,漢服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十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這近四千年中,在華夏民族(漢後又稱漢民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和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 (漢服)」是從夏商周到明朝,在「華夏-漢」民族主體人群所穿着的服飾為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形成的具有明顯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總體集合。

作為華夏民族的「皮膚」,漢服深刻地烙印在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代表了這個古國民族華麗,優雅,博大的氣質。和古中國一樣,漢服的基本形制為東方世界提供了標準,今天中國及東亞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裝,如中國一些少數民族的服裝,都受到了漢服的影響;而韓國韓服和日本和服更是直接由漢服發展而來。漢服不僅是漢族的,中國的漢服,更是亞洲的,世界的漢服。

漢服的特點和樣式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1]。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着。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長褲。

服飾結構

摺疊基本結構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脈,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紋飾配件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色彩配飾

配飾

漢族人裝飾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2]。還有配飾如蔽膝、披帛、襪、帔、香囊(香包)、劍、綬、印、笏、牙牌、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腰飾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綬、佩魚、佩牌、佩帶飾等飾物。儲藏漢服的家具被稱為衣篋,掛漢服的衣架稱為衣桁

視頻

漢服裙擺也分段位,12米裙擺太霸氣
12星座最適合穿什麼樣的漢服?天秤座優雅,龍母最好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