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东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东镇,隶属广东省茂名市,是电白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曾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先进镇”、“全国卫生标兵镇”、“广东省综合管理先进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明教育镇区“等荣誉。其位于南海之滨,拥有东湖公园、西湖公园、冼太夫人广场等景点[1]

荣誉

曾被评“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现是“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绿色名镇”,2009年又被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文明镇”[2]

文化氛围浓厚,该镇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粤曲之乡)”、“广东省龙舟竞渡训练基地”。

经济

镇内工农商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充分发挥县城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是粤西比较有名的商品集散地。水东海参行远近闻名,海参、鱿鱼等名贵海产品畅销国内外。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5.98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8:53:39。“东扩北移西整合南改造中提高”城市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效果,二十一世纪初开始逐渐成为房地产投资热土。到2010年,城区面积达26.2平方公里,是广东省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有电器陶瓷、建材、化工、模具、家具、印刷、制衣、饮料、运输等企业2000多家。建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水东芥菜”生产基地,是海参等海产品的集散地。

文化语言

电白区流行的方言主要有海话(或黎话)(属闽方言,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涯话(属客家方言)、白话(含其他不称为白话但同属粤方言的支系方言,如阳江话)三种。民国《电白县志稿》:电白语言,比诸他县,较为复杂,确而论之,亦可分为三系,一曰海语系,二曰客语系,三曰粤语系。

海语系:沿海之语言,属闽语。闽语在电白分为“海话”和“黎话”。还包括在马踏的“福建话”、“饶平话”。闽语是现电白县的第一大方言,讲闽语者达一百多万。电白区的海话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南部沿海。

客语系:客语,又称“涯话”,因其“我”曰“涯”,故名。客家语有“大涯”和“细涯”(电白地区以大涯为主)之别。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响较少的客家语,细涯指那些地处分散,受其他方言影响较多的客家语。全区讲涯话的有四十多万。涯话人因多住在山区,故涯话在清光绪《电白县志·卷三》中被称为“山话”,是相对于“海话”说的。

粤语系:现电白人把粤语叫“白话”。粤语有羊角白和咸水白等不同名称,还包括分布在曙光场的四邑话,分布在马踏镇的淡水阳江话。全区讲粤语(白话)的人有二十多万。

旧时正话:旧电白县城(即电城镇),原为明代之电卫,由中原调来归都指挥所统领之兵,称曰卫兵,其子孙繁殖于城内,其语言因其地而言“城语”,因其时(为明代)而言曰“旧时正”(即旧时正话),即明代之正音,因其语言与今之普通话相近,故称“旧时正话”。使用人口一万多。

视频

水东镇 相关视频

美丽的水东镇
广东茂名电白水东镇(旅游航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