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音樂家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武漢市音樂家協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漢地區音樂家自願組成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音樂家、音樂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繁榮社會主義[1]文藝、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
協會簡介
音協的歷史延承和組織機構
武漢音樂家協會的歷史可追溯到1950年前後。1949年5月武漢解放後到1949年10月建國前夕,由老解放區隨軍南下的程雲、莎萊等音樂家聚集武漢;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又有一些音樂界知名人士來武漢工作。1950年1月15日武漢音樂工作者協會成立。這是建國後武漢地區的包括舞蹈在內的音樂工作機構,也應被視為武漢音樂家協會的前身。1957年4月成立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程雲任音協首屆主席團主席,林路、魏開泰、莎萊等任副主席。1959年7月,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在漢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舉程云為主席,林路、莎萊等為副主席的分會第二屆主席團。1966年「文革」開始後協會工作癱瘓停止活動。1978年中國音協武漢分會工作得以恢復,並於1月召開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舉產生林路為主席、莎萊等為副主席的武漢分會第三屆主席團。從1950年武漢音樂工作者成立到1986年中國音協批准成立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在這36年中,湖北省、武漢音協組織和音協工作沒有截然分開。1986年中國音協批准成立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11月,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大會選舉莎萊為主席,吳雁澤、齊伊、李井然、丁干貞、梁良、韓孟國6人為副主席,程云為名譽主席。1987年1月增選高沛為副主席兼秘書長(駐會)。1991年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中國音協武漢分會改名為武漢音樂家協會。1991年4月,召開武漢音樂家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舉吳雁澤為主席,李鍾慶、吳慶生、陳志海、高沛、郭賢棟、梅篤信、黃懷朗、韓乃禮8人為副主席,高沛任秘書長(駐會)。1998年3月,武漢音樂家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黃懷朗當選為主席,馮曉華、李祖平、陳鈞、吳慶生、趙莉莉、趙鋼、郭賢棟、梅篤信為副主席,聘請莎萊為本屆名譽主席。馮曉華兼任秘書長(駐會),2008年10月,李安勛任秘書長(駐會)。2010年12月,武漢音樂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傅江寧為主席,方曉俊、王丹萍、王戰生、李安勛(駐會)李家華、周克思、陳朝漢、陳智勇、趙鋼、趙莉莉、胡志平為副主席,聘請莎萊為第四屆音協名譽主席,黃懷朗等25人為第四屆音協顧問。李安勛兼任音協秘書長。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創辦音樂刊物《廣播歌選》,這是新中國最早創辦的刊物之一,1955年1月該刊更名為《長江歌聲》,後於「文革」前停刊,1979年1月復刊。後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武漢分會創辦了音樂刊物《大江樂潮》及《琴台之聲》等。《廣播歌選》、《長江歌聲》、《大江樂潮》、《琴台之聲》等,為廣大詞曲作家音樂創作,服務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繁榮音樂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讀者廣泛歡迎,曾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
工作職責
主要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是堅持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以及宣傳部、文聯、音協的指示精神,按照德藝雙馨的要求,努力提高音樂隊伍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2]和業務水平;
二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組織音樂家和廣大音樂工作者深入生活,進行音樂創作,繁榮音樂創作,不斷提高音樂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水平;
三是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節慶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音樂活動和音樂普及工作,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國民音樂素質。組織音樂學術活動,促進評論、理論工作的提高與發展;
四是對各音樂家和廣大音樂工作者進行聯絡、協調、服務,積極做好武漢音協會員的吸收、發展工作,認真做好中國音協會員發展會員推薦工作;
五是加強武漢音協基礎性工作建設和音樂市場化開發等工作,促進我市音樂事業可持續發展。
截止2010年8月,登記註冊的武漢音協會員981人。因病故或其他原因,音協會員為近700人。武漢音協推薦加入中國音協會員人數為129人,其中10人去世,實際人數為119人。
視頻
武漢市音樂家協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社會主義?其實你完全理解錯了 ,搜狐,2020-12-29
- ↑ 提高國民素質 加強文化修養 ,搜狐,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