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欧斑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欧斑鸠

中文学名: 欧斑鸠
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turtur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鸽形目
科:鸠鸽科
属:斑鸠属
种: 欧斑鸠
亚   种: 4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 European Turtle-dove
英文名称: Turtle Dove
保护级别: 易危(VU) IUCN标准

欧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turtur)体长27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粉褐色斑鸠。颈侧具多黑白色细纹的斑块,翼覆羽深褐,具浅棕褐色鳞状斑。与火斑鸠的区别在体型较小,色彩较浅,翼覆羽无白色羽端,背及颈背褐色浓,颈及尾侧斑纹较白,胸部更现酒红色。眼周裸露皮肤红色。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森林中。以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桑葚、玉米、芝麻、小麦等农作物和少量动物性食物。繁殖期5-8月。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13-14天。雏鸟晚成性。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中东、伊朗、中亚和蒙占西部,冬季偶见于印度西北部。[1]

外形特征

欧斑鸠额、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头侧和颈侧淡葡萄酒白色。颈左右两侧下部各有数条黑色块斑,每条黑色块斑外缘以白色,形成黑白相间的斑块,在淡色的颈部极为醒目。上背浅褐色,具浅棕色端缘,下背、腰和尾上覆羽也和上背相同,但褐色较深。肩、翅上小覆羽,内侧中覆羽和次级飞羽均为深棕色,羽基具黑褐色三角形斑;大覆羽鸽灰色,飞羽、初级覆羽以及小翼羽均暗褐色。除小翼羽外,各羽均具棕色外缘。尾呈扇形。中央尾羽暗褐色,具窄的白色端斑;其余尾羽黑色,也具白色端斑,并由里向外,白色端斑也越来越宽。至最外侧尾羽时,则为纯白色。颏、喉及头侧淡葡萄酒白色。喉中部几纯白色,至胸转为深葡萄酒色,往后逐渐变白。腹两侧淡灰色,腋羽深灰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不及雄鸟鲜亮,头部较棕。

虹膜橙红色,嘴灰黑色,脚紫红色,爪角褐色。

大小和野鸽相似,但体稍侯长些,通体深灰,颈基部两侧有一黑色羽斑羽缘镶以新月型白色。尾羽黑色,但外侧稍短者是明显白端,在降落地面尾展开时成为可见。

叫声:叫声为深沉的隆隆声toorrrrr, toorrrrr, toorrrrr[2]

生活习性

迁徙:欧斑鸠为夏候鸟。春季于3-4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白天多数时间都在树上栖息和活动,仅觅食和喝水时才下到地面。觅食多在早晨太阳升起后。主要在开阔的地上、林间空地和路边觅食。吃饱后多在树冠层栖息。

食性:主要以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桑葚玉米、芝麻、小麦等农作物和少量动物性食物[3]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森林中。也出现于次生林、果园、公园、荒漠和农田地带小块丛林和灌木林中。

生长繁殖

繁殖繁殖期5-8月。常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森林林缘地带。也在农田地边,甚至房屋附近的小块丛林或灌木林中营巢。巢多置于树上,距地高多为2-6米。巢呈平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结构较为松散和简陋。巢的大小为内径12×13厘米,外径20×20厘米,深3厘米,每窝产卵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且富有光泽。卵的大小为29-35×22-25毫米,平均32×23.7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3一14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18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和飞翔。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欧洲、小亚细亚、北非及西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arenicola在西藏西部及新疆为地方性常见留鸟。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 名
1 欧斑鸠新疆亚种 Streptopelia turturarenicola
2 欧斑鸠撒哈拉亚种 Streptopelia turturhoggara
3 欧斑鸠尼罗河亚种 Streptopelia turturrufescens
4 欧斑鸠指名亚种 Streptopelia turturturtur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欧斑鸠成为俄罗斯2019年年度之鸟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鸟类协会近日宣布,俄罗斯2019年年度之鸟为欧斑鸠。就在20年前,欧斑鸠在欧洲的森林和草原地区还很常见,但它们的未来却引起鸟类学家的严重关切。

20世纪下半叶,欧斑鸠还很多,在俄罗斯境内数量达到175万-288万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斑鸠数量开始骤降。

在俄罗斯境内,科斯特罗马州的欧斑鸠已经消失,诺夫哥罗德州只剩下几十对。

21世纪初,俄罗斯南部的欧斑鸠数量为10万-30万对,2010年只剩1000-2000对。生态学家估计,近年俄罗斯的欧斑鸠数量为7000-15000对。

现在,俄罗斯9个联邦主体已将欧斑鸠列入红皮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濒危物种[5]

参考资料

  1. 欧斑鸠(附图),360个人图书馆,2017-08-03
  2. 欧斑鸠叫声,百问中文网,2017-06-17
  3. 欧斑鸠,中文百科在线
  4.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
  5. 欧斑鸠成为俄罗斯2019年年度之鸟,中国林业新闻网,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