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横须贺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横须贺港

图片来自中文百科知识
位于    日本本州岛东京湾入口处东岸

启用时间  1952年7月

横须贺港(日语:横須賀港よこすかこう)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是面向东京湾的一个港口,由当地市政府所管理。

沿革

  • 1565年,明朝的船只航行到这个港湾的浦贺地区。
  • 1607年,来自吕宋岛的商船也航行到浦贺地区。但此时正逢日本锁国,禁止对外国贸易。
  • 1720年,始置浦贺奉行所
  • 1853年,浦贺地区历经黑船来航事件,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从久里滨地区上陆。
  • 1866年,横须贺制铁所设立。
  • 1916年,始置横须贺税关监视署(即现时横滨税关横须贺税关支署)。
  • 1923年,关东大地震对横须贺港的海军设施造成重大损失。[1]
  • 1951年,被指定为重要港湾。
  • 1953年,横须贺市成为这个港湾的管理者。在长浦、久里浜等地设置港湾事务所。
  • 1972年,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以横须贺海军设施作为事实上的母港为配置。
  • 1974年,与美国洛杉矶港长滩结为姊妹港。

第一区

横须贺港的第一区(已被划为军事禁区,禁止一般船舶驶入)是美国在远东最大、功能最全的海军基地,被评价为“是美国海外海军基地中,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基地之一”,占地面积约230万平方米,以前是旧日本帝国的海军基地,另外还包括旧海军的横须贺首府、海军工厂海军陆战团、学校等建筑。该基地的前身是1865年日本江户幕府在该地创办的第一家造船厂“横须贺制铁所”,以后在1872年被当时的明治政府划归海军部,1903年改称为“横须贺海军工厂”,有了海军基地的雏形。随着19世纪末日本帝国海军力量的突起,到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第一次大战期间,该厂修造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具备了建造巡洋舰、战列舰等当时主力舰船的能力。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职工总数曾达4万馀人,不但修船能力达到当时的第一流水平,并且成为旧日本帝国海军兵力的大本营(现在基地内作为第7舰队的地下司令部,就是日本原帝国海军的作战室)。1945年日本投降时,美国于同年8月26日在横须贺登陆,接管了该基地,并于1947年陆续设立了舰船修理部、补给站和港务部。自此,美国开始插足于横须贺。随后,美军出自远东的需要,要求日本为其提供基地,日本于1952年7月正式将横须贺基地提供给美军使用。

修缮和扩建

美军正式进驻该基地后,对各种设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修缮和扩建。为了能够停靠上160米左右的轻型巡洋舰和能停靠长达170米的斯普鲁恩斯级大型驱逐舰,在1985年4月~11月对原有6号和7号驱逐舰维修码头进行了扩建,将码头的长度由原来的118米增加到172米。同时,在距码头54米处的水域里,又建造了一个混凝土桩基的系船岛(形状似一突出的堤码头),“岛”与码头之间有一铁桥相连。着手疏浚了海湾人口处周围约28万平方米的水域的面积,并利用这些疏浚砂土填海造地7万平方米,不但恢复了泊船地区的停泊能力,也为住宅建设和其它军事设施提供人造土地。经常停靠航母、核潜艇的12号码头和第7潜艇群司令部附近的新仓库,也是通过凿岩平地后新造的;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共用的水雷调试所,也迁到吾妻岛,场地比原来至少扩大了10倍,达21万平方米,并改名为水雷维修所。

承载量

目前,美军在该基地共有各种码头18座,总长度达2516米,分为19个泊位(14~17号泊位在6号于船坞内),其中小海港区自1966年以来是核潜艇经常停靠的驻泊地,还没有放射性监测柱。在基地内,设有驻日美国海军的司令部、横须贺舰队基地司令部、第7潜艇群司令部、舰船修理部、补给站、工程中心、地区医疗中心等机构,驻扎的部队有:包括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指挥舰的10艘战斗舰艇、驻日美国海军通讯部队、海军陆战队(警卫队)等。“蓝岭”号于1978年10月6日后,就一直驻泊于此。在10艘战斗舰艇中,曾有一艘是航母“中途岛”号,从1973年10月5日起,它一直以此为母港,现已退役。由此可知,横须贺也是美海军海外港口中,唯一的航母母港(有2座分别长255米和280米的码头可供航母停靠)。这是因为槽须贺除了具有良好的驻泊条件外,一方面是附近有厚木机场可供使用;另一方面是具有出众的修船能力,不但使“中途岛”号的出航率自以此为母港后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为其一再延长服役期提供了保证。

军用港口

横须贺现在也仍然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基地之一,水域面积8千多平方米,水深7~23米,不但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驻地,而且整个海上自卫队舰艇总被40%的舰艇(约115艘)也驻泊于此。具体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横须贺基地的驻泊部队有:自卫舰队司令部护卫舰队、潜艇舰队、第1和第4护卫队群、第2扫雷队群、第1运输队、第2潜艇队群等;后勤支援系统的兵力有:第33护卫队和第37护卫队(并有4艘排水量为1470吨筑后级护卫舰),第42扫雷队,另外还有运输舰和11700吨的“白濑”号破冰船。同时,随着美国对横须贺海军基地的不断扩建,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横须贺的基地建设也日益加强,在80年代初相继竣工了吉仓1 号、2号码头,使过去一直在海上系水鼓的海上自卫队舰艇,平时也已可以直接停靠码头送行物质补给或修整,并得到电力和蒸汽的供应,一般情况下,一座码头每侧采用并靠方式能依靠2艘舰,共可停靠8艘,当然,如果与横须贺的美国海军基地相比较,在后勤生活条件上,无论是住宿条件还是饮食环境都有很大差别。

主要设施

横须贺海军设施

视频

一个巴掌大的横须贺,驰名全世界,日本百年军港因美国而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