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山發電廠烏來機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山發電廠烏來機組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上報

基本資料

等級    新北市歷史建築

始建日期  1942年(昭和17年)

啟用日期  1951年(民國40年)

持有單位  台灣電力公司

取水來源  桶後溪、南勢溪(淡水河支流)

桂山發電廠烏來機組,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的1942年,並由國民政府接續完成,目前由台灣電力公司桂山發電廠管理,最早稱為烏來發電廠,後台電成立桂山發電廠,並將烏來發電廠納入旗下管理後,該發電廠全名改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桂山發電廠烏來機組[1]

地理位置

沿革

日治時期

省政府時期

戰後臺灣電力公司接管烏來發電廠,接續未完成的發電工程。第一台發電機組於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開始運轉,後經改變設計,除了在

  • 廠房加建防洪建築,改造尾水道外,並鑿低龜山攔河壩,改設活動閘門,排洪排砂,降低河床之淤積[3]
  • 第二台發電機組於1954年正式併聯系統供電[2],為戰後第一座自力興建之發電廠[3]
  • 1963年(民國52年)台電公司分別在羅好壩及阿玉壩之堰頂上加裝弧形閘門,烏來發電廠遂改為調整池式發電。
  • 1975年(民國64年)台電公司為了精簡組織,強化管理,將烏來發電廠改為無人電廠,與新龜山發電廠及小粗坑發電廠(俗稱「小烏龜」)等三座原本各自分立的發電廠一併由桂山發電廠遙控運轉,並改名為「桂山發電廠烏來分廠」。

現況

廠區設備

  • 烏來發電廠之發電用水來自於新店溪的支流南勢溪上游及南勢溪之支流桶後溪,其中南勢溪的水源係由烏來區信賢村的羅好壩(又稱為拉號壩或信賢堰堤)攔截,將溪水引進4.8公里長的頭水隧道,而桶後溪的溪水則由位於烏來區孝義村的阿玉壩攔截後,透過3.61公里的引水路,與羅好壩所引的南勢溪水一同匯流至烏來發電廠前池發電。
  • 烏來發電廠的外觀有如一艘行駛於大洋中的軍艦,廠內裝罝有兩部由德國AEG製造之豎軸法蘭西斯式FSS-V型水輪機(Francis turbine),並搭配兩部日本東芝製造之TAF-VCT型發電機,每部出力12,500 KVA,合計裝置容量二萬二千五百瓩(22.5MW),年發電廠目標約一億三仟萬度[2]
  • 發電後的尾水,則排入南勢溪供下游利用。

機組

名稱 發電機型號 水輪機型號 機組數量 發電方式 有效落差(公尺) 單一機組用水量(CMS) 容量(MW 位置 商轉日期 狀態
一號機 日本東芝TAF-VCT型發電機 ARG製豎軸法蘭西斯式FSS-V型水輪機 1 調整池式 90公尺 14.4CMS 11.5MW 新北市烏來區 1950年12月23日 商轉中
二號機 日本東芝TAF-VCT型發電機 AEG製豎軸法蘭西斯式FSS-V型水輪機 1 調整池式 90公尺 14.4CMS 11.5MW 新北市烏來區 1954年6月 商轉中

管理

  • 電廠名稱:桂山發電廠烏來機組
  • 管理單位:臺灣電力公司桂山發電廠
  • 廠內編制:無(遠端遙控)

設施

  • 廠房類型:半地下式
  • 取水來源:南勢溪、桶後溪(阿玉壩、羅好壩)
  • 壓力鋼管:兩條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台電百年片】烏來桂山水力發電廠 探尋百年流轉的歷史軌跡,上報,2019年08月31日
  2. 2.0 2.1 2.2 2.3 烏來發電廠.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4-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Chinese (Taiwan)). 
  3. 3.0 3.1 烏來發電工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14-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Chinese (Taiwan)). 
  4. 記者黃佩君、張安蕎/綜合報導. 烏來電廠變壓器燒毀 不影響供電. 自由電子報. 2015-08-11 [2015-08-11]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