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网址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1999年),是美国核化学家,曾任原子能委员会主席。1912年4月19日出生在密执安州。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劳伦斯的助手。他长期从事核科学和超铀元素的研究,继麦克米伦发现元素镎之后。他与助手接连发现了钚,并制得一系列人造元素,如镅、锔、锫、锎、锿、镄、钔、锘和铹,他还推进了元素周期表理论。二战期间美国投向日本的两个原子弹一个是铀弹,一个是钚弹,而博格是主要参与制造者之一。有十个以上国家聘他为名誉院士,他曾两次访华。[1]

人物生平

西博格1912年生于密歇根州伊什珀明,1922年随家迁往加利福尼亚。1934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成为劳伦斯的助手他长期在伯克利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对原子弹的发展发挥了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博格于1946年重返柏克莱.担任化学教授和劳伦斯放射实验室核化学研究导师。鉴于西博格在超铀元素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与麦克米伦(镎的主要发现者)共同荣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1954年任实验室副主任。1958-1961年任伯克利校长。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他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他是担任这种职位的第一个科学家。1971年他离开委员会重返伯克利任大学教授,并在1972一1975年问兼任核化学研究实验室主任。1973年和1978年2次率美国科学代表团到中国访问,20世纪90年代,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 。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1997年8月举的国际会议上,决定用西博格的名字命名由吉奥索(A.Ghiorso)和他发现的106号元素,打破了不能以健在人姓名为化学元素命名的惯例。西博格于1999年2月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住所逝世,享年86岁。

贡献及荣誉

1940年西博格同麦克米伦等人开始制备超铀元素。麦克米伦用回旋加速器轰击铀靶,分离得到镎。从1940年到1958年,他们一共发现9个新元素,包括原子序数94到102。其中最著名的元素是钚(94号元素),它被用于核爆炸和核反应堆的燃料,后由E.费米指导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室首次工业化生产。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他发现的其他新元素是镅(95)、锔(96)、锫(97)、锎(98)、锿(99)、镄(100)、钔(101)和锘(102)。1944年西博格提出锕系理论.预言了这些重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这个原理指出,锕和比它重的14个连续不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个系列,现称锕系元素、西博格还发现了易裂变的同位素:钚239和铀233,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钚238,铁59、碘131、钴57和钴60等。20世纪90年代,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2]

诺贝尔奖外,西博格还获得许多荣誉。1959年获费米奖。其他嘉奖包括美国瑞典工程师协会埃里克森金质奖章、瓦萨勋章、法国高级勋章。他于1962年被授予瑞典美国人称号。[3]

参考文献

  1. [1]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名人简历
  2. [2]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名人简历
  3. [3]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名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