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林月云(三级跳远)

林月云(三级跳远)
图片来自体育运动大辞典

林月云,(1915年9月8日—1992年6月19日)[1],活跃于1930年代的台湾女性田径运动员选手[2] [3] [4]

目录

简介

林月云,在日治时期数次获得日本全国80公尺跨栏三级跳远以及跳远冠军

她分别在1935年与1938年时被推举成为“第11回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第12回194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日本代表第一培训选手。

根据林月云女婿陈水茂的回忆,林月云从小受尽父母呵护,家中对她上学受教、从事课外活动乃至于练习体育等,都给予相当大的支持。

她的故乡彰化自1903年起便举办公学校联合运动会,到1906年时,人数已经有1,500之多,自1908年开始,更出现女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纪录。林月云的母校彰化女子公学校彰化高女,都有旺盛的运动会风气,后者甚至成立了陆上竞技部(田径队),为女孩参加运动赛事提供了一条相对平坦的赛道。

经历

家庭背景

林月云,1915(大正4)年生于台中彰化县(彰化郡)和美柑子井(今彰化县和美镇),[5]为人称阿牛舍林缉宗与林吴却的三女,家中共有十姊妹与三兄弟。

她父亲林缉宗曾任彰化建筑组合理事,家中经营凤梨罐头味素爆竹等工厂事业,家境富裕。[6]

林月云首次参与正式的田径赛为1928(昭和3)年2月12日的“台中御大典记念竞技会”[7] ,代表彰化女子公学校(今彰化县民生国民小学)参加50、100公尺的竞赛,并且分别以7秒4、14秒8获得冠军。[7]

高中时期

自彰化女子公学校毕业后,林月云进入彰化女子高等学校就读,接受教师菊地千代寿的指导。

她参与的第一场比赛为1928(昭和3)年“台中州下年龄别竞技会[7] ,此次大会她参加100公尺与三级跳远的竞技,分别以14秒4与9公尺22的成绩获得双料冠军。而后在1929(昭和4)年的“第十回全岛陆上竞技选手权大会”中获得三级跳远第4名。[7]


赛事

第六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

1931(昭和6)年9月26、27日,“第十二回全岛大会兼明治神宫预选赛”于台北帝国大学举行,林月云获得100公尺亚军,并在三级跳远中以10公尺46的成绩刷新由鹤田静枝所保持10公尺33的台湾纪录。

[8]随后,林月云获选成为“第六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台湾女子100公尺与三级跳远之代表,成为自1926(大正15)年以来第一位参赛的台籍女选手。[9]

1931(昭和6)年11月1、2日,“第六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于明治神宫外苑竞技场举行,林月云参加100公尺与三级跳远两项个人竞赛,在三级跳远项目中以创下台湾新纪录之10公尺96的佳绩,获亚军,[10]并以“于女子三级跳远林娘接近日本纪录”为标题,刊载于《台湾日日新报》。[11]

1932年洛杉矶奥运预选会

1932(昭和7)年4月29、30日,“建功神社奉纳陆上竞技会兼奥运地方预选会”于台北帝大竞技场举行。林月云在女子100百公尺预赛中,以12秒9的佳绩刷新由内村贞所保持的13秒0的台湾纪录,决赛再度以再度12秒9的成绩获得冠军。此外,在三级跳远表现上,更是在第5次试跳中以11公尺15的成绩刷新由自己所保持的台湾纪录,而且仅1公分之差就可以平日本全国纪录。[12]

赛后召开的台湾陆上竞技部役员会议中,也因此决定由林月云代表台湾参加全日本奥运预选会,成为代表台湾女子(包含当时在台的日本人)角逐奥运的第一人。[13]随后又在5月14日公布彰化高女萧织也将一同与林月云前往参加选拔,而领军教练则由教谕菊地千代寿担任。[14]

5月17日,林月云与萧织一同乘吉野丸踏上征途前往日本东京神宫竞技场。可惜,不幸遭遇暴风雨的袭击,两人均产生晕船的现象。[15]故使得林月云于100公尺预赛中意外败战,而三级跳远竞赛中也仅跳出10米66的成绩获得亚军,无缘入选1932年洛杉矶奥运的日本代表选手。

破日本纪录

经历“全日本奥运预选会”的挑战失利,林月云于6月5日返台。[16]而后又立刻投入在台中水源地竞技场举办的第一回台中州下陆上竞技会

林月云在此役共参加了百公尺、三级跳远、二百公尺接力,以及四百公尺接力四个项目。

在100公尺方面,虽夺得第一,但成绩不尽理想,而在三级跳远的表现上,她在第4次试跳中以11公尺51的佳绩,打破日本纪录。[17]

很可惜的是,此破纪录最后因台中竞技场未被公认,日本陆上竞技联盟无法承认林月云打破日本纪录之事实, 最终只能以突破日本纪录或是非正式纪录来称之。[18]

赴日留学、挑战1936年柏林奥运

由于林月云在三级跳远,以及100公尺上拥有杰出的成就与潜力下,引起日本女子体育专门学校(今日本女子体育大学)校长二阶堂女士的注意,并透过当时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的台湾田径名将张星贤的穿针引线,[19]以及陈启川杨肇嘉担任保证人下,开启了林月云赴日,再度挑战1936年柏林奥运的道路。

初次夺冠

进入日本女子体育专门学校后的林月云,先是在1933(昭和8)年10月7-8日的“关东预选会”上,代表女子体专出赛,获得100公尺决赛第4名、三级跳远冠军(10公尺45)、400公尺接力冠军(55秒2),从而取得明治神宫体育大会的出赛权。[20]后续在11月1-2日的“第七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三级跳远中,夺下她生平第一座全日本冠军。[21]

转战跳远、八十公尺跨栏

在日本留学的第二年起,林月云除参加原本的专长项目外,还积极转攻跳远与80公尺跨栏等项目,其原因兴许是为了增加参加1936柏林奥运而准备;跳远则可能是为参加女子世界运动会。

1934(昭和9)年04月27日,“第一回关东女子陆上竞技大会”在明治神宫外苑竞技场举行,林月云参加100公尺与跳远,赛后获选为伦敦女子奥运会的日本代表选手,但林月云自行辞退。[22]

1935(昭和10)年6月30日的“关东女子陆上竞技会”中,林月云分别夺下80公尺跨栏、100公尺及400公尺接力的冠军,也获选为“第一回三地域女子对抗陆上竞技会”之关东地区代表[23]。随后在7月20-21日的“女子对抗陆上竞技会”中,获得80公尺跨栏、跳远冠军,及100公尺、400公尺接力铜牌。[24]

入选柏林奥运会日本第一培训选手

1935(昭和10)年11月2-4日,“第八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于明治神宫外苑竞技场举行,林月云主要参加100公尺与80公尺跨栏,且均获得亚军。[25]而在80公尺跨栏预赛跑出的12秒6之成绩,也在战后被追认为全国纪录。[26]

此役结束后,日本陆上竞技联盟决定将在此次大会中表现优秀的林月云列为百公尺、八十公尺跨栏,以及四百公尺接力三项之奥运培训选手。

[27]因此,林月云为了参加奥运留而在东京广桥百合子三井美代子3人,一同从事集训、测验与比赛。[28]然而,林月云却很不巧地在赛前感染肺炎[29]使其在1936(昭和11)年的“最终预选赛”中,以0.1秒之差,败给三井美代子[30]加之日本缩减参赛人数,使林月云最终无缘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 [31]

备战1940年东京奥运

林月云经过约1年的返台调养与训练后,1937(昭和12)年9月25-26日,林月云代表台中支部参加“第十八回全岛大会兼第九回明治神宫台湾预选会”,其不仅在100公尺与跳远上夺得冠军,顺利获选为第九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台湾代表选手,[32]更在100公尺预赛中以12秒5的成绩刷新由自己所保持的台湾纪录,[33]且该成绩在战后被追认为全国纪录。[34]

然而,林月云在“第九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中,100公尺仅获得第4名,跳远项目则以5公尺39的佳绩刷新台湾纪录(战后追认为全国纪录),[35]仅败给吉野トヨ子1公分,获得亚军。[36]林月云虽不是冠军,但日本陆上竞技联盟技术委员会仍推荐林月云成为东京奥运会日本第一培训选手。[37]

无奈的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战争)已进入长期抗战的阶段,且在多国向国际奥会IOC)的抗议下,日本奥运组织委员会于1938(昭和13)年7月15日归还194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二届东京奥运)的主办权[38],林月云也因此三度与奥运擦身而过。

最终,林月云在1938(昭和13)年11月3日举办之“台南陆上竞技大会”中,夺得100公尺与跳远冠军后,[39]就告别跑道,划下她追求奥运竞技历程的休止符。

参考资料

  • 主要参考文献

金湘斌,〈追梦奥运~台湾第一代女飞人林月云的竞技人生~〉,以海报发表于2011年身体文化学会研讨会,彰化,2011。

金湘斌、徐元民,〈追求奥运的台湾女性先驱者-林月云〉,《台湾百年体育人物志 第四辑》,程瑞福编(台北:身体文化学会,2009),90-127。

  • 文内引注
  1. 彰化高商,《历史光泽 彰商一甲子校庆特刊》,彰化:彰化高商,1999。
  2. 本岛最优秀的女选手,林月云,聚珍台湾,2017-08-21
  3. 世界走走》林月云,第一位挑战奥运的台湾女性跑者,风传媒,2021-08-05
  4. 林月云YuehYunLin- 体育名人堂,体育运动大辞典
  5. 台湾新民报社、兴南新闻社,〈林月云〉,《台湾人士鉴》,台北:台湾新民报社,1937。
  6. 与林月云女婿陈永茂访问记录,2007.12.8下午二点半于台中叶明琪家楼下大厅。
  7. 7.0 7.1 7.2 7.3 竹村丰俊编,《台湾体育史》,台北:台湾体育协会,1933。
  8. 〈八つの台湾新记录 神宫竞技豫选大会で 目觉活跃ましき活跃〉,《台湾日日新报》。
  9. 〈神宫めざす 选ばれた人々〉,《台湾日日新报》。
  10. 宫木昌常编,《第六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报告书》,东京:明治神宫体育会,1932。
  11. 〈女子三段跳にて 林娘日本记录に接近〉,《台湾日日新报》。
  12. 〈建功神社奉纳陆上竞技会〉,《台湾日日新报》。
  13. 台湾代表选手として月云娘を推荐に决定全日本オリムピック豫选会〉,《台湾日日新报》。
  14. 〈全日本豫选会に萧氏织娘も出场〉,《台湾日日新报》。
  15. 〈吉野丸神户入港 林、萧两选手东京へ〉,《台湾日日新报》。
  16. 〈参加竞技大会 林、萧两女五日归台〉,《台湾日日新报(汉文)》。
  17. 〈林氏月云娘(彰化)が日本记录を破る〉,《台湾日日新报》。
  18. 竹村丰俊编,《台湾体育史》。
  19. 张星贤,《欲望、理想、人生—谈我五十馀年的运动生涯》,台北:中华民国田径协会,1981。
  20. 〈神宫兼全日本陆上关东豫选〉,《読売新闻》,
  21. 宫木昌常编,《第七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报告书》,东京:明治神宫体育会,1934。
  22. 山本邦夫,《日本陆上竞技史》。
  23. 〈三地域女子对抗陆上关东选手决る〉,《読売新闻》。
  24. 〈四百炮丸圆盘に日本新记录〉,《読売新闻》。
  25. 宫木昌常编,《第八回明治神宫体育大会报告书》,东京:明治神宫体育会,1936。
  26. 雷寅雄,《台湾光复后田径运动发展之研究》,台北:中华民国田径协会,1988。
  27. 〈オリムピック陆上女子候补决定す 五种目・廿名の精锐〉,《読売新闻》。
  28. 〈代表选手ブロフィル〉,《読売新闻》。
  29. 台湾新民报社调查部,《台湾人士鉴》。
  30. 〈日本陆上公认十杰〉,《読売新闻》。
  31. 〈日本代表军编成の选手割当缠らず 陆上减员に强硬抗议〉,《読売新闻》。
  32. 〈台湾陆上代表 十名を决定〉,《台湾日日新报》。
  33. 〈记录更新四种目 跃进の实を举ぐ〉,《台湾日日新报》。
  34. 雷寅雄,《台湾光复后田径运动发展之研究》。
  35. 雷寅雄,《台湾光复后田径运动发展之研究》。
  36. 山本邦夫,《日本陆上竞技史》。
  37. 〈林氏月云、黄氏瑞雀两娘が女子陆上代表候补に推さる〉,《台湾日日新报》。
  38. 桥本一夫,《幻の东京オリンピック》,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4。
  39. 〈全日本の精锐动员 快记录も续出せん〉,《台湾日日新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