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林少华,1952年-。中国大陆地区大学教授,翻译家。因其翻译了村上春树的大部分作品而闻名国内。
生平
林少华的祖籍在山东省蓬莱市,1952年他出生于吉林省九台。1968年,初中毕业的他适逢文化大革命,回到乡下务农。
后来他又到吉林大学外文系就读日文专业,并在1975年毕业。后他又继续深造并于1982年获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82年至1993年期间,林少华与妻子一同任教于暨南大学外语系。1993年他到日本长崎县立大学执教,1996年回国并返回暨南大学文学院任职教授。1999年林少华调往青岛海洋大学任职,2002年曾到东京大学担任特别研究员。
翻译作品
自1989年漓江文艺出版社获得版权起,林少华就开始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1]自称“翻译了32本村上春树的小说,出版了29本,译完出齐应有35本左右。”[2]2001年版权易手上海译文出版社,林少华依然是翻译者。[3]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首次出版时,出版方南海出版公司发动“村上‘自传’首次公开征集译者”活动,最终施小炜成为翻译者。[4]
虽林少华本人在《1Q84》推出时也表明有意继续担当翻译工作,但未能如愿。[1]
除此以外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东山魁夷等作家的作品林也曾翻译。
研究作品
在失去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翻译作出版的机会后,林少华自称“加快了从翻译向创作和学术研究转型的步伐”。2010年出版《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总结多年来对村上春树作品翻译的感悟。
评价
多年对村上春树的作品翻译,使得林少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大陆地区读者对村上的作品解读。[1]2007年7月25日由朝日新闻社出版的日本东京大学中文部教授藤井省三著作《村上春树心目中的中国》,认为村上作品用的是“口语体”,林少华用“文语体、书面语体”翻译未能准确传达,相较更推崇叶惠的香港版和赖明珠的台湾版。林少华因此回应指翻译出意境才是最忠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