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去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去病

中文名: 林去病

别 名: 原名宝康,字季平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32年

职 业: 革命者

出生地: 瑞安城关

原 名: 宝康

性 别: 男

林去病(1905-1932),男,瑞安城关人,原名宝康,字季平,为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取笔名“去病”。[1]

名字来历

为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取笔名“去病”。

人物生平

1919年7月考入瑞安中学。1922年夏毕业,应聘到温州大同女子小学任教,经常在《瓯海公报》和《新瓯潮》发表文章,揭露军阀黑暗统治。数月后由郑恻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冬,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执委、《温州大公报》主笔王超凡,投靠“西山会议派”,排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去病被迫离开。

1926年,前往乐清盐场司秤,秉公办事,帮助盐民学文化,获得盐民赞扬。10月,参与乐清县国民党的筹建工作。11月,领导瑞安进步社团中山研究会和宏文会合并为瑞安民社,提出“打倒列强、军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口号,并建立中共瑞安县支部,担任支部书记。

1927年1月,发动群众迎接北伐军光复温州。2月,在省党部代表蒋本青(共产党员)帮助下建立国民党瑞安县党部,民社成员大部成为骨干,去病为常务执委。3月8日,主持召开市民大会,斗争了“四凶十恶”之一鲍漱泉打开农民运动新局面。四一二政变后,林家遭袭击,其兄优民被捕,去病转入农村,瑞安党团损失相对较小。

1928年1月,浙江省委特派员郑馨来浙南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去病被任为瑞安首任县委书记,和郑一起领导白门秋收斗争,又在塘下组织农民协会,在肇平垟建立党支部,和陈卓如一起建立驮山支部,和金缄山等发展陶山地区党组织,并开始组织农民武装。6月上旬,参加王屏周、林平海召集的浙南特区会议,决定永、瑞、平、乐四县联合大暴动,月底发动塘下、仙降、陶山三区农民进瑞安城关暴动,因计划不周失败。9月赴沪找到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请示汇报,同时代表温州参加省在天台召开的浙南特委筹备会议,被选为特委常委。回来后,改组了永、瑞、平三县县委。

1929年4月,调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月底去甬,当天被捕。当时化名吕宝富,自称是上海布厂工人,敌人不明其身份,判处3年6个月徒刑,关在宁波第四监狱。因同监叛徒出卖,于刑满出狱前不久被押送杭州陆军监狱。

1932年4月7日上午从容就义。临刑前高声朗诵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物事迹

林去病,原名宝康,字季平,1905年12月12日出生于瑞安西门街,祖籍董田董八村。林去病的童年正处在中华民族遭受列强欺凌、封建割据和军阀混战的灾难时期。人民生活正在水深火热之中。

1925年初,林去病接受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指派,积极参与《温州大公报》编辑工作,做好副刊的编辑工作,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在副刊上刊登介绍社会科学知识,发表救国的主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他下定决心要为革命而奋斗到底,曾亲自撰写了“在革命中求生存,从奋斗里得自由”的对联,贴在房内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向前。

在乐清盐场

1925年底,《温州大公报》主笔,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执委王超凡投靠了“西山会议派”,公开走向反动。林去病被迫离开报社。此后,“温独支”派林去病、林立、钱国安去乐清建党。林去病到乐清盐场后,以司秤员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司秤员一般负责公盐进出,在盐民送盐进仓时,除打折扣外还压低斤两、等级少付钱,盐商来购盐时接受贿赂多给盐。翁垟尤为突出。翁垟一带是乐清县主要产盐区之一。最大的盐场是翁垟长林场,有盐民200多人。盐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尽在“洋枪铁棍虎威狼瞰下面”,有的甚至无故被盐兵凶警殴打或遭追逼溺河送掉性命。盐民在烈日或西风怒吼下制成的一箩半筐的盐按规定卖给官府,盐商收盐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收买司秤员,企图多进少出,盘剥盐民,牟取暴利。盐商收买坦盐,一定要八折九折。林去病任职后,拒绝了承包绅商的种种贿赂,革除了陋习,纠正了以往乱打折扣现象,极力维护盐民的利益,博得盐民信任。人们这样称赞他:“斗大长林东海湾,不堪狐鼠闹成群,为有林君居廉耻,不取贪泉酌半分。”他除了做好司秤员工作外,还在翁垟中心地段长春楼捐资兴办盐民夜校,吸收50多名贫苦农民、盐民参加学习。他自任教师,自编教材。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来提高盐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他还经常到农民、盐民家访贫问苦,见到他们生活困难,就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为他们排忧解难。如盐民叶成元妻子临产,可家里连买姜糖的钱也没有,林去病就送去5块银元,解决他家燃眉之急。盐民们从今昔司秤员的对比中,从林去病与那些庸庸官吏对比中,更加信任林去病,从而更易于接受他宣传的革命思想和革命道理。每当夜晚,他的屋子里总是挤满了人。他和这些劳苦群众情同手足,亲密无间。林去病在乐清期间与林立、钱国安一起,先后在西乡的翁垟、白石、白象和东乡的竹屿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在县城还成立各种手工业工人协会和商人协会。群众革命运动也陆续开展起来。一批积极分子在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林去病与林立、钱国安等人便在翁垟中心地段长春楼夜校里发展党员,建立了乐清党支部,林去病任书记。乐清共产党组织成立后,林去病又帮助组建国民党乐清县党部,以便更好地领导开展乐清国民革命运动。

不久,“温独支”调林去病回瑞安县工作。林去病临别时,当地群众依依不舍,挥泪相送。事后,盐民还撰写一副对联送到他瑞安老家:“虎暴狼贪,眼底尽庸庸官吏;冰清玉洁,海滨有小小司晨。”还有一副中堂挂轴:左边写着“长才不受盐仓绊”,右边写着“橼笔将使茅塞开”,横批是“春风坐我”。盛誉他冰清玉洁的优秀品质和出众的宣传组织才能。

迎接北伐军

1927年2月4日,北伐军由闽入浙后,省党部派宣中华(共产党员)来瑞指导,在瑞安城关西河桥右营署公开召开瑞安县第一届国民党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产生国民党瑞安县党部。林去病被选为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瑞安国共两党合作,两党党员积极共事,坚决拥护国民党“一大”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政治纲领。特别是共产党员在瑞安国民党党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瑞安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一种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当北伐军先头部队十七军军长曹万顺(共产党员)部到达闽浙边境时,瑞安党组织派出林允明(攸民)、洪炽昌(字芷坨)赶到福鼎迎接北伐军。同时,组织以农民协会会员为主体的运输队协同军队运输物资到温州。当北伐军第一师由沙埕乘轮船驶飞云江到达渡口时,瑞安民众上千人在渡口打着旗帜鼓掌欢迎。2月12日,北伐军抵达瑞安后,瑞安各界在小校场召开欢迎大会,林去病主持大会。

北伐军入瑞后,大大推动了工农运动发展。瑞安县农民协会成立,拥有会员万余人,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破除迷信、禁赌,实行“二五”减租和兴办夜校扫盲等国民革命群众运动。与此同时,工人运动也逐步开展起来,县总工会、商民协会、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相继成立,分头积极开展活动。但是,当时我县的封建顽固势力还相当强大,特别是鲍漱泉、沈圣达等“四凶十恶七十二劣”勾结官府包揽词讼,欺压群众,横行乡里,阻碍我县工农运动的开展。

当时,温州工人、学生在北伐军入城后,为了响应广州工人反对沙基惨案的罢工运动和支援四川万县工人反英斗争,组织了万人“反英示威游行”,捣毁了西门大恶霸张焕绅的房屋,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势力,对瑞安平阳工农运动很有影响。为了打击工农运动道路上的阻力,林去病按照党组织提出“打倒土豪劣绅”的要求,3月15日,召开全县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大会。到会的农会、工会会员和市民有万人左右。林去病主持大会并讲了话。他分析了我县开展工农群众运动的大好形势和在全县进一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的重大意义,宣讲孙中山“三大政策”,首次向全县群众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同时还控诉了“四凶十恶七十二劣”的种种血腥罪行。并于会后进行游行示威。时值寒风凛冽,大雨如注,游行者棉衣都湿透了,但情绪依然激昂,仍手擎红旗,高喊口号:“打倒土豪劣绅!”

当游行队伍冒雨来到水心街“四凶”头子、县商会会长鲍漱泉家门口时,群众在盛怒之下,冲了进去,要捉拿他来清算。鲍漱泉因预感到群众的威力已潜逃在外。愤怒的群众就捣毁鲍家的房屋家具。

瑞安县农会、工会的建立,以及召开迎接北伐军大会和全县工农市民大会,检阅了我县工农运动的力量,发挥了我县农民主力军的重大作用,充分显示了群众组织起来的威力,狠狠打击了瑞安的封建势力,标志着瑞安革命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这也是瑞安历史上空前的工农运动的高潮。

白门秋收斗争

1927年7月,中共中央给浙江党组织作了指示“要使一切的斗争,与今年秋收联系起来,由各种斗争的发生,汇合到秋收斗争,形成巨大的抗租运动。”当年秋收斗争的口号是:“扣租、抗粮、抗税”。以林去病为书记的中共瑞安特支便酝酿组织开展秋收斗争了。

当时东区的白门、丽岙一带的农民中,佃户占多数,一亩田一年收成约400多斤稻谷,要向地主交租300斤,因此农民与地主“交租”、“减租”矛盾一向比较尖锐。这里也是林去病、张驶、郑馨等从事农运较早的地方,白门又是瑞安著名共产党员郑馨的家乡,郑馨的革命思想和名望在附近农民中也有一定影响。1927年秋收时,晚谷登场了。白门、丽岙、下墩、下嵊、梓岙、河头等几个村的贫雇农以及大部分佃农,都把自己一年辛勤劳动果实——稻谷挑回家去,晒干、扬净,藏了起来,颗粒不给地主交租。当地主来讨租时,农民就说:“没有!”地主们当然不肯罢休。以杨雪航为代表的几个地主豪绅互相串通起来,向反动县政府控告“农民造反”。县政府当即派出40多名警察,荷枪实弹,气势汹汹地乘船到梓岙河头,企图对农民实行武力镇压,形势十分紧张。林去病、陈卓如等领导人研究形势,乘机发动农会组织四五百农民,手持棍棒、铁尺、锄头,把武装警察包围起来,以呐喊哄笑等刚中寓柔的形式与其讲理斗争。有的警察因自身也是贫苦农民出身被说动了,有的警察一看群众势头大,又不敢开枪,只得灰溜溜地跳上船回去了。

地主豪绅杨雪航等仍不服气,又到温州请来省防军一个连队,企图镇压群众。林去病和农会商讨对策,动员布置当地青壮年全部撤到后山上隐蔽起来,家中只留一些老弱妇孺。当省防军到来时,表面上各地都没动静。这样弄了几次,省防军也没有办法,只得回温州去了。

地主阶级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对农会的存在和减租抗租恨之入骨,于是就想出一招毒计,在第二年春耕时,发动地主向当地农民“撤田”。

一场“撤田”与“反撤田”的斗争又开展起来了。东区的农会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抓住地主自己不劳动的弱点,组织“贫农团”、“插田会”,待地主雇工在前头耕田,“插田会”成员就纷纷下田插秧了,使得地主无计可施。同时,还开展声势浩大的闹荒斗争,连续几天拉煤油箱,数百农民到地主家里要求开仓平粜,弄得地主束手无策,只得认输。

这就是当时闻名温州地区的“白门秋收斗争”。这次斗争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瑞安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次成功的反击,揭开了瑞安农民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

“白门秋收斗争”的胜利,鼓励了农民斗争士气,塘下各地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开展了抗租反霸斗争,带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广泛开展。

英勇就义

1928年,永嘉、瑞安、平阳等县联合大暴动失败后,瑞安各地豪绅恶霸纷纷上告,参加白门秋收斗争的县农会主席郑景璠等14人被捕。9月,当时以何应钦为主席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发出“密字1250号”命令,内称:“瑞安共逆之郑馨、林去病、张贤、戴国鹏”等17名,以及“附逆有案的王国桢、林枚等名,准予各机关一体协缉!”此外,瑞安较有名气的共产党人:城区的郭范(演九),陶山的金铁(金缄三)、陈作珍,仙降的瞿筱山、金醒石,塘下的舒伯亭,莘塍的叶辅阶等都在缉拿之列。瑞安东南北各区一批农会骨干被捕,农会会址被捣毁,温州地区的革命运动处于低潮。在这困难时刻,林去病毫无气馁,他把瑞安县委这个担子暂时交给金缄三,带了张贤到上海,会见了郑馨,找到省委负责同志卓兰芳,汇报了情况,接受了新任务,只身回到温州重整队伍。9月间,省委确定台州、温州为一斗争区域,在天台召开了特委成立会议。林去病作为温州代表参加了会议,被选为常委,会后他改组了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县委。林去病奔走城乡各地,废寝忘食,身患疾病,面黄肌瘦,同志们劝他多休息,他说:“医好自己身上的病是私事,医好社会的病是公事,现在反动派像毒蛇一样乱咬同胞,我们必须赶快去抢救,怎能为了私事而耽误公事呢!”大家听了,很受感动。

1929年4月,党中央决定暂时撤销浙江省委,将浙江分为六大中心区域,由中央直接领导,调林去病为宁波市委书记。林去病去中央(在上海)接受任务,并同市团委书记俞明于4月底到任,住在交通员张庆祥家里,不料连同张庆祥三人一起被捕。当时,他化名吕宝富,自称是上海某布厂工人,敌人不明其身份,判了3年6个月徒刑,关进宁波第四监狱。林去病在将要刑满出狱时,被同监的叛徒出卖,押送杭州。临行时,同狱难友为林去病担忧,但他视死如归,高声朗诵文天祥的就义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到了杭州后,林去病被关进陆军监狱。在杭州的陆军监狱,林去病非常思念故乡和战友,难忘革命历程,写了好些含义深沉的诗,其中《怀旧》尤为突出:乱离生死两悠悠/怅望江南涕泪流/忆旧何堪形吊影/思乡空有月惊秋/烟横墟里鬼争哭/月淡松揪鸟亦愁/风云叱咤今已矣/萧条人去话桑楼。林去病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自从立志投身无产阶级革命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给党和人民,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的独立富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知道敌人是不会放过他的,临刑前一天,手书《题照赠人》(赠给张贤)一诗。1932年5月12日上午9时,林去病英勇就义。临刑时,他把自己一双力士鞋和一些值钱的东西送给了同狱的难友,说:“留作永别的纪念吧。”然后从容就义,时年27岁。噩耗传来,狱中三四百人都为之流泪。

烈士传略

林去病,字季平,原名宝康,1905年10月6日出生于浙江瑞安县城关西门街。1925年11月在温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之一,是瑞安县党的组织者和领导人。1932年4月7日在杭州英勇就义。

1919年,去病在瑞安中学读书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待人和气,对己严格,善于团结同学,热心公事,博得同学们的信任,被选为级长。之后,他和同学们组织读书会、讨论会,关心时局,以救国为己任。当时瑞中校长是个守旧派,对学生组织读书会认为是大逆不道,屡加阻挠。但去病团结同学,据理力争,坚持不屈。读书会这个组织启发了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吸引力很大,因此,入会的学生天天增多起来。

1923年夏,他从瑞中毕业后即到温州大同女子小学任教。翌年,由于去病思想进步,得到党组织信任,派他到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创办的《大公报》任副编辑。鉴于当时外侮日亟,内患频仍,军阀跋扈,灾难深重,他深深地感到唯有唤醒民众,推翻黑暗,才能拯救祖国,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因此取笔名为去病,后来就成了他的名字。他在报刊上发表了救国救亡的主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帮助温州工人组织工会和罢工斗争,深受群众欢迎。但却遭到反动派的憎恨和迫害,遂于1924年被迫离职。经党组织介绍转入乐清地团盐局工作,以“司秤员”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捐资创办盐民夜校,自编教材自任教,宣传革命思想,启发盐民的阶级觉悟,深受盐民们的爱戴。翌年离开地团时,盐工们赠他两副对联:“虎暴狼贪,眼底尽庸庸官吏;冰清玉洁,海滨有小小司员。” “长才不受盐仓绊,椽笔将使茅塞开。”作为对他的赞誉和奖赏。现在这副对联还保留在其兄允明家里。

1924年,去病利用回乡期间,和瑞中同学黄得中、陈明达、许叔珩、林允明、徐泽民、胡准、项顷、郭演九、林性白、吴士英等十人经常到瑞安“知行社贫民阅报所”阅览书报,学习《新青年》等进步书籍,互相讨论,共同提高。对于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家都非常拥护。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去病亲回瑞安筹划,同温瑞一带的抗日救国组织取得密切联系,使瑞安的抗日救国运动轰动一时,给媚日奸商以沉重打击。同年夏间,去病和黄得中等十人开会研究,决定在瑞安组织“中山主义研究会”(外人称为十人团),学习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他亲自制订会章,确定每逢星期日下午,大家携带书本,集中“话桑楼”(即飞云阁) 讨论学习。指定中心发言人,拟定讨论提纲。他曾撰写对联:“在革命中求生存,从奋斗里得自由”。贴在房内,作为座右铭,鼓励自己和同学。又在《将来之妇女》书本末页上写着:“当看了此书之后,愿你们稍一回头,默察现在你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如何!并要稍一顾念到我们在这现代时势的迫切的要求中所应负的使命是如何,而当思怎样努力有以尽其责任。以求无愧于块然生于斯世!”这些话充分表示了去病自己为革命事业尽力尽责的志向。

1925年11月,林去病由中共温独支书记郑恻尘介绍,加入温独支为正式党员。这时莘塍、塘下两区的青年知识分子戴国鹏、朱云龙、叶辅勋、张弢等二十多人也组织了 “宏文会”。去病认为“中山主义研究会”和“宏文会”,双方的志趣和目标相同,为了充实革命力量,便倡议双方合并,经过磋商,于1926年7月18日成立了“瑞安民社”,在城区第三巷自立会召开成立大会,并散发了民社宣言。去病为民社起草了宣言,提出了“团结工、农、商、学、兵”、“打倒列强、军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政治口号。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群众受压迫的痛苦,提出必须推翻军阀政权,实行“二五”减租,废除苛捐杂税,提倡婚姻自主,增加工资等具体措施。上街宣传,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特。“民社” 一开始,就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吸收了 “十人团”的成员和沈桂清(工人)、叶辅阶、叶辅勋、张弢、金咸三等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瑞安建立了中共瑞安独立支部,林去病任支部书记。他们经常于深夜在“话桑楼”开秘密会议,因此,有人称他们为“话桑楼派”。这时他们又在“话桑楼”创办了 “中山图书馆”,通过借书活动,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同时,“民社”分别在各区的手工业工人和农民积极分子中发展组织,设立分社,为进一步发展党的组织创造条件。到了1926年11月间,“民社”社员已发展到一百多人。

1926年12月国共合作时期,浙江省党部派蒋本青(共产党员)来瑞安,蒋在林去病家里召集“民社”中坚分子开会,讨论成立“国民党瑞安县临时党部”的组织等问题。会后大家热烈响应了北伐军北上的号召,印发传单,张贴大幅标语,揭露军阀孙传芳、周荫人祸国殃民的罪行,鼓动群众“六抗”,即抗捐、抗税、抗丁、抗粮、抗租、抗债;配合北伐军光复温州。1927年2月,北伐军先头部队曹万顺(十七军军长、共产党员)部到达闽浙边境,瑞安党组织即派林允明、洪炽垞赶到福鼎欢迎该部队进军浙江,同时组织工人运输队,迎接北伐军第一师由沙埕乘轮驶入飞云江,并在瑞城小校场召开欢迎大会。

在去病的领导下,瑞安的党组织,认为要铲除封建势力,必须首先惩办“四凶”、“十恶”。“四凶”中以鲍漱泉为最凶。经党组织决定,首先是制造舆论,在中小学里编唱“打倒鲍贼”歌。到了3月15日,由去病主持在城区四柏巷坦召开万人大会,揭露鲍漱泉的罪行,会后群众冒雨游行,高呼口号,情绪激昂,一直闯进鲍漱泉的新居 (水心殿街),要活捉鲍漱泉,不料鲍早已闻风逃走,群众在盛怒之下,捣毁了鲍的房屋家具。这次行动对瑞安的封建势力以狠狠的打击,同时也充分显示了群众组织起来的威力之大。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便在瑞安发动“清党”,向瑞安的革命力量开刀,要捉拿林去病。当时去病也接到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其他共产党员一起转入地下斗争,于是革命斗争又在各区乡逐步开展起来。

1927年8月,上级党组织派郑馨来浙南,他在瑞安召开永、瑞、平等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党中央指示,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秋间,去病和郑馨领导了白门秋收斗争;又和张弢在塘下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并且吸收了肇平垟李英才、谢景畅等人入党,建立了肇平垟党支部;又和驮山陈卓如一起发动群众,发展党员,成立驮山党支部;1928年去病又和金咸三、林枚等领导陶山一些地区群众,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党支部。这些党组织主要是发动群众破除迷信,开展减租减息和反抽田的斗争;弄得当地及附近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惊惶失措,因此他们对去病恨之入骨,在这一年的三月下旬的一天夜里,去病和一位农民路经高岭干溪宫时,不料被恶霸地主张志道带领的青帮流氓打手数十人包围,当场绑去,押在永峰山上一座土地庙里,准备解县领赏。当时和去病一起被绑的农民脱逃回来通知各村,鸣锣报警,很快地就集中了数百人,点燃火把,手拿扁担、锄头赶跑了青帮流氓,把去病抢了出来。这些建立的农村党组织,后来都成为红十三军、红军挺进师以及浙南游击纵队开展游击活动的重要据点。

1928年6月上旬,去病参加王屏周、林平海召集的浙南特区会议,会议决定发动永、瑞、平、乐四县武装总暴动,瑞安方面由林去病领导。经过周密的分析研究后定于6月29日,发动塘下、仙降、陶山三个区的农民同时进城暴动,城区作好响应农民进城的准备。可惜计划不周,没有成功。虽然失利,而去病并未消极,仍在瑞安坚持斗争到底。

1928年9月,去病为了进一步开展浙南地区的革命斗争,曾经赴省请示工作,回来以后,召集了永、瑞两县党代表在瑞安岑岐山下宝坦寺开会。11月,又在塘下仙岩寺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这时中共瑞安县委正式成立,林去病担任中共瑞安县委书记。

几年来,林去病奔走城乡各地,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他与工人农民同甘共苦,废寝忘食,身罹疾病,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回答道:“医好身上的病是私事,医好大家的病是公事,现在反动派象毒蛇一样,噬咬我们同胞的身体,要我们死,我们必须赶快去救,怎能为了自己的私事而耽误了大家的公事呢?”人们听了,都很感动,对他更加敬爱了。

国民党反动派对林去病又怕又恨,欲除之而后快,对他缉捕甚急。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省委于1929年3月间调他到宁波担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省,加上人地生疏,工作十分艰苦,他仍然餐风露宿,寝食不安,坚持工作,不幸于五月间被捕,关押在宁波市第四监狱。当时他化名吕宝富,自称是上海某布厂工人,反动当局也不明其身份,把他判了四年徒刑。不料将要刑满时,被同监人所出卖,于1932年1月押往杭州,关押在杭州伪陆军监狱里,同监的难友非常惊恐,而去病镇定自若,髙声朗诵文天祥的就义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又大声呼喊:“同志们记住吧!坚强些,死有什么可怕! ”狱中的难友被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感动,均流下了眼泪。

1932年4月7日上午九时,林去病在杭州英勇牺牲。就义之前,他从容地脱下自己那双半新旧的力士鞋,送给共患难的某友说:“这鞋子送给你,留作永别的纪念吧!”并高呼:“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

纪念馆

林去病故居位于西门街4弄3号,小院深藏弄内,坐北朝南,四面院墙围合,右侧背靠西砚山,环境十分清幽。整个故居呈“凹”字布局,分为前院、主体建筑、后庭3个部分,前后天井,前后均可出入。故居始建于清代,主体建筑为典型的浙南两层木结构民居,面阔三间,二楼窗台处设有美人靠,硬山灰瓦顶加如意山墙。为纪念林去病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现故居已整治一新,作为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参考来源

林去病创办平民夜校

参考资料

  1. 温州英烈|林去病,温州文明网 , 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