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板麵[1]是馬來西亞華人社區內最常見的麵食料理之一,一般在茶餐室、美食中心、巴剎或路邊攤都可見其踪跡。
這道麵食的最大的特色是小販現點現做,小販事先將麵粉、水與鹽和成麵糰,在顧客點餐後,才將麵糰放入製麵機,以切成條狀。切好的麵條用開水燙熟後,淋上豬大骨高湯,並在麵條上擺放肉燥、木耳絲、薯仔菜、炸江魚仔、蔥花等,再上菜給顧客。因使用相同原料的因素,部分販售板麵的店家,也會同時販售麵粉粿,一道將麵糰捏成扁平小塊,放入開水內煮熟的麵食,為福建人的傳統麵食料理。
由來
板麵為傳統的客家麵食之一,早期稱為“刀麻切”,在客家話中“刀麻”意味大刀,早期製麵機尚未大量使用期間,廚師都是用玻璃空瓶將麵團辗平,再用大刀將麵團切成條狀,因此得此名,在客家人聚集的彭亨州(Pahang)內的各城鎮與新村是一道非常常見的麵食。
板麵這名詞是在80年代初才首次出現在吉隆坡的食肆,據稱是一家名為天涯客的麵攤,將家鄉的麵食料理引入,生怕使用廣東話的吉隆坡華人社區不懂“刀麻切”,而自創板麵這名詞,在接下來的廿多年光景,“板麵”這詞已取代“刀麻切”,成為馬來西亞人對這道麵食的稱呼。
麵粉粿則是以往福建家庭內常煮的麵食,簡單地以麵粉和水和成麵糰,接下來擱置一旁,等醒麵足夠後,再將麵糰捏成扁平的小塊裝,拋進由江魚仔熬製的高湯內煮熟,之後在放入青菜及撒上已炸好的江魚仔與油蔥酥。
因為與板麵的麵糰做法相同,只是前者是用手將麵糰捏成不規則的扁平狀,而後者是將麵糰輾平後,再使用手工或製麵機切成條湯,其湯料的材料也幾乎雷同,因此市面上大部分販售板麵的店家都會同時推出板麵,久而久之兩者便融為一體,形成閩客料理在南洋融為一體的例子之一。
安徽板面是起源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板面,在京津冀地区流行。
辣椒板麵
在2005年起,吉隆坡及市郊的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突然崛起了一股板麵潮,許多專賣店紛紛在市郊的商業區林立,為了在眾多板麵店家內脫穎而出,許多店家也開始推出不同口味的板麵或麵粉粿,除了原本的豬大骨或江魚仔高湯口味外,也發展出咖哩、麻辣、肉骨茶、紅麴、中藥、沙拉等各種口味,其中配合吉隆坡華人喜愛吃乾撈(乾拌)及重口味的胃口,市面開始大量出現辣椒板麵。
所謂辣椒板麵就是將煮熟的板麵,加入醬油、黑醬油、香油等拌勻,再上肉燥、薯仔菜、木耳和溫泉蛋上桌,在桌上已放置一碗已爆炒過的蝦米辣椒乾,顧客隨著自己的喜好添加辣椒乾,再徑自將各種的配料拌勻,吃法類似台灣的乾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