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泗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泗洪 |
本名;楊泗洪 別稱;黑虎將軍 字號;字錫九,號茂齡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宿遷城彤華街 出生時間;1847年 去世時間;1895年8月 主要成就;抗擊日本侵略者 |
楊泗洪,生於1847年,字錫九,號茂齡,宿遷城彤華街人。自幼習武,好打抱不平,後棄學從軍。曾參加中法馬尾海戰,在戰爭中屢立戰功。光緒十五年升任鎮標左翼統領, 後任台灣鎮總兵。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4月,腐敗的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同時命令守台官兵內渡回大陸。此時的楊泗洪任劉永福黑旗軍的副帥,拒不執行清廷撤回的命令,率領台灣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他率軍英勇作戰,身先士卒,奮不顧身,馳騁台灣島南北,在安溪、新竹兩地大敗日軍,令日寇聞風喪膽。被譽為"黑虎將軍"。1895年8月,在落虹橋追擊敵寇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在彌留之際,仍密令軍中不得發喪,做到主帥喪而兵猶勝,殉國時年49歲。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楊泗洪,字錫九,1847年生於宿遷縣(今宿城區)城南門外彤華街。其"家世精技擊",楊泗洪幼年"峻字危樓能躍而登,以拳觸壁,壁震。"15歲棄讀以武童身份參加湘軍,升為游擊。後辭官回鄉,以武術聯絡民眾,"其徒最盛,好濟人危急,削不平"。
赴任台灣
1884年(光緒十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奉命巡撫台灣,慕其名,楊泗洪被聘為營官。於是他告別老母、夫人和女兒。帶門徒隨劉銘傳去台灣,教練新軍並參與開發台灣。此時,法帝國主義侵占越南,又侵襲我台灣滬尾。楊泗洪率部英勇抗擊,劉銘傳對其更加賞識。光緒十五年,楊泗洪被任鎮標左翼統領,後因屢立戰功。升為提督,繼又任台灣鎮總兵官。統領翊軍、屯軍、鎮海中軍、前軍武毅右軍並吉林炮隊等三十五營。
血戰寶島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楊泗洪和台灣幫辦劉永福駐守台南,任黑旗軍協統。1895年4月,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全島、澎湖列島的各海口讓與日本,並令"台灣大小官員陸續內渡"。因此,日寇變本加厲又強占了基隆、台北並向台灣南部長驅直入,大肆姦淫燒殺。台灣人民對清政府的賣國行為痛心疾首,對日寇燒殺搶掠義憤填膺。此時,楊泗洪看到祖國寶島毀於一紙契約怒不可遏。他甘當所謂"叛臣逆將",放棄榮華富貴,拒不內渡,不要官。不要家,不要命,堅決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誓守疆土。在台灣省巡撫唐景嵩內渡的特定情況下,台灣愛國紳士派代表請台灣幫辦劉永福做台灣民主國總統,楊泗洪做副總統,劉、楊二人堅持不受,表示願以中國守將的身份抗擊日寇。楊說,我乃大清國的總兵.要以舊職保護台灣,必盡職盡責。於是,各路義軍、民軍和愛國紳士公推劉永福為軍統、楊泗洪為分統。從此,身為副帥的楊泗洪,全力協助劉永福一面加強海防,督戰各炮台,指揮陸路部隊揮戈北上,一麵團結不同派系,不同地方的武裝,共同抗日,同時千方百計籌集糧餉、軍械,確保戰事需用。在戰爭中,楊泗洪作戰勇敢,每戰必身先士卒,衝殺在前,因他率領的作戰隊伍以黑旗為幟,故有"黑虎將軍"之稱。
1895年8月,日寇強占了台北、彰化,又接連攻占雲林、大莆林、進逼嘉義。楊泗洪面對險峻的形勢,挺身而出,擔當前線指揮,他勸慰劉永福說:"大將軍傳諭各營,曉以大義,將士無不奮勇"。"泗洪不才,受此重任,但有忠義二字而已","不敗倭奴,誓不生還"。他統帥黑旗軍、淮軍,會同民軍、義軍北上抗日,在前敵各線推行"聯莊法",發動各地紳民組織武裝,聯合抗擊日寇,由於當時正值炎夏,加之糧餉、軍械不足,抗戰十分不利。他激勵將士說:"誰無父母,誰無妻女,誰無家園?我雖不是台灣人,但是同一中華民族,書同文,行同倫,國已破,家安在?誅台父猶如我父,戮台母猶如我母,辱台女猶如我女,我怎能貪榮貴棄台內渡歸鄉里,坐視民族被鐵蹄蹂躪呢!"這些話大大激發將士們的鬥志,他們個個以一當十,威勇莫擋。楊泗洪率軍相繼奪雲林,克北斗,揮師北上,節節勝利,用大刀、梭標和少量土炮土槍給入侵日寇以重創,先後擒斬日寇軍官戈藤文錄,武式卻等多人。
日寇安溪大敗後困守新竹。楊泗洪率兵奪之,屢攻不下,便在軍中遍布地雷,棄營而去。待誘敵深入後,再返兵與敵肉搏,部隊三人為伍,化整為零,各個擊破,此仗使日寇死傷慘重。
楊泗洪所率軍隊缺餉少械,抗戰面臨嚴峻困難,而此時,駐守新竹的日寇則調來大批援軍,乘勢全力向南進攻。
楊泗洪和將士們在餉械奇缺的惡劣環境中,不屈不撓地與敵奮戰。日本侵略軍探知楊泗洪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後,便由後路抄了楊泗洪的左翼馬廷卿部,左翼遂潰。楊泗洪自知敵眾我寡,餉械枯竭,遂整飭軍隊,避其鋒芒,並策劃夜襲嘉義北面的大莆林,不料日軍有備,楊泗洪奮不顧身,衝殺在前,令敵大驚,倉皇奔出,被我軍迎頭痛擊。楊泗洪收復了大莆林,又乘勝追擊,途中腿部中彈,他仍率兵進出數十里,苦戰兩晝夜,一直把日寇追擊到落虹橋(又稱大馬嶺)。此時,日寇潰敗過橋逃竄,紛紛落水。楊泗洪見一日軍官尾隨敗兵之後,便縱馬上橋欲擒之,不料,追至橋中,腹部中彈,遂止彰化。在生命垂危之際,楊泗洪對部下囑咐道:"此次北上抗日,我中華以數萬飢疲之兵,擋日寇數倍虎狼之敵,今陷重圍而得出,歷苦戰而終奮,我今雖死,軍中切勿發喪,仍標姓旗如故,棺柩先行,諸軍繼退,務必退而成軍,退而能戰,再報劉帥圖謀恢復。"當夜子時,即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農曆七月二十,楊泗洪壯烈殉國,時年49歲。[1]
英靈歸鄉
台南人民得知楊泗洪殉國噩耗後,悲痛萬分,執萬民傘,擎萬民旗,迎送棺柩,哭聲震天。後楊公之婿陳金華扶柩返里,所經之處,百姓無不擁途祭弔,揮淚致哀。靈柩運回家鄉後停放在宿遷馬陵山頂真武殿內,祭弔三日,後安葬在宿遷城南東關口的運河西堤下。[2]
後世地位
《宿遷縣誌》記載:"昔我國與日本甲午之戰,死事最烈者三人,北則左寶貴殉於陸,鄧世昌殉于海,南則殉台灣者楊公錫九也。"清政府對在甲午戰爭中奉命抗日以身殉國的左葆貴、鄧世昌等,分別授予了"忠壯"、"壯節"等稱號,而對抗命、堅決抗日捐軀的楊泗洪則既無撫恤表彰,也甚少記載於史籍。
然而,人民永遠忘不了他。楊泗洪殉難後不久,宿遷人民在馬陵山頂的真武殿前建立了楊公亭。亭前楹聯是:
"沂泗如襟,黃運如帶,橫貫十三州,獨立中流如砥柱";
"摧秦有項,敗倭有楊,上下兩千載,同生一地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