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白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容擴充)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李白 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时为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ref>[https://www.sohu.com/a/360306485_120073393 李白去世为何葬于安徽当涂,历经千余年诗仙是否安睡冢中?] 搜狐 ,2019-12-14 </ref>。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 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
+
[[File: 李白 墓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3/69e61a6c18fa499ba7c7b2033e8063b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8984789_560334?_f=index_chan12news_248 来自 搜狐 图片]]]
  
 唐元和十 (818 年) 春夏之间 诗人 居易 《李白墓》一诗:
+
'''李白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位于[[中國]][[安徽省]][[马鞍山|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ref>[https://www.sohu.com/a/360306485_120073393 李白去世为何葬于安徽当涂,历经千余年诗仙是否安睡冢中?] ,搜狐,2019-12-14</ref>。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时为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 唐元和十 (817 年), 生前的好友范 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
唐元和十三年(818年)春夏之间,诗人[[白居易]]作《李白墓》一诗:
 +
 
 +
 采石江边[[ 李白]] 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
 但是[[ 诗人]] 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但是静永健认为白居易本人可能并未曾亲自前往李白墓。因为自白居易离开长安到离任浔阳共有作品三百八十余首,除《李白墓》外,没有一首指出他曾去过当涂。且白居易在创作《青冢》时也没去看过王昭君墓,所以在写《李白墓》时也未必要去过当涂。而据朱金城《白居易研究》中“采石江边李白坟辩疑”一文,采石江边的坟或许是衣冠冢,芳村弘道则认为白居易是“咏想象中李白墓之作”。
+
 但是静永健认为白居易本人可能并未曾亲自前往李白墓。因为自白居易离开[[ 长安]] 到离任浔阳共有作品三百八十余首,除《李白墓》外,没有一首指出他曾去过当涂。且白居易在创作《青冢》时也没去看过王昭君墓,所以在写《李白墓》时也未必要去过当涂。而据[[ 朱金城]] 《白居易研究》中“采石江边李白坟辩疑”一文,采石江边的坟或许是衣冠冢,芳村弘道则认为白居易是“咏想象中李白墓之作”。
  
 
==主要景点==
 
==主要景点==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7.5公里处,亦名青林山(今当涂县太白乡太白村前),高372米,北临姑溪河,东傍丹阳湖,西隔青山河与龙山对峙,南视平野。方圆30公里的青山,又名谢公山,环顾四周群峦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树,景色清幽。南朝齐著名诗人、宣城太守谢朓游历至此,被青山景色陶醉,遂于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处(今谢公祠)。在《草堂集》中,李白对青山情有独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脱骨”。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祠)<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02/20180802A0U08S.html?pc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李白墓》白居易],腾讯网,2018-8-2 </ref>。
+
 青山位于[[ 当涂县]] 城东南7.5公里处,亦名青林山(今当涂县太白乡太白村前),高372米,北临姑溪河,东傍丹阳湖,西隔青山河与龙山对峙,南视平野。方圆30公里的青山,又名谢公山,环顾四周群峦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树,景色清幽。[[ 南朝]] 齐著名诗人、宣城太守[[ 谢朓]] 游历至此,被青山景色陶醉,遂于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处(今谢公祠)。在《草堂集》中,李白对青山情有独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脱骨”。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祠)<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02/20180802A0U08S.html?pc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李白墓》白居易], 腾讯网,2018-8-2 </ref>
 +
 
 +
青山李白墓经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一方面受到历代诗人的祭拜,如白居易、[[贾岛]]、[[杜荀鹤]]……直到清代的[[刘大櫆]]、[[姚鼐]],都在此留下踪迹。特别是唐诗人64岁的贾岛千里迢迢来此,不幸客死当涂,葬于当涂李白墓不远处(一说在[[四川]]安岳县城南1.5公里的安泉山麓),巧应了范传正“异代诗流同此路”的谶语。另一方面,李白墓也历经沧桑。自墓建成到清[[光绪]]四年(1878),共修葺了12次。1938年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轰炸,太白祠焚塌,祠后李白墓基被毁,范传正所撰刻的墓志铭石碑也难幸免,墓地杂草丛生,成为一片废墟。文革期间,红卫兵曾要挖墓掘尸,经当地[[农民]]奋力保护,才留下了这座名冢
  
青山 李白墓 经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一方面受到历代诗人的祭拜,如白居易、贾岛、杜荀鹤……直到清代的刘大櫆、姚鼐,都在此留下踪迹。特别是唐诗人64岁的贾岛千里迢迢来此,不幸客死当涂,葬于当涂李白墓不远处(一说在四川安岳县城南1.5公里的安泉山麓),巧应了范传正“异代诗流同此路”的谶语。另一方面, 李白墓 也历经沧桑。自墓建成到清光诸四年(1878),共修葺了12次。1938年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轰炸,太白祠焚塌,祠后李白墓基被毁,范传正所撰刻的墓志铭石碑也难幸免,墓地杂草丛生,成为一片废墟。文革期间,红卫兵曾要挖墓掘尸,经当地农民奋力保护,才留下了这座名冢。
+
==视频==
 +
===<center>  李白墓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端午节  李白墓
 +
</center>
 +
<center>{{#iDisplay:j06940ga53h|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reflist}}
 +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於 2020年11月28日 (六) 22:27 的最新修訂

李白墓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墓地,位於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城東南的青山西麓[1]。唐寶應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時為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縣令的李陽冰將他葬於城南龍山東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傳正與時任當塗縣令諸葛縱合力遷葬於與龍山相對的青山。

唐元和十三年(818年)春夏之間,詩人白居易作《李白墓》一詩: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但是靜永健認為白居易本人可能並未曾親自前往李白墓。因為自白居易離開長安到離任潯陽共有作品三百八十餘首,除《李白墓》外,沒有一首指出他曾去過當塗。且白居易在創作《青冢》時也沒去看過王昭君墓,所以在寫《李白墓》時也未必要去過當塗。而據朱金城《白居易研究》中「採石江邊李白墳辯疑」一文,採石江邊的墳或許是衣冠冢,芳村弘道則認為白居易是「詠想象中李白墓之作」。

主要景點

青山位於當塗縣城東南7.5公里處,亦名青林山(今當塗縣太白鄉太白村前),高372米,北臨姑溪河,東傍丹陽湖,西隔青山河與龍山對峙,南視平野。方圓30公里的青山,又名謝公山,環顧四周群巒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樹,景色清幽。南朝齊著名詩人、宣城太守謝朓遊歷至此,被青山景色陶醉,遂於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處(今謝公祠)。在《草堂集》中,李白對青山情有獨鍾,說「一生低首謝宣城」,「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宅近青山,同謝朓公之脫骨」。范傳正為了遂李白的遺願,他同當塗縣令諸葛縱合力將李白墓遷葬於青山西麓。范傳正親自為新墓撰文,「謝家山兮李公墓,異代詩流同此路。」給予李白很高評價。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祠)[2]

青山李白墓經歷千餘年的風風雨雨,一方面受到歷代詩人的祭拜,如白居易、賈島杜荀鶴……直到清代的劉大櫆姚鼐,都在此留下蹤跡。特別是唐詩人64歲的賈島千里迢迢來此,不幸客死當塗,葬於當塗李白墓不遠處(一說在四川安岳縣城南1.5公里的安泉山麓),巧應了范傳正「異代詩流同此路」的讖語。另一方面,李白墓也歷經滄桑。自墓建成到清光緒四年(1878),共修葺了12次。1938年遭到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轟炸,太白祠焚塌,祠後李白墓基被毀,范傳正所撰刻的墓志銘石碑也難倖免,墓地雜草叢生,成為一片廢墟。文革期間,紅衛兵曾要挖墓掘屍,經當地農民奮力保護,才留下了這座名冢。

視頻

李白墓 相關視頻

端午節 李白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