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字楼女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曰字楼女馆(英语: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又称女仔馆、女书馆,是香港19世纪中叶一所隶属于圣公会的华籍女子学校,于1860年由圣公会会督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创立,馆址在西营盘般含道和东边街交界(今般咸道官立小学),1868年停办,于1869年原址成立了曰字楼孤子院(英语: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成为孤儿、欧籍、华籍和混血儿童提供教育的寄宿学校。
说明
曰字楼女馆和曰字楼孤子院同是拔萃男书院,协恩中学和拔萃女书院这三所香港圣公会学校的历史渊源[1]。
中文校名
英文是1860年代英属香港唯一的法定语文(直至1974年,中文才成为另一法定语文),而该校档案纪录亦以英文为主,因此中文校名在早期文献中罕见记载。
英文名称 "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 意译为“教区本地女子训练学校”,其他非官方中文校名可见于1860年代"Hong Kong Directory"(译名《香港索引》)称该校为女仔馆、女书馆,唯港英政府于1878年刊登的"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译名《辕门报》,现称香港政府宪报)称该校为曰字楼孤子院,1879年"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又称之为曰字楼男女馆。
名为曰字楼,盖因般咸道校舍呈“曰”字形,“曰”为“子曰”之“曰”,而非“日月”之“日”。
校史
1860年,曰字楼女馆由维多利亚教区会督及圣保罗书院首任校长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与英国远东女子教育协会(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在香港建立,由罗便臣总督夫人(Lady Robinson)担任赞助人。根据法规,创校宗旨在“为本地女性提供基督教育”。学生的未来规划方面,校方希望将之训练为英文教师与传教士,日后则可选择与圣保罗书院的毕业生成婚。当时香港的圣公会学校以圣保罗书院最具规模,但皈依基督教的华籍男生毕业后往往面临与同族“异教”女性婚配的问题。曰字楼女馆的设置,正是希望纾解这个窘况。
校董会本拟聘请英国的Susan Baxter女士为校长。然白思德抵港后,发现该校宗旨与自己的认知有落差,因此并未赴任,自行开办了三所学校(Baxter Vernacular Schools)。1862年,伊顿女士(M.A.W. Eaton)被聘为曰字楼女馆校长。前此,校董会于般咸道购入一块稻田,筹建一座水泥校舍,亦于该年落成。教学、寄宿及校内一切活动都在这座校舍进行。
尽管伊顿女士等恪尽己职,但当时的华人社区普遍并不希望让女子接受任何西式教育。有贫困家长因女儿就学后略通英文,遂将女儿以较高价钱出售。此外,视学官欧德理博士致辅政司史钊活(Frederick Stewart)函云:“1865年,当发现几乎每个在那里学过英文的女学生离校后都成为“涉外妇人”(kept mistress of foreigners),这所学校只好被迫暂停。”
1864年12月初,伊顿在晚祷后返校途中,遭到华籍暴徒的袭击。当时报章评论指出,这种行动也反映出华人社区对该校的反感情绪。伊顿遇袭脱险后,请求即时休假,又自行解散学校。校董会对此举颇为不满。
伊顿不久辞职,学校于1865年重开,由兰德尔女士(Ms. Rendle)接任校长。1866年,学校英文名称改为“Diocesan Female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School”,收生不再限定为华人女童,然华人女童不得如前接受英文教育。1867年11月,该校财政情况急转直下,校董会去信第二任会督柯尔福求援,却未解燃眉之急。
1868年,兰德尔去职,由白思德诸校的岳士列女士(M.J. Oxlad)兼任校长。不久,会督直接掌管该校,决定在原址成立新校,曰字楼女馆就此结束办学。
由于曰字楼女馆的教学实践不符理想,以致当时无论在西方或华人社区皆认为︰华人女性学习英文会导致严重后果。其后三十年间,包括白思德、菲莉女校在内的香港圣公会女校几乎完全不提供英文教育。这种情况直到拔萃女书室在1899年成立后才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