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普普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普沙是一个塞满了萨尔瓦多咸馅菜的厚玉米饼[1],食用时通常配有辣白菜和番茄沙司。 普普沙在洪都拉斯(尤其是南部)地区是比较受人青睐。

普普沙的玉米饼通常是用玉米粉手工填塞和制作。 常见的馅料包括多种奶酪,猪肉和油豆。

历史

几个世纪以前,居住在现称为萨尔瓦多领土的皮皮族部落发明了普普沙的做法。用作制作普普沙的厨具在“萨尔瓦多的庞贝城”的Joya deCerén村庄(曾经被火山爆发带来的灰烬掩埋)中被挖掘了出来。这里出土了大约2000年前烹饪好的食物,其保存完好,看起来就跟当时刚制作完成时一模一样。在萨尔瓦多的其他考古遗址也可以找到皮皮族人的厨具。

哥伦布时期的普普沙通常是素陷的,并且形状通常呈半月形。它们的陷里通常会加栉瓜的花瓣和蓓蕾,还有比如卡西林和莫拉或菌类和盐这样的草药。直到1570年,肉类才开始被作为普普沙的一种陷料加入到普普沙里面。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普普沙的传播大多局限在乡镇中心,如克萨尔特佩克的一些城市。而没有在萨尔瓦多广泛传播。 随着六十年代克萨尔特佩克人口开始迁徙到其他地区,各种各样的普普沙开始在全国各地以及如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的邻近地大量传播。在七十年代的危地马拉,普普沙的形状通常是半月形。然而在查拉特南戈地区,这种半月形的普普沙则会被认为是吃剩下的;在此地区, 鱼肉陷的普普沙会比较少见。另外,莱波河以东的普普沙通常会更大一些。

20世纪80年代,萨尔瓦多内战[2]迫使当地居民移民到其他国家,多数都去了美国。因此,在国外萨尔瓦多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见普普沙的身影。迁移过来的人们已经把这道菜带到了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加拿大的许多地区也会有普普沙的存在。近年来,甚至在阿德莱德,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的一些拉丁美洲餐馆也可以找到这种小吃。

2005年4月1日,萨尔瓦多立法议会宣布普普沙为国菜,并且11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全国普普沙日。节日当天会在首都和国内几个大城市开展集市贸易活动。 2007年11月10日,为庆祝全国普普沙日,文化部长在首都公园组织了一场博览会,在那里他们制作了世界上最大的普普沙。 这个普普沙直径3.15米,用200磅的马萨,40磅的芝士和40磅的猪肚制成的,最后被大约5000人左右瓜分了。五年后,这个纪录再次被打破,新的普普沙直径为4.25米。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普普沙是2015年11月8日在萨尔瓦多奥洛奎尔塔创建的4.5米普普沙。

在2011年,《卫报》(The Guardian)将普普沙选为纽约最佳街头美食。

在国内外,传统的普普沙一般都和库尔蒂多(类似于德国酸菜的辣味版和韩国泡菜的淡味版)还有番茄酱一起食用,并且一般直接用手抓着吃。

视频

普普沙相关视频

大长今腌泡菜全过程,韩国泡菜果然名不虚传啊
德国酸菜学中国东北酸菜?!正宗德国酸菜做法,清爽酸脆超下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