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裘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無名的裘德》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出版於1895年。小說以悲愴的筆調敘述了鄉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劇[1]。
裘德好學深思、刻苦自修,卻始終被拒之於大學門外。女主人公淑聰穎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視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愛情卻為教會所不容、世俗所不齒。裘德壯志不酬、謀職無路、告貸無門,絕望中,他的長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慘變,終向命運和教會屈服,離開了深愛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均遭毀棄。裘德則終日縱酒,鬱郁成疾,年未滿三十即含恨而終。
內容簡介
裘德·弗利是一個不懈努力的年輕人,他如饑似渴地學習以提高自己,並向老師理查德·菲洛森學習古典作品及神學。老師要去基督大教堂這個大學城學習。為了生計他成了石匠並離開韋塞克斯來到基督大教堂,他希望一邊幹活一邊繼續學業。他和兩個截然不同的女人的關係阻礙了他的發展[2]。
裘德在到達基督大教堂之前遇到了阿拉貝娜·唐,一個養豬農民的女兒。她當時正在和其他年輕女人洗殺死的豬身上的器官。她把一個公豬生殖器扔到了裘德的頭上以引起他的注意。被她的外貌所吸引,裘德把這串肉還給她,兩人就開始了浪漫的調情,而那串肉被隨手掛在了附近的橋欄杆上。之後不久在阿拉貝娜的引誘下,他們結為夫妻。在最初的激情過後,他倆並沒有共同語言,最終兩人分手。儘管他們已有了孩子。
重獲自由可追求學業的裘德。來到基督大教堂並見到了他的表親淑·布賴德黑德,一個性格上陰柔與陽剛交集的女人。她的才華和她為婦女權利和性別平等做出的努力使她成為一個「新女性」。儘管兩人相愛,淑還是選擇嫁給裘德的老師菲洛森。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在淑離開菲洛森之後,她與裘德生活在一起。他們生了兩個孩子,但孩子都被裘德和阿拉貝娜的孩子法瑟·蒂姆殺死。法瑟·蒂姆也自殺了。淑離開裘德後,裘德又回到阿拉貝娜身邊,但已命不久矣。裘德望着他迫切想要進入的卻拒他於門外的大學而死。死時未滿三十歲。阿拉貝娜發現他的屍體後,決定等到第二天告訴所有的人,這樣她就可以和裘德朋友共享節日之夜了。
創作背景
個人背景
《無名的裘德》書中的地點人物都帶有作者自身經歷的影子。和其他「威塞克斯」小說一樣,其中的主要生活場景都有其一一對應的現實環境。瑪利格林的原型是伯克郡的大福里,是哈代祖父母生活的地方;基督寺是牛津的寫照;梅爾切斯特是威爾特郡的索爾茲伯里;而沙斯頓則是多塞特郡的薩弗茲伯里。哈代於1892年10月和1893年6月分別去了大福里和牛津,而索爾茲伯里和薩弗茲伯里是他熟悉的地方,因此對這些地點的刻畫不僅神似,而且在對地方風貌的描寫上也呈現出了各自的特色。在故事情節方面,哈代也從自己的個人生活中汲取了一些素材。青年哈代與裘德相似,都是工藝匠人卻熱愛學習。哈代曾去劍橋探望朋友莫爾,如同書中的裘德去拜訪菲洛特桑。裘德的不少思想觀點和看法都與年輕時代的哈代相契合。裘德與淑的苦戀可能來自哈代自己年輕時對表親特里菲娜的愛慕。書中還有不少具體的細節都來源於哈代的個人生活,如哈代的妹妹曾在師範學校學習,他去探訪時見識過學校的清規戒律,這些都為哈代創作《無名的裘德》提供了素材。
創作過程
哈代創作《無名的裘德》的時間長達八年之久,從1887年寫完《林居人》之後就開始構思準備,中間還完成了《德伯家的苔絲》。1890年哈代基本完成了自己設想的情節建構,在之後的幾年中,他先後遊歷書中涉及的鄉村和城市,於1893年完成大綱,1894年完成書稿,並在1895年改定。和哈代的其他小說一樣,《無名的裘德》最初也是在雜誌上連載出版的。從1894年12月到1895年11月,小說同時在英國和美國的《哈潑新月刊》上連載,總共十二期。第一期出版時的題目是《愚人》,因為與曾在《哈潑新月刊》上發表的另一篇小說題目相似,從第二期開始題目變更為《心的叛逆》。
視頻
無名的裘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無名的裘德》: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非意外死亡 ,搜狐,2019-03-20
- ↑ 電影賞析:無名的裘德 ,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