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原居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界原居民 |
---|
|
新界原居民指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即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鄰近235個島嶼之前已在各鄉村定居者,以及其後人。從法律上,在香港只在新界有原居民;新九龍原來的13個鄉村、九龍和香港島上居住的農民﹑漁民,不獲承認是原居民。早在英國人來港以前在香港水域捕魚的漁民,由於沒有土地,也不能視作原居民
古今人物
古代
- 鄧符協:江西吉水人,北宋初年舉家落籍錦田,如今鄧氏是錦田地區望族
- 鄧炎龍:南宋寶祐六年(公元一二五八年)戊午科舉人,香港龍躍頭人,獲得功名後,任漕運官員
- 鄧廷貞:明代成化七年(公元一四七一年)辛卯科舉人,香港錦田人,朝廷任命鄧氏任職廣西藤縣知縣,可惜未上任已經身故
當代
- 劉皇發:香港屯門龍鼓灘人,已故前新界鄉議局主席
- 劉業強:劉皇發長子,現任新界鄉議局主席、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 簡炳墀:香港上水松柏塱村人,為香港賽馬會著名華人練馬師,曾五度成為香港冠軍練馬師
- 侯志強:香港上水河上鄉人,現任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北區區議會當然議員、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及惠州政協委員
- 侯曉彤:網名迷子,香港河上鄉新界原居民、本土派人士、女性政治人物,北區連線及北區動源成員。曾參與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父親侯太樂為建造業紮鐵總工會主席。
- 鄧達智:香港著名時裝設計師、電台節目主持人、旅遊家、專欄作家
- 蘇敬恆:香港東涌原居民,香港新聞從業員。曾任無綫新聞中國組高級記者,現任香港電台新聞部主任、城市論壇主持人
- 李政熙:香港新界大圍原居民,「國難五金」負責人
- 何君堯:屯門良田村人,香港激進建制派政治人物、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匯蝶公益創辦人、仁愛堂諮詢局成員、新界關注大聯盟執委公關發言人、新界鄉議局執行委員會當然議員、新界屯門良田村村代表,屯門區議會樂翠前區議員
- 梁志祥:香港元朗八鄉的新界原居民,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 張賢登:元朗十八鄉崇正新村原居民香港民主黨中央黨部秘書長,長期任職民主黨秘書長。歷任民主黨中央委員、中常委和司庫等職。
- 朱頌霏:爱尔兰女政治家,目前擔任都柏林市市長、愛爾蘭綠黨黨主席,其父母为新界原居民,[1]父亲来自沙頭角鹿頸附近的雞谷樹下,母亲来自沙田小瀝源[2],两人在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潮中移居爱尔兰
- 周潤發:香港著名男演員,南丫島原居民,童年生活在南丫島
- 李麗珊:香港滑浪風帆退役運動員,長洲原居民
四大族群
遠古時期香港已有居民,如西貢黃地峒和大埔丫洲都曾經發現舊石器時代文物。秦漢時期的文物有李鄭屋漢墓。至於四大族羣是莞寶(東莞寶安)人,客家人,蛋家人和福佬(又稱鶴佬)人;前二者以務農為生;後二者則以捕魚航運為活,早期的香港均以漁農業為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是當時的謀生寫照。
香港島初期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及農村,人口只有幾千人,一八四零年時,香港島有五千多名農民和漁民。請留意,一八四零年的人口統計不包括九龍半島及新界的人口。到了一八九八年港英政府接管新界,調查發現新界地區有十五萬村民的人口。未被殖民的香港開埠初期前,這四个族群已在香港生活。
香港圍村(圍頭),廣府人的一支,早在唐宋時本地圍頭人已開始在香港新界定居,是新界原居民。
香港圍村(客家),即上水廖氏,係香港最早期的本地客家人,元朝已在香港,是新界原居民。
客家,11世紀時,他們移居華南,17世纪遷海復界令移居新界。
蜑家(水上人/漁民)推測是遠古百越部落的遺裔,和嶺北南下的中原族群共同融合為漢族,早已在香港水域內、外生活、定居、捕魚,是香港最早期的原居民,英語的「Hong Kong」即譯自蜑家話。
福佬,祖先是福建人。其後聚居於粵東的潮汕、海陸豐一帶,然後移居香港。諳熟水性多以捕魚或航運為業,是香港另一批水上居民。
語言
各族群皆有自己的語言,如圍頭人講圍頭話;水上人講蜑家話;客家人講客家話;福佬人講閩南話。其中,圍頭話和蜑家話都是粤语的分支,与当今香港的主要语言广州话,同属于粤语,基本相通。
籍貫
由於新界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與九龍、新九龍、紅香爐島(香港島)同屬大清廣東新安縣管理(唐前曾名「寶安」,民國以後復用「寶安」)。「香港」、「新界」並非此地之原有名稱。除此之外,新安縣界域包含今天香港及深圳大部分地區。因此,新界原居民的籍貫順理成章寫作「廣東寶安」,與現在深圳原居民所寫的籍貫相同。
傳統權益
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包括男性居民有權一生一次,向政府申請興建一間每層面積上限700平方英呎,樓高3層(上限27英呎)的小型屋宇(俗稱丁屋)。新界鄉村的屋宇,可獲豁免繳納差餉,土地契約和與土地有關的一切權利在1997年7月1日以後維持不變,如政府為發展新市鎮而需將原居民的鄉村落搬遷時,需向原居民提供特惠補償。
爭議
部分香港居民,對新界原居民的世襲丁權應否繼續存在有非議[3][4]。
2013年9月12日大公報認為大量內地來港新移民擁入不是造成現時香港住房短缺的主要原因,而是香港現有住房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新界原居民大量非法佔用土地,以及受到「新界小型屋宇」政策的影響[5]。
權利
1910年訂立的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規定,新界原居民之遺產承繼權依循傳統習俗由男丁承繼。而已移民海外,持有外國護照的新界原居民,仍然享有身為新界原居民的權益。
1994年3月立法局議員陸恭蕙提交《新界土地(豁免)條例》草案,爭取婦女平等運動,使女原居民也獲繼承權。
新界原居民在所居住的鄉村,享有其自身權益;假若遷居到其他鄉村,就不可以在新居之鄉村享有原居民權益。1937年香港政府將原新九龍劃入九龍,新界原居民並不包括在九龍十三鄉的原居民。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40條,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保护。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122條,新界原居民所持有的原舊批約地段、鄉村屋地、丁屋地和類似的農村土地,租金維持不變。
殖民地之前香港乃是小農村和小漁港開始,香港島的原居民已經在香港生活多個世紀,因此從英屬香港至現在的特區政府預留農民和漁民墳墓,他們享有免費安葬權利。
對原居民影響
香港的原居民歷史是由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英軍佔領香港島原居民的土地開始,由於清廷欽差大臣琦善與英國政府草擬《穿鼻草約》時,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隊並沒有撤出香港島。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香港割讓予英國之後,香港政府便要求香港島土地的地主(通常是居住於新界的原居民)以中國地契換為港英政府地契,很多地主都沒有換契,於是香港政府便沒收這些華人原居民的土地,並拍賣成為香港政府的收入。
英國一直奉行習慣法,查理·義律(Charles Elliot)於1841年登陸香港島後宣佈華人仍依當地習慣治理。所以,在當時的香港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同樣的謀殺罪,若罪犯為歐洲人,則按照當時的英國法律會被判處繯首死刑,但若罪犯是華人的話,就會被殺頭。即使在清朝覆滅後60年,原來香港通行的《大清律例》在華人社會當中依然通行。
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租約定明是「在所展界內不可將居民逼令遷移、産業入官」,不過港英政府將新界所有地列為官地,而原居民即使已有地契的都變成了租戶。英國則從未就新界這片租借地交過一分一毫的租金[6]。根據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新安縣記錄,當時的原居民是向清朝交地稅(糧),而香港島已有許多圍村、農田和漁村,與英國人說的香港是「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有出入。
十九世紀英國人不斷沒收原居民在香港島和九龍土地,當1898年租借新界時,一些原居民知道英國又是來沒收土地,就作反抗,並爆發新界六日戰。當英軍打到錦田吉慶圍後,最少500人已被英軍殺死,英軍並把鐵門拆走當作戰利品運往英國,後來約在1920年代交還鐵門。
在197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著手將所有參照《大清律例》的案例重新編寫成為成文法,與此同時亦利用合適的法例來取代過時的舊法。例如1971年頒布的《婚姻法》就結束了香港男性借《大清律例》為擋箭牌而為自己納妾及休妻。但在1971年前依《大清律例》訂立的妾侍若仍然在世,她們的子女與後代仍然有承繼權(但承繼權分攤比例少於妻子)。
不過,部分《大清律例》的條例在清朝滅亡後依然繼續在香港通用,這是由於香港割讓予英國之後,基於香港跟隨英國奉行的習慣法,使部分法例在沒有其他法例可供參考的情況下繼續成為唯一的參考對象。直到1971年,最後一條有關婚姻習俗的法律被香港的成文法取代之後,《大清律例》歷史使命終於完成,從1646年到1971年,歷時325年。
參考文獻
- ↑ BBC中文网. 朱頌霏:愛爾蘭都柏林首位華裔市長 父母是香港新界原居民. YouTube.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Tong, Billy. 港人後代:都柏林的朱市長. 茶杯雜誌.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Chinese (Hong Kong)).
- ↑ 中大學生報(2011年01月號). [201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 ↑ 鏗鏘集:走了樣的丁屋 香港電台,2011年1月31日
- ↑ 陳偉強. 「倒梁」廣告蠱惑人心. 大公報. 2013-09-12 [2013-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造成住房短缺現狀的原因複雜。筆者認為,內地移民和香港住房短缺之間關係甚微,或者可以說,現有的住房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新界原居民大量非法佔用土地,以及受到「新界小型屋宇」政策的影響。
- ↑ 爾東. 周海燕, 编. 《香港歷史之謎》. 香港: 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61-62. ISBN 978-962-973-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