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特凡·艾德伯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斯特凡·艾德伯格


原圖鏈結 圖片來源playbuzz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語:Stefan Edberg, 1966年1月19日),生於瑞典韋斯特維克市,已退役的男子網球運動員,瑞典體育史上最佳男子體育傳奇之一,個人單打及雙打最高世界排名均為世界第一(含單雙同時第一),6座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1座世界男子網球年終總決賽冠軍、2年年終總排名世界第一、1988年漢城奧運會網球男子單打及雙打雙銅牌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而且埃德伯格也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瑞典代表團旗手。

1983年,埃德伯格成為網球大滿貫賽事史上至今完全唯一一位青少年組年度全滿貫得主

1988年,同一年內的網球四大滿貫賽事的四座男子單打桂冠均由瑞典人一舉年度全封王(維蘭德3座+埃德伯格的1座),這是公開賽年代以來至今唯一非單人包攬四大滿貫男子單打桂冠的「年度同一國」,也是瑞典體育史上最經典的世界之最之一。

2014年1月開始,埃德伯格成為費德勒的新教練。

簡述

他是前ATP單打和雙打世界排名第一,曾奪得6個大滿貫男單錦標(1985、87年澳網,1988、90年溫布頓和1991、92年美網),以及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男單示範項目冠軍,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單及男雙銅牌。

他在職業生涯(ATP)中共取得41個單打和18個雙打冠軍,他是1990年和1991年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和1991年單打ITF世界冠軍。 職業生涯獲得單打801勝270負,雙打283勝153負,總獎金達2063,0941美元

此外,艾德伯格亦曾協助瑞典奪得三屆世界團體盃(1988年、1991年、1995年),他亦協助瑞典四奪台維斯盃(參看戴維斯杯一段落)。

出身

埃德伯格在1966年1月19日生於瑞典小鎮瓦斯特维克。在70年代初的一天,他的母亲芭布罗在当地一家报纸上看到网球日活动的报道,於是决定将喜爱各项体育活动的儿子送到附近一所网球学校去训练。但在埃德伯格接触网球的第一学期,由于一位好友突然中止了训练,生性腼腆的他几乎也要退出,不過教练凭着一种敏感和期待,同时又带着职业性的鼓励使他得以继续下去。这个内向的孩子就这样渡过了事业上第一次重大抉择。10岁时,他已不再玩瑞典男孩子们的主流运动—足球冰球,而专注於网球。很快,他就开始在国内比赛中夺冠并受到关注。

15岁时,埃德伯格已经能从当时瑞典第二高手马茨·维兰德手中赢下一盘。但是,當他進入职业运动员的行列時,他依然继续常规的学业,这对九年级的优等生又是一个人生交叉點。这时候,他所信赖的教练韦斯特维克斯给他提供了信心和支持。这位教练早已意识到埃德伯格的巨大潜力。他与善长於底线的传奇人物比约恩·博格及打法均衡的维兰德都不同,这个个子长得很快的少年有着强烈的网前决胜意识和绝佳的截击感觉。他坚信这个少年必成大器。过了第二道坎的埃德伯格逐渐向一流球員的目標迈进。

青年組真正大满贯

1983年,當年17歲的埃德伯格連奪澳网法网温布尔登美网青年組冠軍,亦是至今唯一青年組真正大满贯得主。这时,他开始与造就了博格的名教练佩斯·罗斯博格接触,并每周一次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他的训练和指导。这一段的合作使埃德伯格的反手突飞猛进。

他很快结束了中学学业,正式成为职业选手。埃德伯格职业生涯的指导者是教练托尼·皮卡德。他们在埃德伯格与维尔森公司(Wilson)签约时相识,并成为终生拍档。他们的合作持续了十年之久,贯穿了他整个职业生涯。在他的指导下,看上去单薄、瘦弱的埃德伯格向世界第一发起冲击。1983年他在巴塞爾奪得個人首個巡迴賽雙打亞軍,這是他職業生涯首個決賽。


巔峰時期(1990年—1991年)

1990年,埃德伯格终于迎来职业生涯的高峰期。雖然他在澳网男單決賽因胃痛而中途退出,伦德尔得以成功衛冕,但在1990年赛季中,埃德伯格又取得一站又一站巡回赛的胜利,积分暴涨從而严重威胁了伦德尔的王位;包括在七月份的温布尔登錦標赛中,埃德伯格与贝克尔连续三年会师男單决赛,这一次冠軍又回到埃德伯格手中,他成功击潰了贝克尔,报卻上年一敗之仇,第二次摘得温布尔登桂冠。不久他也取代伦德尔成为新的世界第一。當年埃德伯格取得了七個巡回赛單打冠軍,實至名歸地成為ATP單打年終球王。

埃德伯格登顶,也彻底终结了漫长的伦德尔皇朝。此后伦德尔再也没有回到世界第一,其竞技水平也日益下滑,直到退役都没有再出现闪光。当埃德伯格封王时,世界网坛的格局也焕然一新。埃德伯格在1990年成功击退了贝克尔,獲得了年终世界排名第一,伦德尔獨霸的年代則從此结束了。随之而来的1991年则是埃德伯格与贝克尔竞争的一个高峰期。

贝克尔先在1991年初的澳网男單夺冠,积分上追贴並很快便把埃德伯格赶下王座,取而代之。但是仅仅3周之后,贝克尔又快速地被埃德伯格從球王寶座上扯了下来。到了这一年的七月,贝克尔在温布尔登男單比赛连续四年闯进决赛,虽然最后输给同胞米夏埃尔·施蒂希仅获得亚军,但足以令他在积分上再次超过埃德伯格,重回王座。埃德伯格也不甘後人,在九月的美网公开赛男單决赛,埃德伯格击退佔主場之利的庫里爾,在让出王位9周之后又从贝克尔手里夺回了宝座。此后埃德伯格再没有给贝克尔任何机会,把世界第一的排名牢牢的握在手中,一直到1992年二月,才被强大的庫里爾夺去。

贝克尔就曾经说过,埃德伯格是自己职业生涯最大的对手。正是埃德伯格的存在,粉碎了贝克尔成为网坛霸主的梦想和希望,贝克尔也因為埃德伯格的登頂而無緣年終第一。贝克尔生涯也只有十二週登上世界排名第一。

然而埃德伯格王朝也没有維持很长,到1992年,随着埃德伯格在澳网男單决赛负於庫里爾,球王地位也岌岌可危。到了二月份,庫里爾也取代埃德伯格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庫里爾蟬聯法网男單冠軍后,已经在上坐稳了王座,兩人經過多次王座交替,埃德伯格亦在同年10月4日交出王座後,再沒有重返世界第一。

1992年美網

1992年埃德伯格卫冕之路被公认为史上最艱辛的。他从第四轮(十六强)开始,连续三场馬拉松式比赛都打到了決勝盤才险胜。

在十六强比賽中,他先落後兩盤的情況下進行絕地反擊(比分:4-6, 66-7, 6-3, 6-3, 6-4),打败將來成為1996年温布尔登男單冠軍的荷兰重炮手理查德·克拉吉塞克

在八强赛比賽中,他也是有惊无险的在第五盘抢七(比分:6-3, 6-3, 3-6, 5-7, 7-63)勉强击退過氣天王伦德尔。

他在半决赛面对张德培则更为艱苦,这场五盘战打出了美国公开赛史上最长的一场比赛费时五小时二十六分(比分:63-7, 7-5, 7-63, 5-7, 6-4),這三场球賽共花费十三小时四十三分钟。

而他的决赛对手又是1990年冠军兼將來成為90年代男子網壇霸主的皮特·桑普拉斯,且比賽時間又是美网特殊賽制的超级星期六,对埃德伯格的体能为最嚴峻考验。然而埃德伯格在决赛中,仍凭藉其丰富的大賽经验和绝招发球上网来壓制桑普拉斯,反观桑普拉斯在这次决赛中不但没掌握体能和東道主优势,也许是因为桑普拉斯的父母首次去看桑普拉斯打决赛而显得份外紧张,在紧要关头產生失误,尤其是第三盘抢七发出致命双误导致丢失关键盘而士气大失,结果埃德伯格以四盘總比分3-6, 6-4, 7-65, 6-2反勝桑普拉斯成功蟬聯冠軍。桑普拉斯也因輸掉這場比賽,激起他成為男子網壇最佳球員的決心。

事實上,埃德伯格亦是桑普拉斯早期生涯的剋星,1993年的澳网男單半决赛他再度打敗這位未來球王。

後期生涯

在1993年的澳网男單比赛中,埃德伯格再次闯进决赛,但無獨有偶的再次不敌庫里爾。此后,埃德伯格也开始走下坡路,直到1996年退役,埃德伯格再也没有在大赛中有出彩的表现。1993-95年間,他在ATP男單比賽只奪得五個小型賽事冠軍:1993年馬德里,1994年多哈、史图加特室內賽、華盛頓和1995年多哈。

由於埃德伯格球品極佳,甚少與裁判和對手爭論,被球圈譽為“紳士”,故他曾五度奪得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體育精神獎(1988-90年、1992年、1995年),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其後亦將體育精神獎冠以其名以作表揚每一年度最有體育精神球員。

1996年,他和捷克球員皮特·科达合作,在澳网男雙比赛中奪標;他也在皇后會草地賽殺入男單决赛,負於老宿敵贝克尔而奪得亞軍,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ATP巡迴賽單打决赛中亮相;他在戴维斯杯決賽後就宣佈正式退役。他退役時,共獲得獎金兩千萬美元,ATP巡迴賽單、雙打冠軍共59個。

2004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他是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14位。

2008年,他宣佈參加黑石元老賽(Black Rock Tour of Champions)。

2013年12月,艾德伯格成為費達拿的新教練[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