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旧称经济数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以质的分析为基础,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的一个新分支。 数量经济学是根据经济理论在质的分析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的经济学科。

目录

学科概述

数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只是资本主义经济,还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并从理论研究扩展到各种应用研究,为企业和国家的计划、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它所用的数学方法,除初等和高等数学外,还有线性代数[1]、数学规划等现代数学。它采取的计算工具,是与现代化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计算机。

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有:

1、经济数量关系的概念、特点及研究经济数量关系的作用;

2、经济数量分析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

3、国民经济的最优计划和管理;

4、经济控制论的应用;

5、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数学分析;

6、投资效果的评价和投资方案的论证;

7、经济信息的组织管理和自动化体系的建立及生产布局、商品流通、国家储备等各种经济数学的应用。

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和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姆钦诺夫等发起的现代经济数学的研究,标志着数量经济学的产生。代表作有:涅姆钦诺夫的《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乌家培的《经济数量分析概念》,陈锡康的《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等。

研究对象

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通过经济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是数量经济学的特征。数量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在所有科学中的地位。由于它以特有的经济数学模型方法专门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从而为其他经济学科的深化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另外有人认为,数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的计量的学科,或是研究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还有一种观点把数量经济学看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数理学派,不认为它是一门学科,理由是质与量的不可分割性使它没有单独的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在理论上揭示经济数量关系变化的规律性,在方法论上为经济研究和经济工作提供经济数量分析的方法,在应用上为改进经济计划和经济管理服务。数量经济学虽有它自己的基本原理、原则及其具体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是一门应用经济学[2]科。在应用中,完善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和决策,是发展这门学科的宗旨。

视频

数量经济学 相关视频

22考研必看-华中师范大学-数量经济学
中南财大数量经济学复试导学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