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攝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攝政

圖片來自easyatm

攝政(Regent)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在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在古代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現代多為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

介紹

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臨朝稱制,唐朝以後又稱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成员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君王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君王當作傀儡。故君王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辅政大臣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列支敦士登(隸屬於列支敦斯登攝政王兼王儲阿洛伊斯)是唯一活躍的攝政國家。[1]

參考文獻

  1. Hereditary Prince Alois. Fuerstenhaus.li.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