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images/d/d0/%E6%8B%AF%E6%95%91%E5%A4%A7%E9%81%97%E5%9D%80.jpeg)
《拯救大遗址》简介:该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对政府官员、文物保护专家及当地群众的采访,揭示了以大明宫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在深刻剖析成都金沙遗址、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明宫遗址保护过程的全景记录和一系列保护理念及保护方法的诠释和解读,展示出中国大遗址保护工作者在破解东方大遗址保护过程中所作出的艰辛探索,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国大遗址拯救工程由此全面展开。
分集剧情
拯救大遗址(上) 困境 探索·发现20110329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侵害、破坏、危机,中国大遗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次艰难的探索,人们能否找到新的方向。2010年9月,西安市道北地区的最后一批厂房开始搬迁,唐代大明宫遗址的拯救工作也由此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节目介绍唐代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困境问题。(探索·发现2011-03-28)
拯救大遗址(下) 重生 探索发现20110328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经过数次战乱的洗劫,公元904年,大唐王朝决定迁都洛阳,大明宫最终荒废,但是它对于后人的吸引力,千年来从未有过消褪,这种追溯一直持续至今,时至今日,运用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个理念,对一直进行最佳的保护和展示,成为人们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全世界建筑规划的方案采集,最终全国大遗址拯救工程展开了规划建设。
纪录片流派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2]”,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3]。
视频
拯救大遗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纪录片基础知识,住哪儿网
- ↑ 被称为电影眼睛派创始人的是,有途网,2020-05-19
- ↑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搜狐,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