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戴伟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戴伟华
出生 1958年
江苏泰州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知名于 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带头人。
知名作品唐方镇文职僚佐考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唐代文学综论

戴伟华[1] 戴伟华,教授,文学博士。男,1958年出生,江苏泰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7年在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2000年起,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带头人。 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连续获得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唐方镇文职僚佐考》等11部。曾被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人物简介

戴伟华,1978-1982年在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并留校任教,1985-1988年在扬州大学中文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94-1997年在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年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2-1993、1994-1995、1996-1997年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9年2月由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评审、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2000年起,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1项、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2项、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1项。

学术成就

戴伟华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诗学、唐代文学研究。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和文人分布问题:以唐代使府为中心》、《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诗创作关系研究》,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生态与唐代诗歌综合研究》[2] 。出版专著《唐代幕府与文学》、《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论文集《唐代文学综论》、《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发表论文《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论五言诗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李白自述待诏翰林相关事由辨析》(《文学遗产》)、《张九龄为"土著姓"发微》(《文学遗产》)、《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佛教转读与四声发现献疑》(《世界宗教研究》)、《唐宋词曲关系新探》(《音乐研究》)、《〈使至塞上〉与崔希逸破吐蕃事无关》[3] (《历史研究》)等100余篇。

人物评价

戴伟华教授致力于学术创新,在重要作家和重要文学现象研究上寻求突破。首先,开拓研究的新领域,唐代幕府与文学、地域文化与文学、强弱势文化与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居于领先地位。其次,注重文献考据,甄辨材料的真伪,充分挖掘文献资料的价值,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文学史上的遗存问题;强调对出土文献的利用,如利用唐代墓志、出土简册。再次,提倡学术研究需要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在交叉学科中关注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其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宗教学、音乐学、音韵学、文化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并在这些领域做出富有成效的探索。

著作

[1]《唐代幕府与文学》(大文学史观丛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2]《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唐代文学研究丛稿》,台北学生书局1999年版。

[5]《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5年版。

[6]《唐代文学综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唐诗宋词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1]《戴伟华自选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2]《唐声诗》上下册校理,(《任中敏文集》一种,“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与张之为合作),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13]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8卷10册,400万字(主编:傅璇琮、罗联添;副主编:陈友冰、戴伟华、李丰楙),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

[1]《女媭非屈母——与龚维英同志商榷》,《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2]《<左传>“言语”对战国诸子散文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3]《阴铿生平事迹考述》,《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

[4]《唐代幕府与文学》,《文史知识》1988年第10期。

[5]《论中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

[6]《“芥舟”新解》,《文史知识》1989年第8期。

[7]《陈琳和他的作品》,《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第6期。

[8]《屈赋与唐诗——对唐诗“文”、“质”之变的理论考察》,《扬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9]《试论<离骚>的创作契机与艺术构思》,《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0]《读唐诗札记二则》,《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11]《论中唐边塞诗》,《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2]《初唐诗赋咏物“兴寄”论》,《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

[13]《贯休行年考述》,《扬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4]《孔稚珪<游太平山诗>补》,《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15]《乡思与功名的抉择:岑参两次入幕心态及创作》,《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第3期。

[16]《唐凤翔节度使府文职僚佐考》,《扬州师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7]《柳宗元贬谪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兼论南贬作家的创作倾向及其特点》,《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18]《放情咏<离骚>----柳宗元永州创作心态试论》,《扬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9]《扬眉吐气 激昂青云----初盛唐自荐书表与文士风采》,《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

[20]《对文人入幕与盛唐高岑边塞诗几个问题的考察》,《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21]《唐代使幕文人心态试析》,《扬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2]《论岑参边塞诗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23]《唐方镇僚佐职掌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

[24]《音乐与文学研究的深层拓展》,中华书局《书品》1997年第3期。

[25]《出土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中华书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4期。

[26]《唐代方镇使府与文人送别诗》,《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7]《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人空间排序及其意义》,《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8]《现代意义上的考据学力作》,《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24日,“文史天地”。

[29]《评<丁卯集笺证>》,《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我的唐代幕府与文学关系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5期“治学门径”。

[31]《十年一剑的佳作》,《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0日,“文史天地”。

[32]《考据学与多学科方法的结合》,《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3]《文史结合 考论兼备》,《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34]《李商隐在桂管幕的幕职和京衔》,《人民政协报》2001年7月10日,“学术家园”。

[35]《“秋”“霜”中的李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36]《交叉学科中的古代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37]《评<唐代文学丛稿>》,《中国诗学》(第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诗歌中的虚实之妙》,《文史知识》2002年第11期。

[39]《从贞元元和墓志谈韩愈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0]《李清照<武陵春>词应作于绍兴元年考------兼说“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41]《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2]《义净诗二首探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3]《李白待诏翰林及其影响考述》,《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44]《超越与回归——从<桃花源记><游仙窟>到<仙游记>》(第一作者),《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45]《常识与谬误》,《粤海风》2003年第6期。

[46]《初入诗坛的陈子昂》,《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

[47]《关于书法研究方法的笔谈·书法研究中的“实事求是”》,《书法》2004年第4期。

[48]《区域文化与唐诗创作》,《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7日“文学遗产”。

[49]《“大和”续言》,《粤海风》2004年第5期。

[50]《评<翰学三书>》,《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年第2期。

[51]《纯粹学术境界的展示》,《光明日报》2005年3月25日“文学遗产”。

[52]《唐代文士籍贯与文学考述》,《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53]《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4]《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5]《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 “论点摘编”。

[56]《文化的顺应与冲突——以李白待诏翰林前的生活和思想为例》,《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57]《区域文化传统与唐诗创作风貌的离合——以楚、蜀文化为例的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58]《唐代文化弱势区的诗歌创作》,《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59]《关于<师说>“耻学于师”的背景》,《新语文学习》2006年11—12月第74期。

[60]《北宋文士与兵学关系述略》,《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61]《史、文、兵学视野中的唐代春秋左传学》,《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62]《唐诗中“杜鹃”內涵辨析——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托杜鹃”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3]《论两汉的“歌诗”与“诗”》,《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

[64]《李白自述待诏翰林相关事由辨析》,《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65]《中国古代诗文研究的指南之作》(第一作者),《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66]《又在客中无人别:被误读的<兰陵王·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0日,第7版“文学”。

[67]《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中国文学学报》(创刊号),2010年12月。

[68]《论<河岳英灵集>初选似在开元末储光羲辞官归隐之时》,《远东文学问题》147-157页,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69]《“几段新愁”还是“一段新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日。

[70]《罗倬汉事迹编年》,《经学研究论丛》(第18辑),台北:学生书局2010年版。

[71]《高适<燕歌行>新探》,《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

[72]《苏轼转败为胜的写作智慧——以<水龙吟>咏杨花词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日。

[73]《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74]《张九龄 “为土著姓”发微》,《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75]《文化生态与中国文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观点摘编”。

[76]《贺知章所撰墓志的史料价值》,《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77]《方镇使府掌书记与李商隐在桂管幕之幕职》,《郁贤皓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版。

[78]《清纯的学术境界 精粹的学术贡献——傅璇琮先生著作选评》,《傅璇琮先生学术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版。

[79]《岑参边塞诗新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0]《唐宋词曲关系新探——曲调、曲辞、词谱阶段性区分的意义》(第一作者),《音乐研究》2013年第2期。

[81]《佛教转读与四声发现献疑》,《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1期。

[82]《论<河岳英灵集>的成书过程》,《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

[83]《杜甫:一个被边缘化的当代诗人——从<河岳英灵集>失收杜诗说起》,《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84]《四声与南北音》,《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

[85]《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代文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86]《开元及天宝初诗坛的主流诗歌创作》,《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87]《从两个传统中确认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质》,《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

[88]《汉大赋与经学:强势文化的互动》,《求是学刊》2013年第6期。

[89]《重谈考据学》,《粵海风》2013年第6期。

[90]《<使至塞上>与崔希逸破吐蕃事无关》,《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

[91]《唐代小说的事、传之别与雅、俗之体》,《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92]《于艺文通解与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较诗学》,《学术研究》2014年第7期。

[93]《楚辞音乐性文体特征及其相关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94]《<离骚>“女媭”为星宿名的文化诠释》,《中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95]《中国文学地理学中的微观与宏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96]《文学研究的创新仍应以文献及其解读为基础——以李白与科举相关问题为例的分析》,《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

[97]《楚辞体音乐性特征新探——音乐符号“兮”的确立》,《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4期。

(其中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25篇次)

主要获奖

[1]《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

2005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1等奖

[2]《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

2007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1等奖

[3]《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2009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1等奖

[4]《唐代幕府与文学》1994获江苏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5]《唐代幕府与文学》1994获扬州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2等奖

[6]《唐方镇文职僚佐考》1997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7]《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1999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8]《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2003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3等奖

[9]《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 2009年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主要项目

[1]1993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项目:唐代幕府与文学研究

[2]1996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青年项目: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和文人分布问题:以唐代使府为中心

[3]1998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学术研究启动基金项目

[4]1999江苏省教委中外合作重点项目:“唐诗在日本的传播”

[5]1999江苏省教委社科重点项目:“唐诗传播研究”

[6]2001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唐代文馆文士考”

[7]2001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8]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9]2005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诗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0]2005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唐方镇文职僚佐考补”

[11]2007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颜真卿集校注”

[12]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诗创作关系研究”

[13]2010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五代岭南文士考论”

[14]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生态与唐代诗歌综合研究”

[15]2017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刘禹锡资料汇编”

视频

唐诗地域文化戴伟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