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情是诗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诗的灵魂(李三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情是诗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诗的灵魂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情是诗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诗的灵魂》中国当代作家李三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情是诗歌的生命,意境就是诗的灵魂

2017年5月13日上午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由吴治中老师主讲诗词修辞

专题讲座掠影

倾听吴治中老师关于诗词修辞专题讲座漫谈【随笔】

2017年5余13日,在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课堂教室,由吴治中老师所作的中华传统诗词修辞专题讲座开讲。讲座围绕诗词修辞专题,在吴老师生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课堂上切入主题。

讲座围绕诗歌创作的话题,伴随着老师对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作《和董传留别》的意象解读,让大家感受到古人这首备受历代诗论家称颂的传世诗作里,流溢出来的饱和丰厚的诗味,以及言辞里那些富有时代气息和民俗风貌的历史画面。而留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仅是诗作中的诗人对“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一种诗歌意境的追求和倾向。而当我们的思绪,沿着老师讲解的思路,重新吟诵和感受其中的诗意的时候,从心底里生发的那种别有滋味的浓浓情怀。

当我们的意识追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徜徉在诗人展现给世人眼前的粗缯大布,强随举子踏槐花,眼乱行看择婿车,诏黄新湿漉字如鸦等这样一些诗句所描绘的场景里的时候,眼前呈现出的,便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历史民俗画卷,以它那个时代里独有的特质,让人感受带一种斑斓多姿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其中的意境,作者的情怀,在老师的思路和引领下,便生动而又灿然醒目地让我们心有神会了。

从诗词创作的要求和内容上,历代的诗人和作者,都一度强调“酒瓶装新酒”,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语言文字的构成和含义,也在发生着渐变式的丰富与蜕变,这也导致在现代汉语的语汇里,多音字成分和古汉语单音节词在表意上的判然有别。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喜欢古体诗词和从事创作的人们,作诗讲究音韵格律,在沿着古体诗词创作的问题上,旧瓶装新酒必然是在所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追求意境高远,充满激情,讲究韵律,词采华茂,语序变异,注重修辞等,这样一些对诗词创作上的特质要求和规则,应该是一定要面对和遵守的规则。只有注意和侧重了这些法度性的东西,创作的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呈现均齐美,富于音韵美,具有抒情性和饱含意境,抑扬顿挫的好作品。而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讲究诗词创作中的修辞方法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主题,正是沿着这样一种思路和向度,为学员们提供和指出了一个诗词创作借鉴之路。诗贵意境,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这节课堂讲座,首先突出了意境和激情这一诗歌的本质特性。从课堂效果和启发思维的教学要求出发,他以大家非常熟悉《沁园春。雪》(毛泽东)和元人马致远和白朴的两首同体小令《天净沙》举例,对作品里体现出来的意境和诗情画意作了富有启发性和深刻独到的判析,让人在重温和吟诵的感知里有了一种思路一新而又别样的领悟和体会,生发出回味不尽的神思逸想,开阔了自己一度低迷而又困惑的眼界。以上所举的诗作和小令,都是写景抒情题词的佳作名篇,但当我们的思绪,在豁然开朗的顿悟和启发引领之际,再回过头来体味作品里折射出的高妙和意境,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触,无庸质疑的确是一种深入其境的难得收获。

人们在谈到好诗词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样的好评来形容其中呈现出来的美好画面。但这往往是一种局限于从理论的高度和概括层面上得来的潜在认识。听了吴老师深入浅出的讲座,让人在认知上,对这一长期困惑自己的问题,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悟的畅想,迎刃而解。《沁园春。雪》这首词作,通过毛泽东这一领袖人物的视野和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河雪景图,也是一幅纵贯古今饱含着金戈铁马意味的斑斓历史人物画卷。而其中流露出的诗人气质,君临天下的大气磅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王霸之气与恢弘气度,的确是一种意境高远的为人情怀。纵视古往今来的诗人和他们笔下描写祖国大好河山题材的诗作,可堪称风华绝代前无古人,这样的高度和胸襟,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词作在解放以前的重庆谈判期间,当他出现和刊发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新华日报的版面上市,一时出现的当天报纸脱销和洛阳纸贵的情景,也在文化圈和政治上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效应,据说当时国民党的文化宣传部门,曾经专门组织了一批文人诗词写作班子,意在拿出能够与这首词作比肩和展示水平高下的来与其抗衡。但诗人天赋的气质才情,一代伟人博大的胸襟气度,词作里折射出的天纵之资和高远意境,是任何人也无法逾越的,一场关于诗词笔墨的幕后文化战场的较量和对决,也只有偃旗息鼓,就此作罢。

谈到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话题,吴老师在讲座里,提到了元以后被后人称为千古秋思之祖的元四家之一的作家马致远。他为世人所称道小令的《天净沙。秋思》,与处在一个时代的白朴同题作品相较,两者都是历代既景作品中的名篇,仅就词作所展示的文字画面来看,都有非常立体和斑斓的画面感让人难以忘怀,但前者作品里表现的,是为游子思归之情,情深而意切,让人觉得画有人,人在画中,浸透出作者关于人生怀想的浓烈情绪,但后者却没有前者“断肠人在天涯”这样的点题句子,以致让人觉得,尽管作品中作者也是在写秋思,但他只是在以一种平视的角度旁和守望,没有把自己更多更深厚的情感倾注其中,只是让人在视角冲击带来的感动中,获得一种平面铺陈中显得直观的写生色彩画面,缺乏一种能够触动到人的情感和心灵深处的冲击和感染力,这必然使它的内涵显得有些单薄,因而也没有马致远作品里流露出来的那种苍凉与厚重质感。从诗歌意境的追求去考量,两者在文字里描绘和展示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都体现了对境的把握,甚至后者描写的画面色彩感更加绚烂斑驳,但高下之别也由此显而易见。区别就在于马致远的作品,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一种来自于人世间离别相思所带来的孤独与凄苦悲情。这里所强调突显的,就是意境对于作品境界优劣的评价尺度,两者的高下,也因此而有了彼此相较之下的轻重之别。

吴老师在课堂讲题里,提到“点景(人、物、建筑)”,指出诗作要有一点东西来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就是要突出诗文意境对于创作成功和作品优劣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他还利用京剧的两个韵调西皮调和二黄调作比,从西皮调高抗激烈和二黄调缠绵婉转的风格特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的角度,对诗词创作在谋篇构思和选材的取舍上,作了有益的阐发与启示。凡是喜欢古典诗词和读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对于不同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个不相同,但有总有一些东西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作品所要表现得意向和宗旨,也就是诗词作品里人们经常强调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古典诗歌,原本是用来歌唱的,所以知音之韵,就成了以往的诗论家和他们以前的古人,对诗词创作者在知识储备和文学艺术素养方面的评价要求。涉足诗词创作,必然要突破音韵和谐及平仄粘对这些在形式规则方面的学问基础。这应该也是一个传统读书人和喜欢古典文学诗词的作者必须拥有的常识。吴治中老师是我三十多年前的高中语文老师,他深厚的古代文学知识学养,还有曾经拥有的会拉二胡和舞台演艺的阅历,使得他对古典音乐宫商角征羽五音分节和各韵调的特殊表现功能包括现代音乐五线谱的知识,是深有洞察和体味的。在这次课堂讲座里,我作为他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和诗词班的学员一起,再一次聆听和感受他的讲课风采,从知情人的眼光,以一个隔别三十多年且拥有了自己的人生阅历的学生的角度,身处其境,感受和倾听老师关于古典诗词的知识的讲座,其中的感受,更是一种有别于过去学生时代的独特情怀和体验,课堂所受到的启发和教诲,的确有让人长期不得其解而一旦开悟的顿悟之感。

为了深化对课堂主题的认识,吴老师在课件里,还提到了诗歌要抒大情,抒大爱。

他引用唐代崔颢《黄鹤楼》和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两首作比。这两首千百年来一致为古今文人和诗论家动辄援引的千古佳作。从意境和立意的角度进相比较,同是登临揽胜的佳作,但李白的诗要比崔颢的诗要高一些,尽管崔诗《黄鹤楼》也是被受历代唐诗编选者推崇的唐律压卷之作,甚至在有选本和选家的诗集汇编里,被称为“唐诗七律第一”,但就立意的高远来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显然有后来居上的压倒优势,所以李白这首登临怀古诗作,影响则更为深远广大,有超越崔颢《黄鹤楼》这一诗作之处。要害之处,就是李白的诗作立意高远,抒发的是体现着自己人生阅历和远大抱负的人生之大情怀,抒写的是流溢在字里行间的家国大爱。谈到古体诗歌,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与古典诗词一度须臾不可分离的音乐节奏感和词(调)体格律抑扬顿挫的话题。在涉及到事关格律和平仄对仗的这一问题时,讲到二人的诗严格按照格律讲,是破格的,比如“白云千载空悠悠”最后三个字就是"三平调",而这一点,在后来的倡导格律的诗论家那里,恰好是格律诗应严格讲究格律诗这一法度的大忌。但历来的选家们,却从意境的标准衡量,这首诗作就被推崇为唐律第一(之首),因为古人对诗作的命意和推崇,是非常讲究意境的。

谈到了诗歌创作对作者的要求,是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词汇积累等语言问题。讲座还涉及到粘对与吟唱、吟诵话题,以及古代汉语里的一些词汇,到现在尚通过民间方言流行在当地中人口语里的现象。他说我们天水人是非常伟大的,大家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在天水方言土语中,有些口头语,在古典诗词的有些诗句里,就可以找到它原本要表达的相同的意思,这就是方言中对古汉语的保护和遗存。比如前面提到的诗句里的一些词字,像粗缯大布里的“缯”“读zeng”,“吟”“读yin”这样的古汉语词汇,原来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挂在嘴边口头耳熟能详的方言俗语,比如像以前人们用来装粮食或面粉的口袋(口胎),里面装满了东西,要驮在“你把口袋的绳子好(缯就是扎紧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说的“你再回想一下”,就是天水方言里的“你再吟给卡”等。

总体感觉,听吴老师讲课座,真让人大开眼界,有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对于我,这个他三十年前曾经教过三年高中语文的学生,在临界不惑之年的这个年纪,觉得现在能够有机会坐在课堂里,重新听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说,既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更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和享受。 [1]

作者简介

李三祥,自号嶓冢山人,甘肃天水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