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恐爪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恐爪龙属(属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2.5~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δεινος”(意为“恐怖”)及“ονυξ/ονυχος”(意为“爪”),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认为恐爪龙会用其镰刀爪来割伤猎物,但近年就伶盗龙重建模型的测试显示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划[1]

恐爪龙的化石大多数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怀俄明州的Cloverly组,以及奥克拉荷马州的鹿角组。而在马利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波多马克组发现的牙齿,也可能属于恐爪龙。在Cloverly组及鹿角组发现的恐爪龙化石与鸟脚下目腱龙的化石位置接近。根据与腱龙化石一同被发现的牙齿标本,显示这些恐爪龙正在猎食这只腱龙,或是恐爪龙正在食用腱龙的尸体。另外恐爪龙因侏罗纪公园的缘故,其体型被误会是迅猛龙的体型。

分类

恐爪龙是最著名的驰龙科恐龙之一,且是伶盗龙[2]的近亲,伶盗龙的体型较小,生存于上白垩纪的蒙古。不过它们的不属于同一亚科。恐爪龙属于驰龙亚科。而伶盗龙属于伶盗龙亚科,这个亚科最初是由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于1983年所提出,而当时只有单一的伶盗龙属。与伶盗龙亚科纤细的头骨不同,驰龙亚科的头骨更为宽厚,坚硬,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咬合力。驰龙科与伤齿龙科共同组成恐爪龙下目,是鸟类的姊妹分类单元。在种系发生学上,恐爪龙下目代表了一群不属于鸟类,却与鸟类是近亲的恐龙。

影响

奥斯特伦姆在1969年的恐爪龙研究,被认为是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恐龙发现。因为这个新发现的活跃、敏捷恐龙,改变了很多关于恐龙的科学研究,以及一般大众对恐龙的认知,且开启了对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的辩论。这个认知的变化称为恐龙文艺复兴。几年后,奥斯特伦姆发现了恐爪龙与鸟类的手掌的相似性,使他认为鸟类是从恐龙所演化而来。三十年后,这个观念几乎是被普遍地接受。

视频

恐爪龙 相关视频

科学家误以为它是早白垩纪的恐爪龙
认识恐爪龙,乾龙等七种恐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