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腱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腱龍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腱龍(屬名:Tenontosaurus)是種體型中到大型的鳥腳下目恐龍。腱龍原本被認為屬於棱齒龍類,但自從棱齒龍類不在被認為是個演化支後,腱龍現在被認為是種非常原始的禽龍類。腱龍長6.5-8米,草食性動物,活躍於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屬鳥臀目·鳥腳類。發現於北美洲西部的白堊紀早期到中期(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沉積物中。

簡介

恐龍名稱: 腱[jiàn]龍(大陸)泰氏龍/泰南吐龍(港台)

拉丁文名: tenontosaurus

恐龍體長:6.5-8米

恐龍身高: 2米 站立時3米

恐龍體重: 1-2噸

恐龍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北美洲

辨認要訣: 不詳

恐龍種類:鳥臀目·鳥腳類

腱龍的化石發現於北美洲西部的白堊紀早期到中期(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沉積層,約為1億2500萬年前到1億500萬年前。它們身長6.5到8米(22到27呎),身高2.2米(7呎),重達1到2公噸。它們的尾巴比其他同類的尾巴還長,它們大部分時間以四足行走。

評價

腱龍是一種又大又笨的恐龍,長着一條長長的特別粗的尾巴,它是食草動物。儘管它能用具爪的腳踢打對方或把尾巴當作鞭子去打敵人,但是它還是無法和像恐爪龍這樣兇猛而動作迅速的食肉恐龍相比。由於目前只發現到它的前肢化石,因此對於這種恐龍的各項細節仍然不是很清楚,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腱龍應該是一種溫順的草食恐龍。它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雖然身體龐大,但缺乏自衛能力,常常會遭到比它小得多的恐爪龍的攻擊 。

主要變種

腱龍屬包含兩個種:提氏腱龍(T.tilletti)與T.dossi。提氏腱龍的許多標本收集於蒙大拿州與懷俄明州的Cloverly組地層,以

及南奧克拉荷馬州的鹿角組地層。對於T.dossi的了解僅來自於德州帕克縣的雙子山組地層的少量化石標本。在蒂氏腱龍的標本上曾發現恐爪龍的牙齒,附近也曾發現許多恐爪龍的骨骸,顯示腱龍曾被恐爪龍所獵食。

化石研究

在2008年,一個腱龍標本的股骨與脛骨發現了髓質組織。髓質組織是種只存在於鳥類身上的組織,是鈣質的來源,可在產卵期製造蛋殼。該只腱龍死亡時只有八歲,尚未達到成年,這點如同暴龍、異特龍等已發現髓質組織的化石。由於這三者在很早期就已分開演化,這顯示恐龍普遍具有髓質組織,而且在到達完全成長前,便以達到性成熟。[1]

參考文獻

  1. 腱龍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