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文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文远(550年-623年),名旷,字文远,以字行,东海郡郯县(今郯城)人隋朝、唐代初年经学家。后来定居洛州偃师(今河南省偃师)。自幼聪慧,可以称之为神童。

生平简介

革职为民,回乡讲学

父亲是南朝梁秘书徐彻,母亲是梁元帝萧绎的女儿, 哥哥徐文达。隋朝建立,他们一家人都被俘虏至长安,徐文出身于梁代的官僚家庭,少时家贫,其兄是个书商,文远每天在书肆阅读书籍,博览《五经》,通《春秋左氏传》。世称《左氏》有文远,《礼经》有褚徽,《诗经》有鲁达,《易经》有陆德明,皆为一时之最。等到年仅稍长,徐文远成为了长安城远近闻名的大儒。 隋文帝开皇年间,累迁太学博士,为汉王杨谅传授经学,因杨谅谋反,他被革职为民。只好回乡讲学,在此期间他又收了窦威杨玄感李密王世充四位学生。

大弟子杨玄感

徐文远的大徒弟叫做杨玄感,他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父亲叫杨素,帮助杨广当皇帝,杨素去世之后,杨广发兵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杨玄感中途截断杨广的军粮,起兵造反。杨广听说之后,率领原本征讨高丽的大军回到长安,成功镇压杨玄感叛乱。

弟子李密、王世充

徐文远的第三弟子李密是杨玄感的手下,逃到了淮阳郡,后来加入瓦岗寨,逐渐成长为十八路反王,瓦岗军起义后,他投奔李密。大业十一年,李密兵败投靠李渊,王世充占领洛阳城,徐文远被王世充俘虏。作为俘虏,徐文远受到王世充的礼遇不说,更是被奉为座上宾。在王世充统治的洛阳朝廷中担任国子博士,专门传授《左传》,列举前人诸说,辩明先儒异论是非,提出自己的见解,加以诘驳,折衷诸家,博而且辨,使听者忘劳。后来徐士充的儿子逃到长安,王世充知道后十分愤怒,不再供养恩师。

最后一位学生窦威

徐世充只好逃往长安城投靠李渊,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最后一位学生——窦威。窦威作为李渊的堂叔,自他起兵初,就一直在他身边辅佐他,唐朝建立之后,窦威被任命为唐朝宰相。徐文远虽然只被分封个东莞男的爵位,但是他的孙子徐有功,却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清官。高祖幸国学观释奠,文远发《春秋》题,论难锋生。武德六年(623年)去世.享年74岁。

撰《左传音》三卷、《义疏》六十卷。 [1]

子孙

徐文远生王屋令徐士安。徐士安生徐有功、晋陵丞徐有道。徐有道生通议大夫、使持节陈留郡诸军事守陈留郡太守、河南采访处置使、上柱国徐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