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彼得·伊萬諾維奇·伊瓦舒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彼得·伊萬諾維奇·伊瓦舒京
圖片來自easyatm

彼得·伊万诺维奇·伊瓦舒京(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Ивашутин,1909年|9月18日|2002年|6月4日),苏联军事领导人。1971年晋升大将。1963年至1987年长期担任苏军情报机构格鲁乌[1] 负责人。

军衔

生平

1909年生于俄罗斯帝国格羅德諾省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市。1926年毕业于戈羅德尼亞的职业技术学校。17岁开始做铁路工人,期间在工农速成中学夜校学习。

1930年加入联共(布)。1931年7月加入苏联红军。1933年毕业于斯大林格勒第7军事航空学校,留校任教官。1935年调至莫斯科军区,任航空兵第45旅TB-3重型轰炸机驾驶员。1937年至1939年,在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深造。期间正值全国范围的大清洗运动,伊瓦舒京在毕业后旋即被安排至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前身),从事军事反间谍工作。由于当时的负责人贝利亚急需青年干部充实安全机关,伊瓦舒京很快便得到晋升,1939年2月获授国家安全大尉特别军衔。同年冬参加苏芬战争的侦察与情报工作,任列宁格勒军区步兵第23军特别处处长。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任外高加索方面军特别处副处长。1941年12月,任克里木方面军特别处副处长。1942年6月,任北高加索方面军(同年9月改称黑海集群)特别处副处长。1943年1月,任第47集团军反间谍部门(施密尔舒)主任。1943年4月,任西南方面军反间谍主任。同年10月,任乌克兰第3方面军反间谍主任。曾派遣侦察员进入布加勒斯特,与罗马尼亚王室就退出轴心国阵营问题谈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后,继续从事军事反间谍工作。1945年7月,任苏军南方集群反间谍局局长。1947年11月,任苏军驻德集群反间谍局局长。1949年11月,任列宁格勒军区反间谍局局长。1952年1月,任苏联国家安全部第3总局(军事反情报局)副局长。1952年9月,任乌克兰国家安全部部长。1953年3月,任乌克兰国家内政部副部长。1953年7月,任苏联内务部第3局(军事反情报局)副局长。1954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副主席兼5局(国防工业反间谍局)局长。1956年1月,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第一副主席。1958年10月曾担任卡納什空難事故调查委员会委员。

1963年3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情报总局(格鲁乌)局长。1971年晋升大将。1985年获得蘇聯英雄荣誉称号。1987年转任国防部总监察组,1992年5月退休。

2002年6月4日在莫斯科逝世,终年92岁。葬于特罗耶库罗夫公墓

參考文獻

  1. 格鲁乌,xinhu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