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冲 (香港体育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冲

图片来自体路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母校    香港大学

出生    1938年1月4日

性质    前运动员、前政府官员

彭冲SBS(英语:Pang Chung,1938年1月4日

简介

香港田径运动员,曾于1950至1960年活跃于体坛。之后于1960年代中期加入教育司署工作,再转职市政总署先后从事文化和运动行政工作,直至1993年退休前为市政总署助理署长。彭冲退休后于1998年担任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义务秘书长逾20年。期间曾因2014年吕品韬风波以及拉走吴芷柔合照事件而引起争议。

背景

就学与仕途

彭冲在1958年毕业于伊利沙伯中学[1]。在校时活跃于学校运动会[2]。后来在当时在位于香港岛铜锣湾高士威道皇仁书院内的皇仁旧生会夜中学[3][4]读了一年预科。同时他一边继续当运动员,一边赚钱交学费,并认识了圣贞德中学前校长冼梓林和获对方教导他学习四书五经以通过罗富国师范学院的入学试[5]。彭冲于1959年至1961年入读罗富国师范学院修读两年制的教育课程,主修中文科和体育科;是香港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罗慷烈的学生。[5]毕业后,他应自己中学时候的老师的邀请到荃湾官立中学教了一年书[5]。同年,即1962年考入香港大学地理系且入住梅堂(May Hall)宿舍[5],在校时夺得社际杯[5][6]。彭冲当时先代表香港参加1962年雅加达第四届亚洲运动会[5]及1996年泰国曼谷第五届亚洲运动会,才于大学完成地理与地质学学士课程至1966年毕业[5]

大学毕业后再次代表了香港出战1966年曼谷亚洲运动会[5]。此时他已于1965年9月6日加入教育司署[7],以官立学校教师/助理教育官身份到皇仁书院教了两年预科[5][8]。又曾于1960年代初在圣公会邓肇坚中学教授体育科,当时受他教导的学生有吴雨和香港著名电视节目《劲歌金曲》及演唱会监制杨健恩。直至1968年,他前往新界的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及辅导视学处工作,于塔门从事教育事宜[5],其时为一名教育官[9]。彭冲其后在1978年转职市政事务署文化工作科(1980年改称市政总署文化署)担任文化工作经理,负责协助促进香港的体育和文化发展[5]伊利沙伯体育馆香港体育馆为其负责参与建成的两个体育场馆,建成后为前者之馆长[10]。离开教育司署前的衔头是英语科高级教育官[11][12]。1980年代先后擢升为市政总署文化署体育康乐推广组体育馆及娱乐事务总经理[13][14]。而彭冲处理文化工作的同时亦为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担任义务副秘书的职务[5]。他于1984年5月25日升为文化工作总经理,然后在1991年8月1日升为市政总署助理署长至1993年8月1日退休。到了1998年起至2015年担任港协暨奥委会义务秘书长。

体坛和相关发展

彭冲曾于1950至1960年活跃于香港的体育比赛[15]。他是跳高、跳远及三级跳(1965年至1974年)记录的冠军得主及纪录保持者[16]。而且,他更获选为1959年至1960年度和1969年至1970年度香港业馀田径总会成年男子组年度最佳运动员[17][18],而其妻子伍雪葵更五度当选过成年女子组年度最佳运动员,包括1956年至1957年、1958年至1959年、1959年至1960年、1960年至1961年和1961年至1962年[18]。伍雪葵同是活跃于1950至1960年代的跳远短跑运动员。彭冲在1960年代获选为亚洲运动会香港田径队代表[19],并于1980至1990年代多次出任香港代表团团长,带领运动员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及东亚运动会的赛事。[20]

另外,彭冲在2006年被委任为第29届北京奥运马术委员会(香港)委员[21],翌年获委任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香港区火炬接力组委会联席主席[21]。彭冲自1950年代至今一直关注香港体育界的发展。除了推动香港体坛发展之外,亦致力推动国际体育活动与赛事进行。他既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文化及教育委员会委员,也是香港业馀田径总会名誉副会长和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副会长[22]。在2009年,彭冲以东亚运动会筹备委员会秘书身分参与香港主办的第一次国际综合项目运动会。他在2015年由中国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义务秘书长转任名誉顾问,由义务副秘书长王敏超署任其义务秘书长的岗位。同年,获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颁发“2015年度国际奥委会——体育与创新大奖。又在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在第三十四届全体会议开幕礼上获得“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荣誉奖章”,以表彰他在香港及亚洲地区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此前,他在2002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23],后在2010年获颁授银紫荆星章以表扬他“致力推动香港体育发展”和“促进香港运动员的福利及权益”。他现时是南华体育会司库[24]。另一方面早在1970年代任该体育会的总秘书及田径代表队领队兼教练[25][26](1978年从英国获得田径教练资格[27])。

争议事件

彭冲担任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义务秘书长时曾被人非议。在2014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吕品韬参加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指出因为港协暨奥委会占了名额以致无队医同行。彭冲事后反驳吕品韬的指控,且语带讥讽地反问他是否每天都要向运动员打躬作揖和请安才是关心运动员的表现。结果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管理不善、黑箱作业的热议<。

除此之外,在2014年8月,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南京举行。期间,彭冲于羽毛球运动员吴芷柔胜出男女子混合双打比赛,接受时任无线新闻体育主播伍家谦访问时,先打断访问,后拉走吴芷柔与香港代表团团长、霍启刚等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的重要人物合照。结果引来公众责骂其没有礼貌的行为。但港协暨奥委会于同年8月23日发出新闻稿护短,形容彭冲只是“未察觉有关电子传媒与该运动员的采访尚未结束”,所以便邀请吴芷柔与香港代表团其他成员一同庆祝。

家庭生活

彭冲于1966年结婚[8],其妻为前运动员伍雪葵[8]。二人育有一名女儿彭芷君。彭冲小姨伍育葵是前香港女子网球冠军。而他的女婿是玛丽医院心胸外科副顾问医生辛光耀。

著作

  • 2011年:《日新又新——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 香港体育发展六十年》(由郭少棠著、彭冲担任编辑委员会主席)
  • 2014年:《A. de O. SALES - Trailblazer for Hong Kong’s Road to the Olympics》(与Peter Moss合著)
  • 2017年:《香港马拉松的足踪》(与杨世模合著)

新著作《走过香港奥运路》

由前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彭冲撰写、花逾4年时间完成的著作《走过香港奥运路》正式面世,将免费派予本地体育传媒、大学及中学、公立图书馆及政府有关部门等机构,但不作公开发售,香港第一位奥运金牌女将“风之后”李丽珊指出,这本著作是对香港体坛一大贡献。

彭冲自1952年开始,驰骋体育界超过半个世纪,他的新著作《走过香港奥运路》,概述港协暨奥委会的成立过程、香港出战奥运会、亚运会、英联邦运动会及东亚运动会的战绩,见证过无数体坛和奥林匹克历史的变迁等,可说是“香港体育史册”,甚有纪念价值。彭冲今日在南华会举行新书发布会,邀得多位香港体坛人士及本地精英运动会出席,包括香港首位奥运金牌得主“风之后”李丽珊、黄德森、陈敬然、陈晞文、奥运银牌乒乓球手李静、前“亚洲车神”黄金宝、“南拳王”郑家豪及“女飞鱼”施幸余等。

近年鲜有出席公开场合的李丽珊笑言:“彭生由当运动员起,数十年来对体育界作出很大贡献,这本《走过香港奥运路》更记载了香港体育发展,相当有历史意义和价值,加上又是非卖品,并非为赚钱而写,当然要撑啊!”[28]

参考文献

  1. 香港奥委会秘书 - 彭冲 (58FA) 访问 — from 2009 posting. 伊利沙伯中学美国旧生会. 2014 [2021-05-05]. 
  2. 伊利沙伯中学三届校运 昨获美满成绩. 华侨日报. 1956-12-22: 8 [2021-08-16]. 
  3. 《皇仁旧生会会讯》第46期 (PDF). 皇仁旧生会: 5. 2010 [2021-05-05]. 
  4. 《皇仁旧生会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报告》 (PDF). 皇仁旧生会. 2012 [2021-05-05]. 
  5.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彭冲访问 (PDF). 香港教育学院. 2009-03-05 [2021-05-05]. 
  6. 港大校运结束 梅堂获总锦标. 香港工商日报. 1964-03-01: 8 [2021-08-16]. 
  7. 吴杏冰. 艺行志. 三联书店. 2017: 60. 1960年,笔者大学毕业后便晋身教育司署工作。在很偶然的机会下,我以田径总会代表的身分,出席港协和政府合办的一个以“香港康体发展──社区的参与”为主题的研讨会。 
  8. 8.0 8.1 8.2 一对田径好手 彭冲伍雪葵今举行婚礼. 香港工商日报. 1966-12-29: 8 [2021-08-16]. 
  9. 荃湾潮州公学昨举行 第三届毕业颂奖典礼. 华侨日报. 1969-11-12: 13 [2021-08-16]. 
  10. 新伊馆馆长彭冲讲 体育馆具重要性. 华侨日报. 1981-10-17: 6 [2021-08-16]. 
  11. 钱恩培彭冲 今回国考察 我田径运动. 香港工商日报. 1975-02-15: 4 [2021-08-16]. 
  12. 葵涌校际陆运大会 二千人角逐. 华侨日报. 1975-11-15: 12 [2021-08-16]. 
  13. 南华会市政局合办 青少年羽球赛闭幕. 香港工商日报. 1984-08-23: 3 [2021-08-16]. 
  14. 天光道中学毕业礼 请市政局彭冲授凭. 华侨日报. 1987-12-07: 11 [2021-08-16]. 
  15. 公开二次田径赛 伍雪葵平港纪录 彭冲跳高成绩颇可观. 华侨日报. 1959-11-22: 8 [2021-08-16]. 
  16. 大专校际田径比赛 六项目破纪录 罗师葛师首次参加 (PDF). 《中国学生周报》. 1961-03-03 [2021-05-05]. 
  17. 本届最优男女运动员 彭冲伍雪葵分别获得. 华侨日报. 1960-05-12: 12 [2021-08-16]. 
  18. 18.0 18.1 Athletes of the Year 成年组Senior. 香港业馀田径总会. 2018 [2021-05-05]. 
  19. 昨获亚运金牌六面日 田径选手大出风头. 大公报. 1962-08-27: 8 [2021-08-16]. 
  20. 吴杏冰. 艺行志. 三联书店. 2017: 60. 自80年代起,笔者历任香港奥运、英联邦运动会、亚运、东亚运动会总领队。 
  21. 21.0 21.1 南华体育会二零一八至二零二零年度职员就职暨第九十八届征求会员出发典礼 (PDF). 大公报. 2018-06-01 [2021-05-05]. 
  22. 理事会成员.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 2018 [2021-05-05]. 
  23. 香港特别行政区获授勋及嘉奖人士 2002年 铜紫荆星章. 2018-07-01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4. 南华体育会二零一八至二零二零年度义务职员董事会. 南华体育会. 2018 [2021-05-05]. 
  25. 本会总秘书彭冲 赴英国考察体育. 香港工商日报. 1977-08-15: 4 [2021-08-16]. 
  26. 田总派队赴菲比赛 南华六名队员入选. 香港工商日报. 1973-10-15: 4 [2021-08-16]. 
  27. 教署体育组主办研讨会 田径训练原理. 华侨日报. 1978-03-13: 8 [2021-08-16]. 
  28. 《走过香港奥运路》面世 李丽珊:对体坛一大贡献,体路,October 1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