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彝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彝文.jpg|350px|缩略图|右|<big>彝文</big>[http://www.chuxiong.cn/upload/resources/image/2015/02/09/1195_500x500.png 原图链接][http://www.chuxiong.cn/mzwhpd/mzls/554592.shtml 来自  云南楚雄 网 的图片]]]
+
[[File:彝文.jpeg|320px|缩略图|右|<big>彝文 </big>[http://www.kfzimg.com/G01/M00/32/A9/o4YBAFRaYOCAdJJ1AAED94vLFIg345_n.jpg 原图链接][http://book.kongfz.com/21655/280230423/ 来自  孔子旧书 网 的图片]]]
  
彝文,又称夷字、爨文、韪书、蝌蚪文、倮语、倮倮文、毕摩文等,是彝族用来记录彝语的文字。不同地区的传统彝文差异很大。目前已规范的现代彝文有“凉山规范彝文”和“云南规范彝文”,前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使用较广。
+
''' 彝文''' ,又称夷字、爨文、韪书、蝌蚪文、倮语、倮倮文、毕摩文等,是[[ 彝族]] 用来记录彝语的[[ 文字]] 。不同地区的传统彝文差异很大。目前已规范的现代彝文有“凉山规范彝文”和“云南规范彝文”,前者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ref>[https://sc.ifeng.com/a/20180115/6306714_0.shtml 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凉山州推行彝文规范],凤凰网,2018-01-16</ref> ,使用较广。
  
 
==历史==
 
==历史==
  
传说中的彝文创造者是一个叫伯博耿的人,根据鸟兽足迹和事物的形象创造了彝文。彝文是由彝族的毕摩(又称为贝耄,主持礼仪、祭司的人)代代相传的,通过著作和家谱传递。
+
[[ 传说]] 中的彝文创造者是一个叫伯博耿的人,根据鸟兽足迹和事物的形象创造了彝文。彝文是由彝族的毕摩(又称为贝耄,主持[[ 礼仪]] 、祭司的人)代代相传的,通过著作和家谱传递。
  
贵州省六枝特区的拦龙桥碑记约镌于南宋末年,是今存世最早的彝文文献。云南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写的。
+
[[ 贵州省]][[ 六枝特区]] 的拦龙桥碑记约镌于[[ 南宋]] 末年,是今存世最早的彝文文献。云南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 阿诗玛]] 》,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写的。
  
 传承到现代的传统彝文分布于北部方言区、东部方言、南部方言区以及东南部方言的撒尼土语区和阿哲土语区。这些方言区的文字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有大量不同。有一些彝字是借用或者改造汉字而得。《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分八卷收录了87,000多个彝字;而根据未来Unicode收录的古彝文,共有88,591个彝字。
+
 传承到现代的传统彝文分布于北部方言区、东部方言、南部方言区以及东南部方言的撒尼土语区和阿哲土语区。这些方言区的[[ 文字]] 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有大量不同。有一些彝字是借用或者改造[[ 汉字]] 而得。《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分八卷收录了87,000多个彝字;而根据未来Unicode收录的古彝文,共有88,591个彝字。
  
1974年,四川省民委语文工作组和凉山州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北部方言区的传统彝文进行改造,拟定了《彝文规范方案》(草案)。这套凉山规范彝文在试行之后,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广。目前在凉山州和云南西北的小凉山通行。
+
1974年,[[ 四川省]] 民委语文工作组和凉山州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北部方言区的传统彝文进行改造,拟定了《彝文规范方案》(草案)。这套凉山规范彝文在试行之后,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广。目前在[[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州]] 和云南西北的小凉山通行。
  
1983年,云南省彝文规范领导小组成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拟定了跨方言的《云南规范彝文方案》,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试行。1995年云南省进一步完善了该方案。
+
1983年,云南省彝文规范领导小组成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拟定了跨方言的《云南规范彝文方案》,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试行。1995年[[ 云南省]] 进一步完善了该方案。
  
 
 贵州于1991年出版了《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本),对当地(属于东部方言区)传统彝文进行了整理,区分了正体字和异体字。
 
 贵州于1991年出版了《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本),对当地(属于东部方言区)传统彝文进行了整理,区分了正体字和异体字。
  
1980年,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彝文规范方案后,彝文逐渐在凉山州内单位公章、政府部门牌匾上推广。1993年,凉山州颁布实施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州内一切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公章、牌匾,公共活动场所的牌匾,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2004年开始,凉山州开展大规模的社会用字整治,彝文的使用范围也从政府机关拓展到公共场所和商店的店招店牌。
+
1980年,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彝文规范方案后,彝文逐渐在凉山州内单位公章、[[ 政府]] 部门牌匾上推广。1993年,凉山州颁布实施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州内一切机关、团体、[[ 学校]] 和企事业单位的公章、牌匾,公共活动场所的牌匾,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2004年开始,凉山州开展大规模的社会用字整治,彝文的使用范围也从政府机关拓展到公共场所和[[ 商店]] 的店招店牌。
  
 为了方便不懂汉字的彝族群众,以及出于营造异域风情,吸引游客的需要,凉山州首府西昌政府要求当地公共场所的标牌加注彝文,虽然该地绝大多数彝族居民都通晓汉文。然而由于彝汉翻译人才缺乏,许多招牌存在翻译错误和彝文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
 为了方便不懂汉字的彝族群众,以及出于营造异域风情,吸引游客的需要,凉山州首府西昌政府要求当地公共场所的标牌加注彝文,虽然该地绝大多数彝族居民都通晓汉文。然而由于彝汉[[ 翻译]] 人才缺乏,许多招牌存在翻译错误和彝文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1977年,四川省凉山州成立了由4名编译人员组成的彝文教材编译组,于1978年出版了第一本小学《彝语文》教材。之后编译队伍不断扩大,发展成为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是四川省教育厅和凉山州教育局双重领导的彝文教材编译机构,担负着四川省中小学各科彝文教材、教参和课外读物的编译任务。该室是中国“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基地”之一。截至2017年10月,该室已编译出版幼儿、中小学和中师彝文各类教材、教辅、课外读物等1048种。
+
1977年,四川省凉山州成立了由4名编译人员组成的彝文教材编译组,于1978年出版了第一本小学《彝语文》教材。之后编译队伍不断扩大,发展成为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是四川省教育厅和凉山州教育局双重领导的彝文教材编译机构,担负着四川省中小学各科彝文教材、教参和课外读物的编译任务。该室是中国“全国[[ 少数民族]] 文字教材编译基地”之一。截至2017年10月,该室已编译出版幼儿、中小学和中师彝文各类教材、教辅、课外读物等1048种。
  
 
==文字类型==
 
==文字类型==
  
 早期的彝文是表意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表音节符号被加入到彝文中,成为表意为主、表音为辅的意音结合的意音文字。目前通行的凉山规范彝文是完完全全的音节文字,而云南规范彝文仍然是意音文字。
+
 早期的彝文是表意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表音节符号被加入到彝文中,成为表意为主、表音为辅的意音结合的意音文字<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748032/answer/48106777 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知乎</ref> 。目前通行的凉山规范彝文是完完全全的音节文字,而云南规范彝文仍然是[[ 意音文字]]
 +
 
 +
==视频==
 +
===<center>  彝文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彝文中的学问</center>
 +
<center>{{#iDisplay:u0905kryz8o|560|390|qq}}</center>
 +
<center>彝族孩子应该多学彝文 </center>
 +
<center>{{#iDisplay:u0611wv5nz5|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於 2020年12月8日 (二) 11:29 的最新修訂

彝文,又稱夷字、爨文、韙書、蝌蚪文、倮語、倮倮文、畢摩文等,是彝族用來記錄彝語的文字。不同地區的傳統彝文差異很大。目前已規範的現代彝文有「涼山規範彝文」和「雲南規範彝文」,前者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1],使用較廣。

歷史

傳說中的彝文創造者是一個叫伯博耿的人,根據鳥獸足跡和事物的形象創造了彝文。彝文是由彝族的畢摩(又稱為貝耄,主持禮儀、祭司的人)代代相傳的,通過著作和家譜傳遞。

貴州省六枝特區的攔龍橋碑記約鐫於南宋末年,是今存世最早的彝文文獻。雲南彝族撒尼人敘事長詩《阿詩瑪》,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寫的。

傳承到現代的傳統彝文分布於北部方言區、東部方言、南部方言區以及東南部方言的撒尼土語區和阿哲土語區。這些方言區的文字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又有大量不同。有一些彝字是借用或者改造漢字而得。《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分八卷收錄了87,000多個彝字;而根據未來Unicode收錄的古彝文,共有88,591個彝字。

1974年,四川省民委語文工作組和涼山州語文工作指導委員會對北部方言區的傳統彝文進行改造,擬定了《彝文規範方案》(草案)。這套涼山規範彝文在試行之後,於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推廣。目前在涼山州和雲南西北的小涼山通行。

1983年,雲南省彝文規範領導小組成立,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擬定了跨方言的《雲南規範彝文方案》,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試行。1995年雲南省進一步完善了該方案。

貴州於1991年出版了《簡明彝漢字典》(貴州本),對當地(屬於東部方言區)傳統彝文進行了整理,區分了正體字和異體字。

1980年,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彝文規範方案後,彝文逐漸在涼山州內單位公章、政府部門牌匾上推廣。1993年,涼山州頒布實施了《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語言文字工作條例》,規定州內一切機關、團體、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的公章、牌匾,公共活動場所的牌匾,應當同時使用彝、漢兩種文字。2004年開始,涼山州開展大規模的社會用字整治,彝文的使用範圍也從政府機關拓展到公共場所和商店的店招店牌。

為了方便不懂漢字的彝族群眾,以及出於營造異域風情,吸引遊客的需要,涼山州首府西昌政府要求當地公共場所的標牌加注彝文,雖然該地絕大多數彝族居民都通曉漢文。然而由於彝漢翻譯人才缺乏,許多招牌存在翻譯錯誤和彝文使用不規範的問題。

1977年,四川省涼山州成立了由4名編譯人員組成的彝文教材編譯組,於1978年出版了第一本小學《彝語文》教材。之後編譯隊伍不斷擴大,發展成為涼山彝文教材編譯室。涼山彝文教材編譯室是四川省教育廳和涼山州教育局雙重領導的彝文教材編譯機構,擔負着四川省中小學各科彝文教材、教參和課外讀物的編譯任務。該室是中國「全國少數民族文字教材編譯基地」之一。截至2017年10月,該室已編譯出版幼兒、中小學和中師彝文各類教材、教輔、課外讀物等1048種。

文字類型

早期的彝文是表意文字,隨着時間的推移,大量的表音節符號被加入到彝文中,成為表意為主、表音為輔的意音結合的意音文字[2]。目前通行的涼山規範彝文是完完全全的音節文字,而雲南規範彝文仍然是意音文字

視頻

彝文 相關視頻

彝文中的學問
彝族孩子應該多學彝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