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吉尼亚·伍尔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維吉尼亞·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出生 1882年1月25日
米德塞克斯郡肯辛頓
( 今屬於大倫敦 )
逝世 1941年3月28日(1941-03-28)(59歲)
英国东萨塞克斯郡雷威斯
職業 小说家散文家批评家
國籍 英國
母校 倫敦國王學院
配偶 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1880-1969)
受影響於 乔治·艾略特列夫·托尔斯泰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
施影響於 麦可·康宁汉希尔维亚·普拉斯伊恩·麦克尤恩

維吉尼亞·伍尔夫英语: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的先鋒。在一战与二战的战间期,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最知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奥兰多》,散文《属于自己的房间》等,其中的名言指出,女人必须有她自己的一点收入及独立的房间。

早年生活

1882年1月25日,維吉尼亞于伦敦出生,當時她的父母給她取名阿德琳(Adeline)。截至她結婚前都叫阿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

而她的父母双方都曾丧偶,所以伍尔夫与她的异母/异父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整个家庭跨三宗婚姻。她的父親是当时显赫的编辑莱斯利·史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也是文学评论家及传记作者。他的亡妻为萨克雷的幼女,因此,他与很多文学名士都有往来,包括亨利·詹姆斯丁尼生托马斯·哈代。伍尔夫的母亲是一个美人,曾为前拉斐尔派的画家爱德华·波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担任模特。吳爾芙跟随父母住在伦敦市区,那裏鄰近海德公园。另外,她的早年教育由父母在家指导完成。

1895年,她的母亲突然离世。2年後,同母异父的姐姐Stella去世,15岁的艾德琳因此遭受若干次精神崩溃。

1897至1901年間,艾德琳於倫敦國王學院接受古希臘、拉丁語、德語及歷史教育。後來在自传《存在的瞬间》(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性侵的遭遇。1904年,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後來她們和幾位朋友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她在1905年开始職業寫作生涯,最初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婚後以及著作

1912年,和公务员兼政治理论家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结婚。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说《遠航》出版,其後作品都深受評論界和讀者喜愛。大部分作品是由自己和其丈夫成立的“賀加斯岀版”(Hogarth Press) 推岀。

伍尔夫被譽為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锋;不過她本人並不喜歡某些現代主義作者,如喬伊斯。她對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稱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創新至今仍有影响。二戰後她的聲望有所下降,但隨著70年代女權主義的興起,她又成為文學界關注的對象。

伍尔夫患有严重的憂鬱症,她曾在1936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及:「永不要相信我的信,不騙你,寫這信之前我徹夜未眠,瞪着一瓶三氯乙醛,喃喃說着不能、不要,你不能飲。」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装满了石头之後,投入了位於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自盡,留下了给丈夫的遗书。伍尔夫與詹姆斯·喬伊斯同年出生,又同年死去,兩人又同是意識流的代表作家。

热议视频

英国意识流小说杰出代表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她们人生如画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生——游走于优雅与疯癫间

現代研究

最近關於伍尔夫的研究大多關注於三個方向: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憂鬱症病史。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 1997 年 Eileen Barrett 和 Patricia Cramer 所著的一系列文學批評:《Virginia Woolf: Lesbian Readings》。

1966年伊麗莎白·泰勒曾主演的電影《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但這部影片的名字,卻和 Virginia Woolf 沒有絲毫關系,而是套用了一曲英國童謠,名為“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

在 2002 年,出現了一部以吳爾芙在寫《達洛維夫人》期間故事為題材的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最後沒有獲獎。但是影片的主角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這部電影取材於普利策獎得主麥可·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1998 年的同名小說。電影名字“The Hours”是吳爾芙在創作期間為《達洛維夫人》所起的暫時名字。不過有些研究吳爾芙的學者對吳爾芙在影片中的形像非常不滿。

紀念

2018年1月25日,Google以其首頁的Doodle紀念吳爾芙的136歲冥誕[1]

作品

小说

  • 出航(The Voyage Out,1915年)
  • 夜与日(Night and Day,1919年)
  • 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1920年)
  • 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1925年)
  •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年)
  • 奥兰多Orlando: a Biography,1928年)
  • 海浪The Waves,1931年)
  • 岁月(The Years,1937年)
  • 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年)
  • 鬼屋及其他(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短篇小说集)

随笔

  • 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年)
  • 普通读者I(The Common Reader,1925年)
  • 普通读者II(The Second Common Reader,1933年)
  • 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1938年)
  • 罗杰·弗莱传记(Roger Fry: A Biography,1940年)
  • 飞蛾之死及其它(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1942年)
  • 瞬间及其它随笔(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1948年)
  • 存在的瞬间(Moments of Being
  • 现代小说(Modern Fiction,1919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