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衡」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行 1: 行 1:
 +
[[File:孙皓1.jpg|缩略图|东吴君主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
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但孙皓的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朝感到惶怖 。<ref>《晋书 列传二十 秦秀传》: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ref>
 +
天纪四年(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
 
{{Eranamebox|年号= 建衡
 
{{Eranamebox|年号= 建衡
 
|起讫时间= 269年十月-271年
 
|起讫时间= 269年十月-271年
行 10: 行 13:
  
 
==纪年==
 
==纪年==
{| class="wikitable"  
+
{| class="table"  
 
|-
 
|-
 
!建衡!!元年!!二年!!三年
 
!建衡!!元年!!二年!!三年
行 23: 行 26:
 
|[[泰始 (司马炎)|泰始]]五年||六年||七年
 
|[[泰始 (司马炎)|泰始]]五年||六年||七年
 
|}
 
|}
 +
==大事记==
 +
建衡元年:东吴左丞相[[陆凯]]去世。<ref>《三国志·卷六十一》:建衡元年,疾病。皓遣中书令董朝问所欲言,凯陈:“何定不可任用,宣授外任,不宜委以国事。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欲复严密故迹,亦不可听。姚信、楼玄、贺劭、张悌、郭逴、薛莹、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各尽其忠,拾遗万一。”遂卒,时年七十二。</ref>
  
==参看==
+
建衡二年:河西[[鲜卑]]王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六月在万斛堆杀秦州刺史[[胡烈]];东吴重要将领[[朱绩]]去世。<ref>干宝《晋纪》:陟、璆奉使如魏,入境而问讳,入国而问俗。寿春将王布示之马射,既而问之曰:“吴之君子亦能斯乎?”陟曰:“此军人骑士肄业所及,士大夫君子未有为之者矣。”布大惭。既至,魏帝见之,使傧问曰:“来时吴王何如?”陟对曰:“来时皇帝临轩,百寮陪位,御膳无恙。”晋文王飨之,百寮毕会,使傧者告曰:“某者安乐公也,某者匈奴单于也。”陟曰:“西主失土,为君王所礼,位同三代,莫不感义,匈奴边塞难羁之国,君王怀之,亲在坐席,此诚威恩远着。”又问:“吴之戍备几何?”对曰:“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又问曰:“道里甚远,难为坚固?”对曰:“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犹人虽有八尺之躯靡不受患,其护风寒亦数处耳。”文王善之,厚为之礼。</ref>
 +
 
 +
建衡三年:蜀汉皇帝[[刘禅]]、曹魏官吏[[裴秀]](后为晋朝官员,地图学家)、东吴重要将领[[丁奉]]去世。<ref>《江表传》:皓又遗群臣书曰:“孤以不德,忝继先轨。处位历年,政教凶勃,遂令百姓久困涂炭,至使一朝归命有道,社稷倾覆,宗庙无主,惭愧山积,没有余罪。自惟空薄,过偷尊号,才琐质秽,任重王公,故周易有折鼎之诫,诗人有彼其之讥。自居宫室。仍抱笃疾,计有不足,思虑失中,多所荒替。边侧小人,因生酷虐,虐毒横流,忠顺被害。闇昧不觉,寻其壅蔽,孤负诸君,事已难图,覆水不可收也。今大晋平治四海,劳心务于擢贤,诚是英俊展节之秋也。管仲极雠,桓公用之,良、平去楚,入为汉臣,舍乱就理,非不忠也。莫以移朝改朔,用损厥志。嘉勖休尚,爱敬动静。夫复何言,投笔而已!”</ref><ref>《晋书》: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其子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垒门。</ref>
 +
===并存年号===
 +
 
 +
[[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
===参看===
 
*[[中国年号索引]]
 
*[[中国年号索引]]
==链接==
+
===链接===
 
*年号|[[宝鼎]]|[[中国年号索引|中国年号]]|[[凤凰 (吴)|凤凰]]
 
*年号|[[宝鼎]]|[[中国年号索引|中国年号]]|[[凤凰 (吴)|凤凰]]
 
*魏晋南北朝年号
 
*魏晋南北朝年号
*[[东吴年号]]
 
 
*[[3世纪年号]]
 
*[[3世纪年号]]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
[[category:东吴年号]]

於 2019年4月23日 (二) 09:00 的修訂

東吳君主孫皓(242年—284年):即吳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說字元景,出自《冊府元龜》)一名彭祖,字皓宗。吳大帝孫權之孫,廢太子孫和之子,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 孫皓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但孫皓的名聲很大,驚動華夏,令晉朝感到惶怖 。[1] 天紀四年(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為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
建衡
269年十月-271年
政權 東吳
君主 吳末帝孫皓
歷時 3年

建衡(269年十月-271年)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君主吳末帝孫皓的第四個年號,共計3年。

紀年

建衡 元年 二年 三年
公元 269年 270年 271年
干支 己丑 庚寅 辛卯
西晉 泰始五年 六年 七年

大事記

建衡元年:東吳左丞相陸凱去世。[2]

建衡二年:河西鮮卑王禿髮樹機能起兵反晉,六月在萬斛堆殺秦州刺史胡烈;東吳重要將領朱績去世。[3]

建衡三年:蜀漢皇帝劉禪、曹魏官吏裴秀(後為晉朝官員,地圖學家)、東吳重要將領丁奉去世。[4][5]

並存年號

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西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

參看

鏈接

參考文獻

  1. 《晉書 列傳二十 秦秀傳》:以孫皓之虛名,足以驚動諸夏,每一小出,雖聖心知其垂亡,然中國輒懷惶怖。
  2. 《三國志·卷六十一》:建衡元年,疾病。皓遣中書令董朝問所欲言,凱陳:「何定不可任用,宣授外任,不宜委以國事。奚熙小吏,建起浦里田,欲復嚴密故跡,亦不可聽。姚信、樓玄、賀劭、張悌、郭逴、薛瑩、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願陛下重留神思,訪以時務,各盡其忠,拾遺萬一。」遂卒,時年七十二。
  3. 干寶《晉紀》:陟、璆奉使如魏,入境而問諱,入國而問俗。壽春將王布示之馬射,既而問之曰:「吳之君子亦能斯乎?」陟曰:「此軍人騎士肄業所及,士大夫君子未有為之者矣。」布大慚。既至,魏帝見之,使儐問曰:「來時吳王何如?」陟對曰:「來時皇帝臨軒,百寮陪位,御膳無恙。」晉文王饗之,百寮畢會,使儐者告曰:「某者安樂公也,某者匈奴單于也。」陟曰:「西主失土,為君王所禮,位同三代,莫不感義,匈奴邊塞難羈之國,君王懷之,親在坐席,此誠威恩遠着。」又問:「吳之戍備幾何?」對曰:「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又問曰:「道里甚遠,難為堅固?」對曰:「疆界雖遠,而其險要必爭之地,不過數四,猶人雖有八尺之軀靡不受患,其護風寒亦數處耳。」文王善之,厚為之禮。
  4. 《江表傳》:皓又遺群臣書曰:「孤以不德,忝繼先軌。處位歷年,政教凶勃,遂令百姓久困塗炭,至使一朝歸命有道,社稷傾覆,宗廟無主,慚愧山積,沒有餘罪。自惟空薄,過偷尊號,才瑣質穢,任重王公,故周易有折鼎之誡,詩人有彼其之譏。自居宮室。仍抱篤疾,計有不足,思慮失中,多所荒替。邊側小人,因生酷虐,虐毒橫流,忠順被害。闇昧不覺,尋其壅蔽,孤負諸君,事已難圖,覆水不可收也。今大晉平治四海,勞心務於擢賢,誠是英俊展節之秋也。管仲極讎,桓公用之,良、平去楚,入為漢臣,舍亂就理,非不忠也。莫以移朝改朔,用損厥志。嘉勖休尚,愛敬動靜。夫復何言,投筆而已!」
  5. 《晉書》:皓乃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率其子瑾、瑾弟魯王虔等二十一人,造於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