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底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底土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1],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2]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名词解释

底土指耕作土壤终位于心土层下面的一层质地紧密的土壤。表土层和心土层下面的第三层土壤,因所处部位较深,受耕作、施肥等措施的影响很小,土质紧密,物质的转化缓慢而平稳,一般将其称为生土或死土。

特点

由于底土一般位于土层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一般也把这一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土。

作用

底土在耕作层的较深厚的剖面层终存在,大都为紧实的沉积体,对土壤的保水保肥起到一定的作用。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