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熟市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常熟市图书馆座落于常熟市书院街27号,与昭明太子读书台[1]、游文书院、脉望馆、1915年老图书馆相衔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是我国首创的休闲型图书馆,被评为WA中国建筑优胜奖、教育部建筑设计一等奖、常熟十大城市新景观。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

常熟市图书馆是我国中小型城市图书馆的典型代表和百年发展历史的缩影。百年来,常熟市图书馆人以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谱写藏书、护书、读书、著书、用书的传奇故事和灿烂篇章。馆藏总量达到180万余册,其中古籍20万余册,馆藏53部古籍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8部古籍被列入《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发展历史

常熟图书馆始创于1899年(清光绪25年),就道前街道署废址,兴工建筑(即今县人委办公处)。1937年(民国26年)县政府迁入,图书馆只能迁移,初拟迁在书院弄思文小学旧址,后以逼近市,不甚相宜,始决定迁至石梅山麓。1937年日寇犯境,该处离市较远,所藏图书幸得保全。

最初任图书馆长的为铁琴铜剑楼主人瞿良土(启甲),1921年易张映南(鸿),1923年易宗子戴(舜年),又易王纪玉(兆麟),1927年为陈敬如(文熙)。   

场馆布局

常熟市图书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常熟市公益性文化设施中规模最大、环境最美的一项文化精品工程。图书馆地处书院街,与读书台、游文书院、言子墓及博物馆、翁同龢纪念馆等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亮丽的风景线。新馆充分体现现代化、休闲型的建筑风格,融入全新的设计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它既考虑亮山、又注重观山,内设水院、树院和竹院,把、树引入院内,营造自然景观,优化读书环境。

新馆充分体现大开架、大开放、大服务的办馆宗旨,融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至2013年,常熟图书馆馆藏总量达170万余册,其中古籍20万余册,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53部古籍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78部古籍被列入《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开架图书占总藏书的50%以上。设有成人、少儿图书借阅、多媒体阅览、文献信息检索以及培训、讲座、展览等16个服务项目,阅览培训座席980个、计算机信息点650个。除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外,还通过自制光盘、特色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视频

常熟市图书馆 相关视频

指尖上的常熟《一所老书院的坚守与行走》
常熟市铁琴铜剑楼“典籍回家”工程现场仪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