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紫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葉紫薇學名紫薇,又稱細葉紫薇,百日紅,痒痒樹等。落葉喬木,高可達10m,樹身大可合抱。樹皮呈長薄片狀,剝落後平滑細膩。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狹翅。單葉對生或近對生,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7cm,近無毛或沿北面中脈有毛,具短柄。圓錐花序着生於當年生枝端,花呈白、堇、紅、紫等色,徑約2.5~3cm。花萼半球形,綠色,頂端6淺裂,花瓣6,近圓形,邊緣皺縮狀,基部具長爪。雄蕊多數,生於萼筒基部。子房上位。蒴果近球形,6瓣裂,徑約1.2cm,基部具宿存花萼;種子有翅。
- 中文學名:小葉紫薇
- 拉丁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
- 別 稱:細葉紫薇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 綱:薔薇亞綱
- 目:桃金娘目
- 亞 目:桃金娘目
- 科:千屈菜科
- 亞 科:千屈菜科
- 屬:紫薇屬
- 亞 屬:紫薇屬
- 種:小葉紫薇
- 分布區域:雲南盈江
主要價值
花姿優美,花色艷麗,花期長,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配植於公園、道路、住宅區、工礦區環境,也可製作樹樁或盆景,是綠化美化環境和家庭養花的優良花卉。小葉紫薇,在園林應用中,綠化效果好,體現速度快,移栽成活率高。深受各地綠化的喜愛,在北京、天津、山東、大連、江蘇、安徽等地,都有大量的小葉紫薇用在綠化建設中。
簡介
小葉紫薇別名小葉紫薇,千屈萊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枝條四棱形,有狹翅。葉下部的對生,上部的互生,橢圓形或倒卵形;圓錐花序頂生,有多教花,花冠有6枚花瓣,有淡紫紅色、白色、紅色、堇紫色等,邊緣有波狀鈹折,花期夏至秋季;蒴果近球形,6瓣裂,秋至冬季成熟。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栽培地全日照或半日照均能適應,但光照充足,生長越旺,開花越多。耐寒,耐乾旱,耐半蔭,抗大氣污染,土質以富含有機質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忌積水。繁殖用播種、扦插和高壓法,於春、夏兩季進行。[1]
樹姿秀麗,早春落葉後,春末夏初又萌發新葉,夏、秋兩季開花,花期長達數月,色彩繽紛。在園林中,列植作園路行道樹或配植均有良好的觀賞效果 。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10~20m;干高3~5m,徑粗0.3~0.5m;幼枝具四棱,後變為圓柱形,無毛或頂端被微毛,節處膨大,有時小枝在節處成束狀簇生。
芽長1~1.5mm。葉革質,對生,卵狀或闊披針形,花期長1.3~9.4cm,寬0.4~4cm,果期7~8.5cm,寬3~4cm,基部近圓形,頂端短漸尖,背面微白灰色,近無毛或中脈上被短柔毛,側脈6~7,網狀脈不明顯;葉柄極短,長2~4mm。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梗長3~7mm;花為6數,萼片極為展開,與萼管等長或長於萼管1/3;花瓣白色,四方形至圓形,稀寬卵形,長5~6mm,具爪,長1~2mm;雄蕊為26~49枚,3~6枚成束着生於萼管中。主色為淡紫色。
蒴果黑色,長圓形,長15~20mm,直徑10~14mm。 果期7月。[2]
生長環境
性喜溫暖、濕潤,喜光而稍耐陰,有一定的抗寒力和耐旱力及抗風力。喜生於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砂壤土,雖在粘質土中亦能生長,但速度較慢。喜生於排水良好之地,但長在地下水位高處,極部漬水約40天亦能存活;而如長期水澇,則不能生長。長壽樹,可活500年以上,古樹仍可開花繁茂。幼樹生長迅速,中老年樹生長緩慢。在長江流域4月開始抽枝,萌芽力強。花芽的形成系在枝梢停止生長後,約在6月上旬;此時氣溫達30℃以上,少雨,有利於花芽分化。抽生花序一般在6月20日前後,只需數日即抽出,基部花蕾即始花。如氣溫低於31℃,6月份雨水多,則頂梢繼續延伸而抽出花序,或少數枝梢有花。放任生長者,枝密而纖細,易老衰,花序稀少或不開花,或隔年開花。
單朵花期5~8日,每個花序可開50天左右,全株群花期則為120餘天。一般幼樹比老樹開花早了7~10天,如夏季多雨、低溫(溫度在30℃以下),則老樹花期推遲,僅開少量花,幼樹則不開花;但新移栽的紫薇,根部受傷,吸肥吸取水力差,反而按時開花。不耐長期庇蔭,否則很少開花,生長亦不良。花枝以30~50cm長而生長粗壯者為佳,所抽花序長,花朵亦多;纖細枝與徒長枝,花序短,花亦少。早開花的枝條,可於7月初短截,以促發二次梢,並可開花,但花序較短。
分布範圍
紫薇產東南亞直至大洋洲,主要分布於中國、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孟加拉至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而以我國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在原產地多野生老株和粗大的古樁。在北京、西安等北方城市,尚有露地栽培或盆栽。小葉紫薇產我國華南及印度、南洋等地,性喜溫濕,在兩廣、閩南、台灣、西雙版納等地生長良好。 紫薇的露地栽培分布,東至青島、上海,南至台灣和海南,西至西安、四川灌縣,北以北京、太原為界。國外則日本、朝鮮等國較多。
苗木培育
培育方法
主要用扦插、壓條繁殖,也可分株或播種繁殖。扦插宜春、夏季進行,易生根。分株時多將基部萌櫱枝帶根挖出,短截後另行栽植。播種則應種子採收後即播或干藏至翌年春播。移植需在春、秋兩季進行。[3]
種植管理
栽紫薇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背風向陽處。大苗移植要帶士球,並適當修剪枝條,否則成活率較低。栽植穴內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裁後澆透水,3天後再澆1次。紫薇出芽較晚,正常情況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葉,新栽植株因根系受傷,發芽就更要延遲。因此不要誤認為沒有栽活而放棄管理。 成活後的植株管理比較粗放,紫薇性強健,易於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栽種於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性喜光,應栽種於背風向陽處或庭院的南牆根下,光照不足不僅植株花少或不開花,甚至會生長衰弱,枝細葉小。紫薇較耐寒,但幼苗期應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三年生以上的成株則不用保溫。紫薇耐旱,怕澇,每年可於春季萌動前和秋季落葉後澆一次返青水和凍水,平時如不過於乾旱,則不用澆水,一般在春旱時澆l~3次水,雨季要做好排澇工作,防止水大爛根。秋天不宜澆水。可在每年冬季落葉後和春季萌動前施肥,如施用人糞尿或麻醬渣則更好,可使植株來年生長旺盛,花大色艷。為了使紫薇花繁葉茂,在休眠期應對其整形修剪。[4]
蟲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危害枝葉、嫩梢、花芽及花蕾。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會變得矮小,嫩葉扭曲、畸形、枯萎,變小,枝條畸形等,嚴重時整個植株都會死亡。
防治方法
白粉病是高等植物上常見的一種病害,我們在紫薇生產中摸索出了一些紫薇白粉病的防治手段: 在種植上設置隔離帶 紫薇白粉病的初侵染來源于越冬閉囊殼所釋放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靠氣流傳播進行初侵染,紫薇白粉病多發生在雙子葉植物上,在種植紫薇時有層次的種植針葉樹,起阻礙病害發生蔓延的作用;另外,一旦發現紫薇白粉病的為害,即要對感病區域做認真的清理,將感病枝修剪掉,並轉移他處銷毀。 及時設防,殺菌剪枝 紫薇白粉病最明顯的症狀是在葉面或葉背及嫩枝表面被白粉所蓋,綠葉不綠,早期僅白粉狀成面層;中期,白粉層上產生黃白色,漸變為黃褐色;後期,白粉層上產生黃白色斑塊,夾有黑色小點,嚴重時枝、葉捲曲枯死,似燒焦狀。紫薇白粉病是由於囊菌亞門核菌綱白粉菌目的真菌引起,白粉菌及專性寄主菌,多數生於紫薇表面,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休眠芽內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新葉和新梢,故在紫薇花後種熟之季,及時修剪,通風透光,另噴施1至3度石硫合劑,控制越冬菌源,做好紫薇花前預防。 掌握髮病規律,對症下藥紫薇白粉病多於4月開始發生,10月以後,病害擴展趨於停滯,該病是一種多病程病害,分生孢子可以在一年中侵染多次。對紫薇而言,多雨和乾旱對寄主的抗病性都起到削弱的作用。潮濕多雨紫薇徒長鬱閉,光照不足,體內碳氮比下降,導致抗病性降低,紫薇葉細胞膨壓過低,易於感病。另外,紫薇白粉病的病原菌不僅可由氣孔進入寄生,而且可以由紫薇體表的角質層直接侵入,紫薇的葉、芽、枝、莖均易感病。在紫薇萌動和抽梢期內就須加強防治,噴灑20%三唑酮(粉銹寧)15%可濕性粉劑,1袋100g,2畝用1袋。但當紫薇進入花芽分化期後使用三唑酮效果不明顯,經試驗,採用50%超微可濕性粉劑退菌特較好。每袋350g,按1200至1500倍液配比,需水420kg。噴藥時先葉後枝幹,最好10天左右為一個循環,連續噴三遍,即可防止紫薇白粉菌在當年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