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常菜(蘇相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常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家常菜》中國當代作家蘇相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常菜

  家常菜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一要有點新意,二要省錢,三要省事。在不完全富裕的現世家庭中也要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來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是中國之「象徵的素食文化」里的一種代表藝術。殆中國百姓吃家常菜已歷幾千年,在肚飢時食之,可以果腹,完全能領略此種樂趣中國人早在《菜之書》里也很巧妙的曰「自然主義的菜」,所以我們所吃的家常菜即在這自然之妙味。

中國菜譜大全里,關於各種菜的做法、營養及對人身體的健康作用已有透徹巧妙的解說,不必再來多嘴。我現在所想說的,只是我個人平時見到尋常百姓家所做的家常菜,其優雅的形色,相素的味道,尤有特殊的風味,很合眾人之口。

家常菜味美價廉,種類多,而且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做。

小蔥拌豆腐

我們平時常常聽到的一句歇後語——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小蔥拌豆腐就是一種平民常吃的家常菜(豆腐、大蔥對於每個家庭來說確也是極樂的佳妙食品)。把豆腐正切成厚片入開水焯過,俟冷,切為小骰子塊,大蔥亦碎切,與豆腐同拌,裝盤。加少許鹽、醬油、醋。老薑、辣椒在蒜臼中搗爛,加水,潷去渣或亦不潷。所搗料汁加麻油淋入盤中,吃起來而甚柔軟,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風味。

拌菠菜

拌菠菜是新年人們最愛吃的涼酒菜。菠菜焯至八成熟,撈出,過涼水,再撈出,輕輕瀝去水份,切為寸段,放入盤中,在蒜臼中搗爛的老薑、辣椒、大蒜用小匙舀入盤中,好醬油、米醋、小磨香油及少許味精在小碗中調和,淋入盤中,諸料拌勻,則清爽宜素,清饞酒客。愛講究藝術的人家,喜歡把菠菜層層碼好摶成寶塔狀,待客人始行舉箸前,將準備好的調料輕輕自寶塔頂淋下,臨吃推倒,諸料拌勻。這是我的家鄉人待客及歸來遊子最喜歡用的一道菜。

五香花生豆醬

把炒熟的花生米搓去皮膜與炒熟的黃豆混合,再與碎切的青辣椒拌勻,將醬油、小麿香油、糖、花椒、八角、白胡椒、肉桂、味精、料酒調勻,調好料汁與炒熟的花生米、黃豆、碎青椒混合攪拌,裝入罐中,密封嚴實。做這樣一道菜,我認為確實是一道高級的家常菜。不過想省事的,也可以把炒熟的花生搓去皮膜或不搓,置淺瓷盤中,撒適量細鹽拌勻。

附帶想到一件事情,近幾年,鄧州城外的農民到了秋收的季節,環城周圍的農民把地里的花生、黃豆、辣椒收穫後,地里總是遺漏很多,有許多城內的市民常常去撿拾,不用花錢,回來做出一盆一盆的五香花生豆醬。他們做得多,吃不完,不是送給鄰居就是送給親戚。這樣既增加了親情,使他們臉上也增加了笑情。還是前天,鄰居就送給我一小盆自做的五香花生豆醬。這幾天我正吃着呢,真是香得不得了!

家常菜種類很多,可以有種種的變化。口有同嗜,不分貧富老少男女,也不分青菜蘿蔔,各有所愛。這都是人民長期在生活中的創造發明。

還有一種用大青頭蘿蔔醃製的醬菜,家居鄧州時常食此品,的確也是極樂的佳妙食品,大紫缸醬醃大青頭蘿蔔是鄧州新風菜市場最出名、最便宜的菜,尤有清淡而甘甜的特殊的風味,尋常百姓家不厭其味未嘗不常吃。惟其原因,非由家貧即為節省。過去才五分錢一顆,此所以為可儉也。現在鄧州的這種大紫缸醃菜很少見,或已經沒有了。

所記得者乃三十六年前,有人挑擔設爐鑊,沿街叫賣。虛榮心使然的人不便在街頭巷尾公開露面,和窮苦的平民混在一起買大醃蘿蔔絲拌的鹹菜,也會在大冬天用圍巾遮住臉或是派家裡的孩子用素雅的陶瓷淺湯碗買回一碟那挑子上特備的辣鹹菜,家裡儘管有各種醃製的醬菜,不管用,非那個廉價的大醃蘿蔔絲拌的鹹菜不夠味。

還有一種高雅的吃法,就是當年鄧州的湍河上常年停泊着幾隻鏤花的遊船,居住在湍河岸邊的人家,遇到微雨的天氣,屋內沉悶,常把飯桌擺在遊船上,一邊吃着饅頭一邊就着醬醃的蘿蔔細絲。飯飽之後,偶然的半日優遊乃斷不可少,再去看兩岸都籠罩在那溫柔迷濛的雨中的煙霧裡的垂柳和莊稼。天氣雖然陰霾,卻被雨洗得更加碧綠。羸得這半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

我記得一九八八年的特別炎熱的夏天,我和同伴在花洲書院景區義務勞動,蓋房當小工,每天和同伴擔三十多斤一塊的大城河磚,很累,當然。但每天吃到細蘿蔔絲的菜,卻讓我很快樂。並且,每天晚上我和愛人拿着書院獎發的電影票帶着這種醬醃的蘿蔔絲到新華中路電影院看電影《花木蘭叢軍》去了,一邊吃着,一邊聽着「劉大哥說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曲調。這是一九八八年,也許是八十年代的最後一段時光我在花洲書院度過的最快樂的幾月,而這一段時間,是醬醃蘿蔔絲賜給我的。

三十六年前,我全家從鄉間移居到鄧州城,並不是富裕的人家,故而對所有關於大魚大肉的高檔菜話題都無甚興趣。可是也並不是沒吃過豬肉未必也吃不起家常菜的人家。吾家門外有一處地方,名叫三腳橋,實在並無三腳,乃是三出,因過此橋而能跨三叉的路上。左右通環城的河岸,而中間直通新風市場。而我家距這新風菜市有步行十多分鐘的路程。每逢星期天,母親常常領着我們到新風菜市買這種大缸醃的醬醃蘿蔔。回來後,斜切薄片,把片薄片再切為細絲,吃之極脆,嚼之有聲 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風味。

說實在話,我的少年、青年時代,是這種醬醃蘿蔔絲貫穿了我所經歷的十多個春秋,才使我的生活豐富一點。可也不知是哪一年,現在記不清楚了,這種好吃的鄧州新風醬菜沒見了。

這麼多年我和母親都沒有再買到過這種醬菜蘿蔔。平時想吃時都是母親買的大青菜蘿蔔,或切方塊熟炒,或斜切薄片,再切極細絲用調料醃製而吃。有時雖在超市也買過小瓶裝的細醃醬蘿蔔絲,味道沒當年新鳳菜市的味道好。一小瓶沒吃完,往往放得出了小絨毛,扔掉了。

有時於記憶中得其仿佛,我這嘴饞人瞎捉摸當年新風醬醃蘿蔔的做法:用大鍋裝水,放入醬油、花椒、大料、桂皮、胡椒、干紅辣椒、姜、味精、食用鹽(適當多放)等諸料。等水大開,俟冷,倒入大缸中,把洗淨的蘿蔔放入缸中浸泡密封嚴實至半月。

半月後,把醃好的蘿蔔取出,如紫檀色,切細絲,風味均透,其色與香與味,亦佳。皆能及當年新風醬菜之味。我都誇我自己做的真是妙極了、好吃極了。這道菜也算是本人自創,瞎捉摸出來的。現物價雖漲,一斤蘿蔔所費不過四五角錢耳!對於低收入的家庭還是能承擔得起。[1]

作者簡介

蘇相群,河南鄧州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