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孙贵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孙贵生
古琴、笛、箫演奏家
出生 1937年11月25日
国籍 中國
知名作品 《阳关三叠》
《欸乃》
《伯牙悼子期》
《春晓吟》
《鹊桥仙》。

孙贵生(Sun Gui Sheng)男,汉族,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于上海市古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管弦乐学会古琴会常务理事,中国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顾问。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出访欧洲,为此曾被列为《东方之子》栏目的采访对象,并在瑞士举办个人古琴独奏音乐会和专题讲座。

简介

1937年出生于上海。少时即师从洞箫名家孙裕德及江南丝竹曲笛演奏家马祺生专习笛、箫[1]

1956年,担任中国电影乐团管乐声部部长(后改为北京电影乐团)。

1959年,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习琴,其后又受教于“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及“虞山派”宗师吴景略,深得三位大师之耳提面命,琴艺自有其独到之处。

1962年,师从著名律学家潘怀素先生学习中国音乐理论,专攻音律学。

艺术简介

孙贵生从事电影音乐工作三十余年,录制的影视音乐达数百部,并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担任笛、箫、古琴独奏。此外,他也从事乐曲的整理和创作,曾获得1984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及首届江南丝竹比赛二等奖。1985年后多次出国访问演出。

孙贵生有古琴专辑《阳关三叠》流行于世,收录曲目包括:《欸乃》、《伯牙悼子期》、《春晓吟》、《洞庭秋思》、《关山月》、《鹊桥仙》、《阳关三叠》、《忆故人》、《幽兰》、《醉渔唱晚》

自一九五六年以来,曾多次在国内外录制古琴专集,以及上千部影视作品如:《祝福》、《林家铺子》、《红楼梦》等等。并录制过大量唱片、盒带、CD盘有中央台及台湾,瑞士录制出版的琴、箫,二胡之重奏专辑盒带及CD盘《阳关三叠》、《辩梦》等等,也编配过大量琴、箫,二胡之重奏乐曲如:《洪湖水浪打浪》、《关山月》、《平沙落雁》、《洞庭秋思》、《欵乃》等。一九七六年创作琴、箫、二胡三重奏《凝望》,并在第二届全国作品比赛中获三等奖。另外还创作过箫独奏曲《牧羊湖畔》和琴曲《幽独》,并由电视剧音乐改编为琴曲之《鹊桥仙》,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获得同行及社会的赞赏。在中国古琴会关于打谱的专题研讨会上也发表了《蓟门夜雨话谱》一文,另有一篇关于古琴指法的论文尚未发表,将与其所打的琴谱和整理的琴谱共廿首同时发表。

少时经汤良德先生(现为香港国乐大师)引见,拜上海江南丝竹著名笛子演奏家马祺生先生为师,专攻江南丝竹八大名曲。同时又在孙裕德先生处学得以箫演奏的《中花六拍》指法和曲谱及其它乐曲。于一九五六年四月至中国电影乐团(原新影乐团)工作。经数十年实践磨练,掌握了唇内有唇,气中凝气之法,更须分清唇在笛,箫吹口上方位置,随音应不同而分前、中、后三位,运气于管中时须别前、中、后、上、中、下六界,使每个音都在最佳共鸣点上。并做到吞吐收放乘势驭气,使笛、箫无竹木之声,而发金石之韵。

一九五七年师从古琴音乐学大师查阜西先生学琴,教以指法,手势,气息运用之方。除琴曲外,尤在琴理、琴论方面悉心教导每至深夜,长期教诲不倦,所得丰厚,终生得益。同时又受张子谦先生和吴景略先生不时点拨和传授琴曲。

一九六一年初,乐团沿京沪线巡回演出,孙贵生首次以专业演员身份演奏古琴、箫、二胡三重奏,曲目为《平沙落雁》、《欵乃》和自编曲目《洪湖水浪打浪》。查老亲为排练,并书呈各地请借最好的古琴和音响设备。至使演出非常成功,古琴音乐声震大江南北。此外,还担任笛子独奏和琵琶齐奏的演出任务,深得各地音乐界同仁的赞许

一九六一年,又师从《隋唐燕乐》和《乐星图谱》的研究者潘怀素先生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了解到中国乐律的特点,绝对音高与西洋不同的原因,音阶的多种排列形式,转调方法与西洋乐不同的理论依据。

琴曲约有三千余首左右,流散各处,尤其因历史原因流落在海外的孤本、善本不计其数,其先师用其毕生精力,把散失海外的琴谱拍成胶卷,回国后又搜集海内所有琴谱,编纂成琴曲集成巨著,为后人打谱或研究古琴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三千多首琴曲中,今打出来的谱不及十之一二,因此打谱工作是当务之急。多年来孙贵生所打的谱和整理的谱,约有廿余首。培养下一代也十分重要,其教过的学生约有三十余人。有的是外籍古琴爱好者今仍有十余人。

视频

古琴曲欣赏《鹊桥仙》孙贵生

参考资料

  1. 古琴、笛子演奏家孙贵生,豆瓣,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