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文單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文單位(縮寫的標準符號為AU,也寫成au、a.u.或ua)是天文學上的長度單位,曾以地球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2012年8月,在中國北京舉行的國際天文學大會(IAU)第28屆全體會議上,天文學家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單位固定為149,597,870,700米[1]。新的天文單位以米來定義,而米的定義來源於真空中的光速,也就是說,天文單位現在不再與地球與太陽的實際距離掛鈎,而且也不再受時間變化的影響(雖然天文單位最初的來源就是日地平均距離)。

國際計量局建議的縮寫符號是ua,但英語系的國家最常用的仍是AU,國際天文聯合會則推薦au,同時國際標準ISO 31-1也使用AU,後來的國際標準ISO 80000-3:2006又改成了ua。通常,大寫字母僅用於使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單位符號,而au或a.u.也可以是原子單位或是任意單位;但是AU被廣泛的地區使用作為天文單位的符號。以1天文單位距離的值為單位的天文常數的值會以符號A標示。

歷史

一篇中國數學論文,周髀算經(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顯示了如何利用幾何學計算出太陽的距離:假設地球是平坦的,使用相距1000華里的三個地點,測量在正午的日影長度[2]

在公元2世紀,托勒密估計太陽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1210倍。

使用

根據定義,天文單位是依賴日心重力常數,這是由重力常數G和太陽質量M☉產生的。然而,無論是G或M☉在國際單位制(SI)中都沒有精確的測量值,但是由它們推導出的值已經從行星的相對位置精確的得知(從牛頓萬有引力角度表示的開普勒第三定律)。只有星曆表這項產品需要計算行星的位置,這解釋了為何星曆表要使用天文單位而不使用國際單位制。

星曆表的計算也需要考慮到廣義相對論的效應。特別的是,在地球表面上的時間間隔測量(地球時,TT)與行星的運動相比較並不是常數:當與"行星秒"比較時,地球時的秒在北半球冬天比北半球的夏天長(傳統的測量是質心動力時,TDB)。這是因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是固定的(它在0.983 289 8912天文單位和1.016 710 3335天文單位之間變化),並且當地球靠近太陽(近日點)時,太陽的重力場也比較強,同時地球也以比較快的速度在軌道路徑上移動。如同米的定義來自時間的秒,對所有的觀測者是恆定不變的光速,在與行星尺的長度比較時,地球尺的長度似乎有周期性的變化。

米被定義為固有長度(原長度)的單位,但是國際度量單位制(SI)並未在矩陣張量中確認它。事實上,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注意到「此定義只適用於一個足夠小的空間尺度中,小到重力場不均勻性的影響可以忽略」。因此,在太陽系範圍內的距離測量,米是未經定義的。1976年對天文單位的定義是不完整的,特別是因為它沒有特定的參考坐標系可以在這段時間測量,事實證明仍可以用在星曆表的計算:提出一個更全面的定義,可以在廣義相對論內提出。

視頻

天文單位 相關視頻

丈量太陽系——一天文單位
01 太陽、地球、天文單位的尺度

參考文獻

  1. 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多久?,新浪,2019-05-05
  2. 天文單位的重新定義,豆瓣 ,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