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肠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肠俞

大肠俞,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基本信息

出处:《脉经》 隶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功能: 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谢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痢等 特殊主治:大肠之背俞穴 主要配伍 配小肠俞:主治二便不利

目录

1 名称释义

2 功能作用

3 治法

4 定位

5 解剖

6 主治

7 操作

8 临床运用

9 配伍

10 功效

名称释义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能作用

外散大肠腑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第5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4、第5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

1. 腰腿痛;

2. 腹胀,腹泻,便秘。

操作

直刺0.8—1.2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痔疮阑尾炎、坐骨神经痛等。

配伍

配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配小肠俞主治二便不利。

功效

理气降逆,调和肠胃。[1]

1、大肠俞穴可以用来治疗消化系统方面出现的疾病,患有肠炎,痢疾,便秘,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梗阻等疾病的患者,这样的疾病症状可以选择用艾灸的方法来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对于缓解消化系统出现的不良症状有改善的作用。

2、大肠俞穴有治疗精神系统疾病的功效。患有腰脊痛、坐骨神经痛的病人都可以每天用艾炷灸上5至7壮,这样的方法坚持使用几次以后,你会感觉你的疼痛感消失或者是减弱了。

3、大肠俞穴还可以用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方面出现的不良症状,如果有朋友在生活中有遗尿,肾炎,淋病等现象,可以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治疗的作用,坚持一段时间,效果显著。

4、针对有些朋友出现的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等症状,可以按摩大肠俞穴,或者是针灸的方法,对于改善疼痛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