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多浪河边水韵城(漠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多浪河边水韵城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多浪河边水韵城》中国当代作家漠风写的散文诗。

作品欣赏

多浪河边水韵城

冬天,我走进阿克苏,城市两旁的法国梧桐树还绿着,而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正下着大雪,这种比较让我难于想象,这是一千公里之别?还是温暖让南疆变成了这般模样?在我的印象当中,南疆的城市几乎都依附着沙漠,阿克苏正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北边缘。阿克苏,维吾尔语为“白水城”,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我想白水就应该是多浪河了,在沙漠边缘会有一条清澈的河,还会有美丽的城市,许多生活在内地的国人可能无法想象。然而,当你到了南疆,走进像阿克苏这样的中等城市,感觉像在梦里,阿克苏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她不落俗套,却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她不畏强沙,却有着西域独特的古韵。

新疆的确太大了,我经常在朋友间夸口,说自己几乎走遍了全疆,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做过记者的经历,但就“走遍”来说,也只是泛泛而已,有些地方经过了,有些地方采访过,有些地方去过一两次,可是印象早已经没有了。对于南疆,我承认去过的地方没有北疆多,而南疆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南疆有着极浓厚的伊斯兰情调,比如像喀什这座城市,去过高台民居、艾提尕清真寺、香妃墓,或者观看过一场维吾尔族演唱,可能一辈子都忘不掉。而阿克苏我还是很多年前采访时去过,那也已经快20年了,确实已经没有什么深刻印象。那次采访,我是住在兵团农一师招待所,主要是采访当地的团场,要说印象只能是兵团,特别是一、三、十二等几个团场,还有阿克苏的纺织厂,除此而外,我只是从阿克苏的大街走了几趟,印象中的阿克苏就是一座小城,除了农一师有几座比较高的楼房,剩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建筑。

不当记者后,想去什么地方那是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没事瞎跑什么呀。阿克苏与自己有多大关系?严格地说没有关系。在南疆,首选旅游的地方肯定不是阿克苏,而是喀什,其次是巴州与和田。按照人们的传统认为,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巴州号称华夏第一州,境内有巴间布鲁克草原,更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和田有和田玉就更不用说。要说变化,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发生着天翻覆地的变化,比如我第一次到新疆巴楚县城,感觉怎么这么大的城市,实际上她就是一座县城而已。可是,我还是经不住阿克苏朋友对他们城市的描绘,终于有了一次出差阿克苏的机会。阿克苏市是阿克苏地区所在地,据我了解,阿克苏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石油,全地区除个别县不产石油外,恐怕都沾了石油光。严格地说,阿克苏市也称得上石油之城,这几年阿克苏地区在税收上已经超过克拉玛依和巴州,仅次于乌鲁木齐。在中国凡产石油的城市,给人的印象都很大气,楼高、路宽、树多、草绿、各类博物馆让人羡慕。我曾经去过大庆、延安、克拉玛依就是这样的印象,那才真叫财大气粗。应该说每一个地区,每一座城市的变化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面貌变化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车开进阿克苏城,我感觉与全国其它城市没有区别,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高耸的楼房,一排排像城市卫士般的法国梧桐树,一辆辆豪华小车如蚂蚁般在大街小巷里流淌……,我对同伴说,我对这座城市已经没有一点印象,车走着走着让人糊涂了:这到底是哪座城市?忽然之间,我发现了农一师办公楼,它依然还是原来那座楼,因为农一师师部已经在向阿拉尔市转移,对于阿克苏这座城市,我的印象中就剩下这座楼了。这就像许多人到了乌鲁木齐,以前的样子全没有了,唯一让人能够识别她就剩下“八楼”这座建筑,因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前,“八楼”是乌鲁木齐的最高楼房。阿克苏过去真的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对新疆来说,旧建筑多为土房子,阿克苏也不例外。面对着中国城镇化的加快,在新疆土房子成为了一种回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小镇变成现代化小城,小城变成现代化大都市。阿克苏算不上大都市,最起码也算中等以上的城市。

阿克苏的冬天真的不冷,特别是从乌鲁木齐到了南疆,感觉像到了另外一个省,南疆几乎见不到雪,而乌鲁木齐整个冬天好象都在下雪。我这个人不管到了哪个地方出差,最喜欢晚饭后在大街上走走,这是一种习惯,我也喜欢欣赏一个陌生城市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散步能让我有所思想,沉醉在这种自由自在之中,一切人间烦恼全无。在离开阿克苏之前,我终于有了一个下午的空闲,几天工作之后忽然感到一种轻松。朋友说哪儿游览一下,我说想去看看博物馆,然后想去多浪河。我想这种要求不过分,任何一个地方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多浪河不就是一条河么。朋友说你不愧是作家,我说很惭愧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只是骨子里喜欢具有历史文化的东西。阿克苏博物馆反映了整个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展出分为“出土历史文物”“新疆古代货币”“民族民俗文物”等三个专题陈列,主要体现“龟兹文化”“多郎文化”两个文化品牌,就像其它博物馆一样,这是一个历史文化的缩影,知道了她的过去,就会与今天有一个鲜明的对比。

今天的多浪河可以说是现代阿克苏的缩影,多浪河并没有浪,她温柔得像个小姑娘,当这条河从一座城市穿过之后,城市就像沐浴出水的新娘,一条河让阿克苏走出了大漠弥沙。如今多浪河两岸成了旅游观光地带,这条观光带从上游到下游有7.7公里,河床很宽,让人很容易想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词,其实多浪河并非一条大河,这中是人工的杰作。据说以前这条河也是乱河滩,现在两边河堤修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过去乱七八糟的树木,忽然就成了风景,河边上一座座别致的雕塑,一下拓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特别是河中的一片片小洲,一个个小岛,一座座小桥……,这是在新疆吗?而河心岛上的树已经很有历史,绝对不是近几十年新栽的,走上去像进了原始森林里。朋友说,当初在改造多浪河时,设计者因势利用,让河流尽量走低处并绕过天然的树木,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洲和岛。此时走在洲与岛之间,或者沿着河岸散步,让你忘掉了阿克苏身后的巨大沙漠,还真以为自己处于江南水乡之中。

多浪河水很清澈,她是阿克苏这座城市的灵魂。我以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河流,感觉像没有了灵魂,这是我深居乌鲁木齐之后的真实感受,因为乌鲁木齐河早在上个世纪初变成了水库,只有到了夏天,才偶儿有一绺渠水从城市穿过,河消失了,城市如何庞大,总感到缺少了灵气啊!

从多浪河边离开时,河里的倒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那是我们的身影,走过许多地方能留下自己身影不多,因为我从倒影里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树和楼房,树有春夏秋冬之美,楼房在一天天变高,而我们人类也许能从倒影里发现自己的美与丑。阿克苏,一座美丽的城市!即使多浪河边的楼房价格多么高涨,只有这条河像一面镜子,会映照这座城市的变迁。

多浪河边的楼房好象沙漠中崛起的巨人,因为有这样一条母亲般的河流,像乳汁一般滋润着这座城市的人类,才使得沙漠变绿洲,绿洲上出现人间美丽的城廓。[1]

作者简介

漠风,陕西神木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