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夏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琐,外文名:HAZOR,基督教圣经地名。

基督教[1]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2]。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

简介

一个地方名,可能是“新拓居地”或“村落”的意思,因此被用来形容旧约数处不同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拿弗他利境内的一座设防的城市(书十九36)。

Ⅰ 旧约圣经的记载

这城坐落于巴勒斯坦北部,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的时期,是耶宾王(被称为“夏琐王”,melek[-h]a{s]o^r,书十一1)的京城,耶宾曾经组织过一个联盟,与约书亚争战。然而,以色列人却在这一役取得胜利,耶宾被杀,夏琐也被焚毁(书十一1-13,十二19)。夏琐是唯一个这样被焚毁的城邑,大概是因为它原先的地位十分重要(书十一10)。可是,虽然经过是次的毁坏,后来到了底波拉的时期,却又有另一个同样名字的王,威胁以色列人。这一次这个王则被称为“迦南王”(melek[-k#na`an,士四2、24)。虽然他的将军西西拉有九百辆*战车可以随便调用,可是,以色列人在巴拉的领导下却将西西拉击败,并将耶宾打垮(士四;撒上十二9)。大约于两个世纪后,所罗门组织他的王国的时候,在夏琐跟耶路撒冷、米吉多和基色设防(王上九15)。可是,到了八世纪,在以色列王比加年间,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来毁灭了这个城市,并将其中剩下的居民都掳到亚述去(王下十五29)。

Ⅱ 发掘的工作

在1875年,波特(J. L. Porter)将基达废丘(Tell el-Qedah)鉴定为夏琐的遗址。这废丘位于加利利的呼勒湖西南约八公里,是个废置了的土丘。加斯坦(J. Garstang)在1928年曾经作过一些试验性的探测。不过,第一次主要的发掘工作,是在1955到1958年,以及1968到1969年,由雅丁(Yigael Yadin)率领以色列考察队进行的。这遗址位于面向东北的一个山坡上。南面有一个约十万平方公尺的城市废丘。废丘毗邻与北面约0.6平方公里的一个较大的地区相连。在西面或上坡之处,则有一幅土制的城墙。主要的废丘是于主前三千年期建立的,而下城则在主前二千年期初期加建,大概是由许克所斯人加建的。虽然加斯坦假设这下城乃是一个为马匹和战车而设的围营,但发掘的结果显示,下城整个城区都属于一个建设好的城市。这城市连同废丘本身,在其高峰时期,大概可容纳高达四万人口。此外,一个其上刻有亚甲文(Akkadian)的陶瓶(这是目前所知道的、在巴勒斯坦最早期的亚甲文铭刻),更进一步显示这城在当时的重要性。虽然这铭刻较为粗糙,但其上的文字仍然可以读得出来。这铭刻写着:Is%-me-ilam,是个亚甲文的人名,也许是个米所波大米的商人。这个下城只有五个世纪左右有人居住,于十三世纪便被毁坏(第十三层)。发掘者认为是约书亚毁坏这城的。在这被毁坏的城市遗迹中,发现有一所迦南人的庙宇和一个细小的神龛。当下城仍然处于荒废状态的时候,废丘再次被迦南人占领,后又由以色列人占领。另外,又发掘出一道城门和双层护城墙,是属于所罗门时代的。这城门和护城墙,几乎跟那些在*米吉多和*基色所发现的完全一样(参:王上九15)。属于以色列较后期的出土文物,包括有亚哈年间的一幢有柱子的公共建筑物(加斯坦认为这是马厩),以及一座含有厚厚一层灰烬的堡垒,里面还有一块酒瓶的碎片,上面有比加(Pekah, pqh])的名字。另外,有其他迹象显示这城曾经遭受到严重的毁坏,这大概是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在主前732年攻取这城时所造成的(王下十五29)。

Ⅲ 圣经以外的文献记载

主前十九世纪的埃及咒诅祷文是提及夏琐的第一份文献。祷文指夏琐是个可能会危害埃及帝国的迦南城市。在属于主前二千年期最初的二百五十年的马里的案卷里头,也发现有夏琐的名字(h\a-s]u-ra)。另外,在稍晚一点的巴比伦文献中,夏琐被描述为重要的政治中心,位于从米所波大米往外(也许直到埃及)的通道上。在其中一块泥板上,夏琐的统治者更被称为“王”(s%arrum)。这种号通常是不会用来形容城市的统治者的(参:书十一1)。再者,泥板又提到有使者从巴比伦前来朝见他,进一步显示夏琐的王的重要地位。其中一个王的名字是伊尼亚达(Ibni-Adad),是个反映出巴比伦影响的亚甲文名字。可是,夏琐跟北面和西面也有接触,正如王送给乌加列和革哩底(Crete, Kaptara)的礼物所显示的。埃及王杜得模西士三世(Tuthmosis III)、亚门诺斐斯二世(Amenhotep II)和薛提一世(Seti I)在主前十五和十四世纪所列举的版图中,也有提及夏琐。这城后来在十四世纪的亚玛拿信件中再被提及:其统治者仍被称为王(s%ar h\a-zu-ra)。最后,在其后一个世纪的埃及蒲纸(阿纳斯塔西一世 [Anastasi I]),又在论到军事的一段文字中,提及夏琐。由此看来,这些文献和出土文物,都充分的证实圣经的话,说明夏琐是个重要的地点。

Ⅳ 其他同名的地方

1. 位于犹大南面的一个地方(书十五23),其位置不详。

2. (h]a{s]o^r h]@datta^)“新夏琐”〔译注:和合本译作“夏琐哈大地”,书十五25〕,犹大南面的一个地方,位置不详。

3. “加略希斯仑”的另一个名称(书十五25),位于犹大南面,位置不详,可能与2的地点相同。

4. 在便雅悯境内的一个地方(民十一33),大概是现今的哈苏尔废墟(Khirbet Hazzur)。

5. 耶利米提到的一个为亚拉伯半游牧民族所占据的地方(四十九28、30、3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