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地」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基地</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行 1: 行 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基地</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nimg.ws.126.net%2F%3Furl%3D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711%2F830a263aj00qw215u001tc000hs00a2g.jpg%26thumbnail%3D650x2147483647%26quality%3D80%26type%3Djpg&refer=http%3A%2F%2Fnimg.ws.126.net&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8898106&t=c4cf1df15538d99525ab4af7e3c5553c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F%BA%E5%9C%B0&step_word=&hs=0&pn=17&spn=0&di=7146857200093233153&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027963931%2C793435494&os=4097922248%2C476003851&simid=1027963931%2C793435494&adpicid=0&lpn=0&ln=1953&fr=&fmq=1666306115112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nimg.ws.126.net%2F%3Furl%3D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711%2F830a263aj00qw215u001tc000hs00a2g.jpg%26thumbnail%3D650x2147483647%26quality%3D80%26type%3Djpg%26refer%3Dhttp%3A%2F%2Fnimg.ws.126.net%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8898106%26t%3Dc4cf1df15538d99525ab4af7e3c5553c&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8mn_z%26e3Bv54AzdH3F1yAzdH3Fw6ptvsjAzdH3F2jhnh2psaccal7fp_z%26e3Bip4s&gsm=1e000000000000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MSw2LDQ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big> 基地</big> '''
+
| align= light|
 +
 
 +
  书名; 基地
 +
 
 +
别名;银河帝国:基地
 +
 
 +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
类别;科幻小说
  
|[[File:|缩略图|居中|[ 图链接]]]
+
 原 作品;Foundation
  
|-
+
译者;叶李华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出版社;Gnome Press
  
|-
+
出版时间;1951年
  
| align= light|
+
页数;255页(美国版)
  
 +
ISBN;0-553-29335-4
 
|}
 
|}
  
 “'''基地'''”组织(阿拉伯文:قاعدة‎,意为“基地”),港澳台译盖达组织,马新译作卡伊达组织;又译凯达组织、开打组织,是一个伊斯兰教军事组织,该组织于198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后期创立,创立者是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
+
 “'''基地'''”组织(阿拉伯文:قاعدة‎,意为“基地”),港澳台译盖达组织,马新译作卡伊达组织;又译凯达[[ 组织]] 、开打组织,是一个伊斯兰教军事组织,该组织于198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后期创立,创立者是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
  
 在阿拉伯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苏军撤退后,目标转为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
 在阿拉伯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 训练]] 。苏军撤退后,目标转为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该组织主要在中亚、中东地区活动。基地组织的最高领导是以拉登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下设有4个专门职能委员会。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之一。<ref>[ ], , --</ref>
+
 该组织主要在中亚、中东地区活动。基地组织的最高领导是以拉登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下设有4个专门职能[[ 委员会]] 。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之一。<ref>[http://www.panda.org.cn/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基地], 360搜索, 2012-09-25</ref>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又译卡达或凯达)。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打倒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东伊运”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资助。
+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又译卡达或凯达)。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 阿富汗]] 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打倒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东伊运”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资助。
  
 
==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
行 33: 行 47:
 
 反抗苏联侵略
 
 反抗苏联侵略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反抗苏军侵占阿富汗的时候,前往阿富汗作战的宗教极端分子们就已经熟知“基地”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了。拉登的精神导师阿卜杜拉·阿扎姆早在1987年的时候就写道:“每一条宗教原则都得有人去维护,每个人都应该扛起重任和作出牺牲,这就是我们的根本!”
+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反抗苏军侵占阿富汗的[[ 时候]] ,前往阿富汗作战的宗教极端分子们就已经熟知“基地”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了。拉登的精神导师阿卜杜拉·阿扎姆早在1987年的时候就写道:“每一条宗教原则都得有人去维护,每个人都应该扛起重任和作出牺牲,这就是我们的根本!”
  
 
 阿卜杜拉·阿扎姆这时候谈的“基地”是“根本”的意思,并不特指某个组织。1988年年末至1989年初,阿扎姆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立了一个名叫“根本”的准军事团体,他们希望这个团体能成为捍卫原教旨主义的“卫道士”。成立之初的这个团体人员不超过12人,并且跟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它世界的林林总总的无异。因此,“基地”组织真正的创始人根本不是拉登。
 
 阿卜杜拉·阿扎姆这时候谈的“基地”是“根本”的意思,并不特指某个组织。1988年年末至1989年初,阿扎姆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立了一个名叫“根本”的准军事团体,他们希望这个团体能成为捍卫原教旨主义的“卫道士”。成立之初的这个团体人员不超过12人,并且跟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它世界的林林总总的无异。因此,“基地”组织真正的创始人根本不是拉登。
行 39: 行 53:
 
 立志改革沙特遇挫
 
 立志改革沙特遇挫
  
1989年,拉登离开巴基斯坦回到自己的祖国沙特。1990年,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之后,拉登和从阿富汗打仗回来的一班老兵们自告奋勇地要组建一支民兵来保卫麦加和麦地那。沙特政府断然拒绝了他的提法,于是,32岁年轻气盛的拉登开始着手“改革”自己的祖国。1991年,已经不为沙特政府所容的拉登逃离了祖国,取道巴基斯坦逃到苏丹。
+
1989年,拉登离开巴基斯坦回到自己的祖国沙特。1990年,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之后,拉登和从阿富汗打仗回来的一班老兵们自告奋勇地要组建一支民兵来保卫麦加和麦地那。沙特政府断然拒绝了他的提法,于是,32岁年轻气盛的拉登开始着手“改革”自己的祖国。1991年,已经不为沙特政府所容的拉登逃离了[[ 祖国]] ,取道巴基斯坦逃到苏丹。
  
 
 西方情报官员一直被批评说,他们对“基地”组织反应过慢。这不太公平,因为拉登在苏丹的五年时间里,所谓的“基地”组织仅仅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意图,更没有袭击西方具体目标的意思,拉登本人更是只醉心于承揽建筑和道路工程。另外,直到这个时候,他的“基地”组织也不超过12个人。
 
 西方情报官员一直被批评说,他们对“基地”组织反应过慢。这不太公平,因为拉登在苏丹的五年时间里,所谓的“基地”组织仅仅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意图,更没有袭击西方具体目标的意思,拉登本人更是只醉心于承揽建筑和道路工程。另外,直到这个时候,他的“基地”组织也不超过12个人。
  
 更重要的是,拉登此时对像埃及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有严重的依赖性,甚至可能说是埃及宗教极端组织的附属,因此,此时的拉登和他那个松散和组织根本没有袭击西方目标的计划,至于世贸中心第一次遭袭击确实无关,而索马里美军遭伏击事件也不见他的影子。
+
 更重要的是,拉登此时对像埃及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有严重的依赖性,甚至可能说是埃及[[ 宗教]] 极端组织的附属,因此,此时的拉登和他那个松散和组织根本没有袭击西方目标的计划,至于世贸中心第一次遭袭击确实无关,而索马里美军遭伏击事件也不见他的影子。
  
 
 被美国逼上“梁山”
 
 被美国逼上“梁山”
行 49: 行 63:
 
1993年,美国政府紧逼苏丹政府交出拉登,并冻结苏丹政府在美资产。
 
1993年,美国政府紧逼苏丹政府交出拉登,并冻结苏丹政府在美资产。
  
1996年,拉登被迫逃离苏丹前往阿富汗。直到这时,无路可走的拉登才决定应该有一个像模像样的组织。基地组织不仅在2001年9月制造了恐怖事件、与1998年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等事件相关联。成员及支持者在欧美的伊斯兰教徒中逐渐的扩大,据美国当局称其成员散布在了45个国家,共同目标之一就是“反对美国”。
+
1996年,拉登被迫逃离苏丹前往阿富汗。直到这时,无路可走的拉登才决定应该有一个像模像样的组织。基地组织不仅在2001年9月制造了恐怖事件、与1998年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等事件相关联。成员及支持者在欧美的伊斯兰教徒中逐渐的扩大,据美国当局称其成员散布在了45个[[ 国家]] ,共同目标之一就是“反对美国”。
  
 
 魂归巴基斯坦
 
 魂归巴基斯坦
行 57: 行 71:
 
2011年5月18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发布消息称,埃及激进分子赛义夫·阿德尔已被任命为“基地”组织临时领导人。
 
2011年5月18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发布消息称,埃及激进分子赛义夫·阿德尔已被任命为“基地”组织临时领导人。
  
2011年6月16日电 综合报道,“基地”组织在16日发表声明称,在领袖本·拉登被美军在巴基斯坦击毙后,该组织已经任命埃及人艾曼·扎瓦赫里为新的领导人。
+
2011年6月16日电 综合报道,“基地”组织在16日发表声明称,在领袖本·拉登被美军在[[ 巴基斯坦]] 击毙后,该组织已经任命埃及人艾曼·扎瓦赫里为新的领导人。
  
 
==基本构成==
 
==基本构成==
行 65: 行 79:
 
 “基地”组织有三层核心
 
 “基地”组织有三层核心
  
 第一层核心是“基地硬骨头”,这个核心是由拉登本人以及那些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随拉登鞍前马后跑的人组成,人数在数十人左右。当然了,后来也有一些有经验的人被吸纳入这层核心,比如说曾在菲律宾和其它地方屡屡制造炸弹爆炸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
+
 第一层核心是“基地硬骨头”,这个核心是由拉登本人以及那些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随拉登鞍前马后跑的人组成,人数在数十人左右。当然了,后来也有一些有[[ 经验]] 的人被吸纳入这层核心,比如说曾在菲律宾和其它地方屡屡制造炸弹爆炸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
  
 
 第二层核心是数十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组织分支的领袖人物。这些组织分支往往原本就是当地极端组织,它们通过各种关系与拉登搭上线,并且得到拉登的完全赏识、信任和训练之后,才能进入“基地”圈子;
 
 第二层核心是数十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组织分支的领袖人物。这些组织分支往往原本就是当地极端组织,它们通过各种关系与拉登搭上线,并且得到拉登的完全赏识、信任和训练之后,才能进入“基地”圈子;
  
 第三层核心是拉登最铁杆的秘密信徒。这些人并不从事恐怖行动,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着正当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但他们却秘密为拉登搜集情报和筹集资金。这个核心拉登非常看重。
+
 第三层核心是拉登最铁杆的秘密信徒。这些人并不从事恐怖行动,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着正当的职业和[[ 道德]] 操守,但他们却秘密为拉登搜集情报和筹集资金。这个核心拉登非常看重。
  
 至于大量的外围组织其实有许多根本跟拉登和“基地”无关。比如说伊拉克北部的安萨尔组织,尽管美英指责该组织与拉登有关,但事实情况却是,根据记者对安萨尔长时间追访所了解的情况,安萨尔组织不但跟基地毫无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基地”的死对头,因为不论是从该组织提倡的指导思想,还是奋斗目标来看,都与拉登格格不入。不过,安萨尔组织派人到阿富汗的拉登训练营参加训练是真,因为安萨尔想从拉登那里偷学点艺。不过,这一企图后来被“基地”察觉,结果被驱逐出阿富汗。
+
 至于大量的外围组织其实有许多根本跟拉登和“基地”无关。比如说伊拉克北部的安萨尔组织,尽管美英指责该组织与拉登有关,但事实情况却是,根据记者对安萨尔长时间追访所了解的情况,安萨尔组织不但跟基地毫无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基地”的死对头,因为不论是从该组织提倡的指导思想,还是奋斗[[ 目标]] 来看,都与拉登格格不入。不过,安萨尔组织派人到阿富汗的拉登训练营参加训练是真,因为安萨尔想从拉登那里偷学点艺。不过,这一企图后来被“基地”察觉,结果被驱逐出阿富汗。
  
 
 另外,通过对基地组织四年追访的情况来看,参加拉登的人情况各异。如果西方反恐怖机构不能消除这些人对西方文化的敌对情绪的话,那么光靠武力恐怕难以解决问题。
 
 另外,通过对基地组织四年追访的情况来看,参加拉登的人情况各异。如果西方反恐怖机构不能消除这些人对西方文化的敌对情绪的话,那么光靠武力恐怕难以解决问题。
行 77: 行 91:
 
==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学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义,学习使用轻型武器、发射迫击炮和火箭筒、使用电脑和因特网。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基地”接受过训练的人有3万以上,他们被称为“阿富汗的阿拉伯人”。据悉,“基地”组织核心成员约4000~5000人,主要由“阿富汗的阿拉伯人”组成。拉登 通过传真、移动电话、因特网或信使遥控指挥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学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义,学习使用轻型武器、发射迫击炮和火箭筒、使用电脑和因特网。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基地”接受过训练的人有3万以上,他们被称为“[[ 阿富汗]] [[ 阿拉伯人]] ”。据悉,“基地”组织核心成员约4000~5000人,主要由“阿富汗的阿拉伯人”组成。拉登 通过传真、移动电话、因特网或信使遥控指挥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活动分布==
 
==活动分布==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拥有十多个基地,专门训练成员使用武器、通讯设备和动员组织。据统计由八十年代至今,接受过训练的有3万人之多,成员则有4000-5000人。组织各成员会利用传真、移动电话、互联网,协调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一般对外发放新闻讯息,也是用互联网或录影片段形式公布。
+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拥有十多个基地,专门训练成员使用武器、通讯设备和动员组织。据统计由八十年代至今,接受过训练的有3万人之多,成员则有4000-5000人。组织各成员会利用传真、移动电话、互联网,协调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一般对外发放[[ 新闻]] 讯息,也是用互联网或录影片段形式公布。
  
 “基地”组织也与世界其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争取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和新疆的东突厥斯坦运动组织。
+
 “基地”组织也与世界其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 叙利亚]] 、菲律宾、埃塞俄比亚,争取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和新疆的东突厥斯坦运动组织。
  
 
 “基地”组织有下列直接分部:
 
 “基地”组织有下列直接分部:
行 109: 行 123:
 
 ●中国新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恐怖组织)
 
 ●中国新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恐怖组织)
  
 基地和其它几个恐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要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内的组织。 一提到“基地”组织,人们立即联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雾里的拉登,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没的武装人员。然而,这样的印象多来自于跟“基地”组织毫无干系的媒体报道,来自于西方情报机构的猜测推断,甚至来自于道听途说。
+
 基地和其它几个恐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 菲律宾]] 、埃塞俄比亚和要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内的组织。 一提到“基地”组织,人们立即联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雾里的拉登,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没的武装人员。然而,这样的印象多来自于跟“基地”组织毫无干系的媒体报道,来自于西方情报机构的猜测推断,甚至来自于道听途说。
  
 
 美国和英国的情报反恐怖机构做梦也没有想到,2001年12月,美军天上地下联手对龟缩在阿富汗西部托拉博拉山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部进行疯狂清剿之际,英国《[[观察家报]]》的记者雅松·伯克正在跟“恐怖分子”们经历美英炮火的“洗礼”。
 
 美国和英国的情报反恐怖机构做梦也没有想到,2001年12月,美军天上地下联手对龟缩在阿富汗西部托拉博拉山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部进行疯狂清剿之际,英国《[[观察家报]]》的记者雅松·伯克正在跟“恐怖分子”们经历美英炮火的“洗礼”。
行 115: 行 129:
 
 在那段日子里,“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战士们每天都要打以半夜才能回到隐身之处,借着间或腾起的战火,英国记者能看清斜挎在他们肩上的枪支弹药。新回来的人刚一进屋,原来睡在火塘边的战士们纷纷站起来,把最暖和的地方让给打了大半夜仗的人。屋外天寒地冻,是呵一口气就能结成冰的三九寒天。
 
 在那段日子里,“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战士们每天都要打以半夜才能回到隐身之处,借着间或腾起的战火,英国记者能看清斜挎在他们肩上的枪支弹药。新回来的人刚一进屋,原来睡在火塘边的战士们纷纷站起来,把最暖和的地方让给打了大半夜仗的人。屋外天寒地冻,是呵一口气就能结成冰的三九寒天。
  
 在一天的战斗中,有2名同伴被美英部队俘虏,好几个人被对方打死或者打伤。对于死伤和被俘虏同伴的情况,回来的人不愿意多说。不过,他们也有收获,一名塔利班战士正在仔细地检查一挺从美国大兵手里缴获的轻机枪,多数的人则在抢好几个小时前给他们炖的一锅鸡汤暖暖身。如果前两天摸的规律没错的话,那么离美军战机的轰炸还有两到三个小时,所以他们还有点时间补补觉。美军的B-52就象是挂在托拉博拉的天上,没完没了地盘旋寻找攻击目标——我们先看着它们从北边飞来,盘旋打转,然后急转弯向西飞,紧接着我们就看到西边的山上腾起一阵阵的烟雾,几秒钟后我们便能听到爆炸发出的巨响。
+
 在一天的战斗中,有2名同伴被美英部队俘虏,好几个人被对方打死或者打伤。对于死伤和被俘虏同伴的[[ 情况]] ,回来的人不愿意多说。不过,他们也有收获,一名塔利班战士正在仔细地检查一挺从美国大兵手里缴获的轻机枪,多数的人则在抢好几个小时前给他们炖的一锅鸡汤暖暖身。如果前两天摸的规律没错的话,那么离美军战机的轰炸还有两到三个小时,所以他们还有点时间补补觉。美军的B-52就象是挂在托拉博拉的天上,没完没了地盘旋寻找攻击目标——我们先看着它们从北边飞来,盘旋打转,然后急转弯向西飞,紧接着我们就看到西边的山上腾起一阵阵的烟雾,几秒钟后我们便能听到爆炸发出的巨响。
  
 三小时后,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屋里的其它人都已经起床忙碌着:把薄薄的毛毯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挎上各自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把子弹匣小心翼翼地插进口袋里,然后便消失在奇冷的屋外。随便提一句,这些毛毯多是他们从60公里外的贾拉拉巴德买来的,毛毯本身是从伊朗进口的,多是绿色或者桃红色,上面织有大花图案。战士们三五成群分批分拨地走向各自的阵地,新一天的战斗开始了。
+
 三小时后,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屋里的其它人都已经起床忙碌着:把薄薄的[[ 毛毯]] 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挎上各自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把子弹匣小心翼翼地插进口袋里,然后便消失在奇冷的屋外。随便提一句,这些毛毯多是他们从60公里外的贾拉拉巴德买来的,毛毯本身是从伊朗进口的,多是绿色或者桃红色,上面织有大花图案。战士们三五成群分批分拨地走向各自的阵地,新一天的战斗开始了。
  
 
 天空开始亮了起来。我们的北边是贾拉拉巴德和环绕它四周的大漠。突然,贾拉拉巴德湛蓝的天空划出了几道白迹,一天中的第一拨B-52轰炸机开始来临了。白迹不断地向山区逼近,然后消失在西方的空中,紧接着我们四周的山上便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天空开始亮了起来。我们的北边是贾拉拉巴德和环绕它四周的大漠。突然,贾拉拉巴德湛蓝的天空划出了几道白迹,一天中的第一拨B-52轰炸机开始来临了。白迹不断地向山区逼近,然后消失在西方的空中,紧接着我们四周的山上便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行 123: 行 137:
 
 美国人是从2001年的11月30日开始轰炸我们隐身的托拉博拉山洞的。17天前,塔利班和他们的外国伙伴撤出了喀布尔。就在北方联盟的部队涌入喀布尔的头几个小时里,一群圣战战士和我偷偷地出城,几个小时后就溜到了贾拉拉巴德。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美军的战机和特种部队接连对贾拉拉巴德地区进行了清剿,我们的抵抗非常微弱。
 
 美国人是从2001年的11月30日开始轰炸我们隐身的托拉博拉山洞的。17天前,塔利班和他们的外国伙伴撤出了喀布尔。就在北方联盟的部队涌入喀布尔的头几个小时里,一群圣战战士和我偷偷地出城,几个小时后就溜到了贾拉拉巴德。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美军的战机和特种部队接连对贾拉拉巴德地区进行了清剿,我们的抵抗非常微弱。
  
 拉登其实是在坎大哈,一直到12月初,他和他的数百人马才进入托拉博拉山区的。到12月中旬,拉登本人、拉登的高级助手和塔利班最高指挥部的数百人马已经悄然离开山区,他们完全溜出了美军布下的天罗地网。我也离开了托拉博拉,在贾拉拉巴德呆了几天后,驱车前往巴基斯坦,然后又赶回伦敦过圣诞节。至此,我已经对阿富汗、巴基斯坦、特别是拉登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报道。
+
 拉登其实是在坎大哈,一直到12月初,他和他的数百人马才进入托拉博拉山区的。到12月中旬,拉登本人、拉登的高级助手和[[ 塔利班]] 最高指挥部的数百人马已经悄然离开山区,他们完全溜出了美军布下的天罗地网。我也离开了托拉博拉,在贾拉拉巴德呆了几天后,驱车前往巴基斯坦,然后又赶回伦敦过圣诞节。至此,我已经对阿富汗、巴基斯坦、特别是拉登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报道。
  
 
==与东伊运==
 
==与东伊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02年第31号的的国务院公报显示,“基地”组织和“东伊运”具有共生关系,文件上指出:““东伊运”与本·拉登“基地”组织系共生关系,在培训武装人员和暴力恐怖分子方面得到了阿富汗“塔利班”、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大力支持。“东伊运”将其人员派遣至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武装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结束后派遣这些人员到阿富汗、克什米尔和车臣等地参加实战,并派遣受训恐怖分子潜入中国新疆进行爆炸、暗杀、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在新疆建立暴力团伙,煽动骚乱。”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02年第31号的的[[ 国务院]] 公报显示,“基地”组织和“东伊运”具有共生关系,文件上指出:““东伊运”与本·拉登“基地”组织系共生关系,在培训武装人员和暴力恐怖分子方面得到了阿富汗“塔利班”、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大力支持。“东伊运”将其人员派遣至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武装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结束后派遣这些人员到阿富汗、克什米尔和车臣等地参加实战,并派遣受训恐怖分子潜入中国[[ 新疆]] 进行爆炸、暗杀、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在新疆建立暴力团伙,煽动骚乱。”
  
 
==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
行 143: 行 157: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政府一直声称此事件是由基地组织策动,最初“基地”组织否认这一指控。但随后的情报资料,包括基地组织的文件、录像带、磁带记录显示,本·拉登参与了这一行动的策划。
+
 美国政府一直声称此事件是由基地组织策动,最初“基地”组织否认这一指控。但随后的情报[[ 资料]] ,包括基地组织的文件、录像带、磁带记录显示,本·拉登参与了这一行动的策划。
  
 
 伦敦七七爆炸案
 
 伦敦七七爆炸案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尽管国际上多视其为恐怖组织,然从相关文件指出:“基地”组织自认是奉阿拉之名向西欧各国宣战的神圣组织,其战术则为在对方领地内实施病毒战术(游击战的变化之一,二战时波兰游击军在德国即施用此战术。其目的在干扰甚至瘫痪敌方后线,使其无心力再战;由于己方一如病毒般瘫痪人体内脏使做为敌方主力的双拳无力化,故得名)。
+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尽管国际上多视其为恐怖组织,然从相关文件指出:“基地”组织自认是奉阿拉之名向西欧各国宣战的神圣组织,其战术则为在对方领地内实施病毒战术(游击战的变化之一,二战时波兰游击军在[[ 德国]] 即施用此战术。其目的在干扰甚至瘫痪敌方后线,使其无心力再战;由于己方一如病毒般瘫痪[[ 人体]] 内脏使做为敌方主力的双拳无力化,故得名)。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
<center>
 +
{{#iDisplay:z312105rcjk|480|270|qq}}
 +
<center>水面上自制的“捕鱼基地”巨型搬网!</center>
 +
</center>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
 
 
[[Category: ]]
 

於 2022年10月21日 (五) 06:58 的最新修訂

基地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書名;基地

別名;銀河帝國:基地

作者;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類別;科幻小說

原作品;Foundation

譯者;葉李華

出版社;Gnome Press

出版時間;1951年

頁數;255頁(美國版)

ISBN;0-553-29335-4

基地」組織(阿拉伯文:قاعدة‎,意為「基地」),港澳台譯蓋達組織,馬新譯作卡伊達組織;又譯凱達組織、開打組織,是一個伊斯蘭教軍事組織,該組織於1988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斯坦後期創立,創立者是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

在阿拉伯有10多處訓練基地,對從各國來到阿富汗的成員進行恐怖活動訓練。蘇軍撤退後,目標轉為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腐敗政權」。

該組織主要在中亞、中東地區活動。基地組織的最高領導是以拉登為首的中央委員會,下設有4個專門職能委員會。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列為世界恐怖組織之一。[1]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組織(又譯卡達或凱達)。成立之初,其目的是為了訓練和指揮與入侵阿富汗的蘇聯軍隊戰鬥的阿富汗義勇軍,但是從蘇軍撤退後的1991年前後開始,該組織將目標轉為打倒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腐敗政權」。「東伊運」的活動資金主要來源於本·拉登「基地」組織的資助。

組織發展

「基地」組織本不該叫「基地」,「基地」(qaeda)辭源於阿拉伯語qaf-ayn-dal,它的直意可以是「基地」、「營地」、「家」或者「根本」,更重要的是,它還有「組織」、「原則」、「方式」、「方法」和「普遍真理」的意思。

反抗蘇聯侵略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反抗蘇軍侵占阿富汗的時候,前往阿富汗作戰的宗教極端分子們就已經熟知「基地」這個詞的具體含義了。拉登的精神導師阿卜杜拉·阿扎姆早在1987年的時候就寫道:「每一條宗教原則都得有人去維護,每個人都應該扛起重任和作出犧牲,這就是我們的根本!」

阿卜杜拉·阿扎姆這時候談的「基地」是「根本」的意思,並不特指某個組織。1988年年末至1989年初,阿扎姆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立了一個名叫「根本」的準軍事團體,他們希望這個團體能成為捍衛原教旨主義的「衛道士」。成立之初的這個團體人員不超過12人,並且跟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它世界的林林總總的無異。因此,「基地」組織真正的創始人根本不是拉登。

立志改革沙特遇挫

1989年,拉登離開巴基斯坦回到自己的祖國沙特。1990年,當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之後,拉登和從阿富汗打仗回來的一班老兵們自告奮勇地要組建一支民兵來保衛麥加和麥地那。沙特政府斷然拒絕了他的提法,於是,32歲年輕氣盛的拉登開始着手「改革」自己的祖國。1991年,已經不為沙特政府所容的拉登逃離了祖國,取道巴基斯坦逃到蘇丹。

西方情報官員一直被批評說,他們對「基地」組織反應過慢。這不太公平,因為拉登在蘇丹的五年時間裡,所謂的「基地」組織僅僅是一個鬆散的團體,也沒有明確的政治意圖,更沒有襲擊西方具體目標的意思,拉登本人更是只醉心於承攬建築和道路工程。另外,直到這個時候,他的「基地」組織也不超過12個人。

更重要的是,拉登此時對像埃及的伊斯蘭聖戰組織有嚴重的依賴性,甚至可能說是埃及宗教極端組織的附屬,因此,此時的拉登和他那個鬆散和組織根本沒有襲擊西方目標的計劃,至於世貿中心第一次遭襲擊確實無關,而索馬里美軍遭伏擊事件也不見他的影子。

被美國逼上「梁山」

1993年,美國政府緊逼蘇丹政府交出拉登,並凍結蘇丹政府在美資產。

1996年,拉登被迫逃離蘇丹前往阿富汗。直到這時,無路可走的拉登才決定應該有一個像模像樣的組織。基地組織不僅在2001年9月製造了恐怖事件、與1998年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美國大使館爆炸案等事件相關聯。成員及支持者在歐美的伊斯蘭教徒中逐漸的擴大,據美國當局稱其成員散布在了45個國家,共同目標之一就是「反對美國」。

魂歸巴基斯坦

2011年5月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已死亡,美國已經發現其屍體。

2011年5月18日,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發布消息稱,埃及激進分子賽義夫·阿德爾已被任命為「基地」組織臨時領導人。

2011年6月16日電 綜合報道,「基地」組織在16日發表聲明稱,在領袖本·拉登被美軍在巴基斯坦擊斃後,該組織已經任命埃及人艾曼·扎瓦赫里為新的領導人。

基本構成

「基地」組織三層核心鮮為人知,邊緣團體跑到「基地」訓練營偷藝被逐到1999年和2000年的樣子,「基地」組織才真正地成熟起來。不過,就算「基地」組織成熟的時候,其核心機構其實也沒有多大,甚至於外界動不動就指某個組織是「基地」,那是不了解基地組織的真正結構情況。

「基地」組織有三層核心

第一層核心是「基地硬骨頭」,這個核心是由拉登本人以及那些自八十年代以來一直隨拉登鞍前馬後跑的人組成,人數在數十人左右。當然了,後來也有一些有經驗的人被吸納入這層核心,比如說曾在菲律賓和其它地方屢屢製造炸彈爆炸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

第二層核心是數十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組織分支的領袖人物。這些組織分支往往原本就是當地極端組織,它們通過各種關係與拉登搭上線,並且得到拉登的完全賞識、信任和訓練之後,才能進入「基地」圈子;

第三層核心是拉登最鐵杆的秘密信徒。這些人並不從事恐怖行動,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着正當的職業和道德操守,但他們卻秘密為拉登搜集情報和籌集資金。這個核心拉登非常看重。

至於大量的外圍組織其實有許多根本跟拉登和「基地」無關。比如說伊拉克北部的安薩爾組織,儘管美英指責該組織與拉登有關,但事實情況卻是,根據記者對安薩爾長時間追訪所了解的情況,安薩爾組織不但跟基地毫無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基地」的死對頭,因為不論是從該組織提倡的指導思想,還是奮鬥目標來看,都與拉登格格不入。不過,安薩爾組織派人到阿富汗的拉登訓練營參加訓練是真,因為安薩爾想從拉登那裡偷學點藝。不過,這一企圖後來被「基地」察覺,結果被驅逐出阿富汗。

另外,通過對基地組織四年追訪的情況來看,參加拉登的人情況各異。如果西方反恐怖機構不能消除這些人對西方文化的敵對情緒的話,那麼光靠武力恐怕難以解決問題。

訓練基地

「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境內有10多處訓練基地,對從各國來到阿富汗的成員進行恐怖活動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學習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教義,學習使用輕型武器、發射迫擊炮和火箭筒、使用電腦和因特網。據估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基地」接受過訓練的人有3萬以上,他們被稱為「阿富汗阿拉伯人」。據悉,「基地」組織核心成員約4000~5000人,主要由「阿富汗的阿拉伯人」組成。拉登 通過傳真、移動電話、因特網或信使遙控指揮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活動分布

「基地」組織在阿富汗擁有十多個基地,專門訓練成員使用武器、通訊設備和動員組織。據統計由八十年代至今,接受過訓練的有3萬人之多,成員則有4000-5000人。組織各成員會利用傳真、移動電話、互聯網,協調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一般對外發放新聞訊息,也是用互聯網或錄影片段形式公布。

「基地」組織也與世界其他組織有聯繫,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菲律賓、埃塞俄比亞,爭取脫離俄羅斯的車臣共和國,和新疆的東突厥斯坦運動組織。

「基地」組織有下列直接分部: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也門伊斯蘭聖戰組織

●伊拉克「基地」組織

●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

●敘利亞努斯拉陣線

●索馬里青年黨 (聖戰青年運動)

●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

●利比亞伊斯蘭戰鬥團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祈禱團

●馬里納賽爾主義獨立運動

●中國新疆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突恐怖組織)

基地和其它幾個恐怖組織有聯繫,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菲律賓、埃塞俄比亞和要脫離俄羅斯的車臣共和國內的組織。 一提到「基地」組織,人們立即聯想到的肯定是雲中霧裡的拉登,無處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沒的武裝人員。然而,這樣的印象多來自於跟「基地」組織毫無干係的媒體報道,來自於西方情報機構的猜測推斷,甚至來自於道聽途說。

美國和英國的情報反恐怖機構做夢也沒有想到,2001年12月,美軍天上地下聯手對龜縮在阿富汗西部托拉博拉山區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殘部進行瘋狂清剿之際,英國《觀察家報》的記者雅松·伯克正在跟「恐怖分子」們經歷美英炮火的「洗禮」。

在那段日子裡,「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戰士們每天都要打以半夜才能回到隱身之處,借着間或騰起的戰火,英國記者能看清斜挎在他們肩上的槍支彈藥。新回來的人剛一進屋,原來睡在火塘邊的戰士們紛紛站起來,把最暖和的地方讓給打了大半夜仗的人。屋外天寒地凍,是呵一口氣就能結成冰的三九寒天。

在一天的戰鬥中,有2名同伴被美英部隊俘虜,好幾個人被對方打死或者打傷。對於死傷和被俘虜同伴的情況,回來的人不願意多說。不過,他們也有收穫,一名塔利班戰士正在仔細地檢查一挺從美國大兵手裡繳獲的輕機槍,多數的人則在搶好幾個小時前給他們燉的一鍋雞湯暖暖身。如果前兩天摸的規律沒錯的話,那麼離美軍戰機的轟炸還有兩到三個小時,所以他們還有點時間補補覺。美軍的B-52就象是掛在托拉博拉的天上,沒完沒了地盤旋尋找攻擊目標——我們先看着它們從北邊飛來,盤旋打轉,然後急轉彎向西飛,緊接着我們就看到西邊的山上騰起一陣陣的煙霧,幾秒鐘後我們便能聽到爆炸發出的巨響。

三小時後,當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屋裡的其它人都已經起床忙碌着:把薄薄的毛毯整整齊齊地摺疊好,挎上各自的「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把子彈匣小心翼翼地插進口袋裡,然後便消失在奇冷的屋外。隨便提一句,這些毛毯多是他們從60公里外的賈拉拉巴德買來的,毛毯本身是從伊朗進口的,多是綠色或者桃紅色,上面織有大花圖案。戰士們三五成群分批分撥地走向各自的陣地,新一天的戰鬥開始了。

天空開始亮了起來。我們的北邊是賈拉拉巴德和環繞它四周的大漠。突然,賈拉拉巴德湛藍的天空劃出了幾道白跡,一天中的第一撥B-52轟炸機開始來臨了。白跡不斷地向山區逼近,然後消失在西方的空中,緊接着我們四周的山上便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美國人是從2001年的11月30日開始轟炸我們隱身的托拉博拉山洞的。17天前,塔利班和他們的外國夥伴撤出了喀布爾。就在北方聯盟的部隊湧入喀布爾的頭幾個小時裡,一群聖戰戰士和我偷偷地出城,幾個小時後就溜到了賈拉拉巴德。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美軍的戰機和特種部隊接連對賈拉拉巴德地區進行了清剿,我們的抵抗非常微弱。

拉登其實是在坎大哈,一直到12月初,他和他的數百人馬才進入托拉博拉山區的。到12月中旬,拉登本人、拉登的高級助手和塔利班最高指揮部的數百人馬已經悄然離開山區,他們完全溜出了美軍布下的天羅地網。我也離開了托拉博拉,在賈拉拉巴德呆了幾天後,驅車前往巴基斯坦,然後又趕回倫敦過聖誕節。至此,我已經對阿富汗、巴基斯坦、特別是拉登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跟蹤報道。

與東伊運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網站2002年第31號的的國務院公報顯示,「基地」組織和「東伊運」具有共生關係,文件上指出:「「東伊運」與本·拉登「基地」組織系共生關係,在培訓武裝人員和暴力恐怖分子方面得到了阿富汗「塔利班」、本·拉登「基地」組織的大力支持。「東伊運」將其人員派遣至阿富汗「塔利班」武裝、本·拉登「基地」組織的武裝訓練基地參加軍事訓練,在訓練結束後派遣這些人員到阿富汗、克什米爾和車臣等地參加實戰,並派遣受訓恐怖分子潛入中國新疆進行爆炸、暗殺、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動,在新疆建立暴力團伙,煽動騷亂。」

恐怖襲擊

基地組織由成立至今已被指策動過多宗恐怖襲擊:

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

1998年中美國駐東非國家肯尼亞大使館遭受汽車炸彈襲擊,200多人死亡。事後美國以巡航導彈轟炸東非蘇丹部分被指與基地組織有關的武器庫。

2000年也門遇襲

2000年10月,基地組織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轟炸美國駐中東的船艦,17名美國士兵死亡。

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政府一直聲稱此事件是由基地組織策動,最初「基地」組織否認這一指控。但隨後的情報資料,包括基地組織的文件、錄像帶、磁帶記錄顯示,本·拉登參與了這一行動的策劃。

倫敦七七爆炸案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時間,倫敦連環發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共52人,傷者逾百。儘管國際上多視其為恐怖組織,然從相關文件指出:「基地」組織自認是奉阿拉之名向西歐各國宣戰的神聖組織,其戰術則為在對方領地內實施病毒戰術(游擊戰的變化之一,二戰時波蘭游擊軍在德國即施用此戰術。其目的在干擾甚至癱瘓敵方後線,使其無心力再戰;由於己方一如病毒般癱瘓人體內臟使做為敵方主力的雙拳無力化,故得名)。

參考來源

水面上自製的「捕魚基地」巨型搬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