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家核应急救援辐射监测现场技术支持分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国家核应急救援辐射监测现场技术支持分队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承担任务

主要承担现场辐射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开展现场应急监测,提供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咨询及行动建议等任务。能力要求:具有实施核事故环境下现场辐射监测响应行动的能力。人员抽组:30人。

相关资讯

“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中参演情况的介绍及思考

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是我国核应急航空监测的中坚力量, 可对已经或可能受核辐射影响区域的环境进行放射性航空监测, 为事故缓解和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核事故情形下航空监测的响应能力,是我国强化核应急响应能力,为地方应急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核应急演习可以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方法 2015年06月26日,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采用"异地同步、全程拉动"的演习方式, 全程参与了"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结果 本文介绍了参加此次演习的情况,并对参加演习行动进行了评估。结论 对进一步提高核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核应急是为了控制核事故、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为,是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各方协同、统一展开的应急行动。核应急事关重大、涉及全局,对于保护公众、保护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核应急作为核电站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保证在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响应行动,将放射性危害程度减少到最低。

核事故影响无国界,核应急管理无小事。总结三哩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的教训,中国更加深刻认识到核应急的极端重要性,应持续加强和改进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不断提升中国核安全保障水平。1986年即开展国家核应急工作,1991年,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

中国高度重视核应急演习演练,2006年颁布的国家核应急预案的“第四章应急准备”中规定“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2013年6月,国家对2005版《国家核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发布了新版的《国家核应急预案》,其中,在第6章应急准备和保障措施中规定“国家级核事故应急联合演习由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组织实施,一般3~5年举行一次”。

切实加强专业培训,注重公众沟通,不断提高各级核应急组织应对处置严重核事故的能力水平,普及社会公众核安全应急知识,营造促进核能发展良好环境,树立全社会对发展核能事业信心。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于2002年被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批准为“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列入国家核应急后援技术支持单位,承担国家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任务。2015年4月,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2]批准在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组建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技术支持中心及国家核应急救援航空辐射监测分队(分别简称为中心和分队),分别为8个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之一和25支国家级核应急救援分队之一。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成员单位根据需要分别组织单项演练”。为提升中心和分队应急响应能力,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每年实施至少一次的单项演习。近年来,为加强和提升核应急航空监测综合响应能力,国家核应急航空监测中心作为国家级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和救援分队,按照国家核应急办要求,中心和分队先后参加了组织代号为“神盾-2009”和“神盾-2015”的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

“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于2015年6月26日组织实施。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担任演习总指挥,国防科工局、公安部、民政部、环保部、总参作战部等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指挥。演习采用三级联动、时空压缩、军地协同、异地同步的方式,在北京、广州、台山及各国家级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和救援分队所在地同步举行。

参考文献

  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三大意味” ,搜狐,2023-08-09
  2. 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道客巴巴,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