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州古城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嘉州古城牆
圖片來自bytravel

乐山城墙,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始建于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乐山城墙被洪水冲毁,因而城墙重筑。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特大洪冲毁城墙三百余丈,古城重修,形状变为不规则楔形,为内城墙,长26.5公里。咸丰十年(1860)又增修外城,全长17.4公里。嘉州古城墙于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乐山古称嘉州,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筑城始于北周,历代多有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明城东北增修了半圈外城墙,当时有城门17座。外城墙现存城墙约500米,高5米。墙垣宽3米,保存下来的4座城门是人和门、平江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均是临江而建的水门。内城墙约存3500米,高5.3~25米,顶宽3.5米,现存城门有丽正门、会江门、拱宸门、育贤门等四座,均用红砂石砌筑。城北墙上有龙神祠,为纪念隋嘉州太守赵昱的祠庙,现存为清代所建。[1]

乐山市

乐山市四川话拼音:No2san1本地发音:[nʊʔ355]),古称嘉州嘉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市境东界自贡市宜宾市,南接凉山州,西邻雅安市,北连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西南为小凉山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岷江自北往南纵贯而入,于市区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再往东南流出市境。全市总面积12,720平方公里,人口326.05万,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乐山大佛座落于岷江东岸凌云寺南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位于市境西北。

历史

乐山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即为蜀王开明故治。汉朝南安县北周峨眉县平羌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峨眉县为青衣县。开皇十年,青衣县改为龙游县。开皇十三年,置峨眉县

唐朝龙游县,为嘉州州治。宋朝时,改设嘉定府元朝时,改嘉定府路明朝时,改为嘉定直隸州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为嘉定府,又置乐山县。《嘉定府志》称“以县境内有至乐山为名”,但至乐山在县境何处,历代说法不一[2]。嘉定府与今乐山市辖区不尽相同。

民国时,仍为四川省所管辖。1950年,置乐山专区,1968年,改为乐山地区。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区合并,设立乐山市(县级市)。1985年5月,乐山地区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乐山市。1997年,所辖六县(眉山县彭山县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划出,设置眉山地区

地理

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交汇处。以丘陵为主,西南为山地,沿江为冲积平地。气候以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春冬宜人为特点。平均海拔约500米。年降水量1394毫米,年均温17.2℃。

资源

矿藏

已探明资源约30种。其中岩盐石灰石高岭土天然气石膏白云石矿泉水芒硝储量较大。

參考文獻

  1. 自然侵蚀人为考验 嘉州古城墙“很受伤”.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 乐山老县名考(十)乐山县. 三江都市报多媒体报刊. 2013年5月18日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