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啊,马塞马拉(朱法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啊,马塞马拉》中国当代作家朱法元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啊,马塞马拉

肯尼亚,主要是去看野生动物

肯尼亚地处非洲中部,赤道边缘,属印度洋热带季风区。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动植物生长。全国有3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马塞马拉。

出内罗毕,西行270公里,经6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一行进入了马塞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区占地1500平方公里,但这仅仅是一部分,因为它与坦桑尼亚接壤,中间仅隔一条马拉河,在坦境内还有6000平方公里,马塞马拉仅占整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五分之一,而且保护区没有围墙,没有铁丝网,与周边是无界限的,动物们可以在区内外自由来往。我们的车子在离保护区百余公里的地方,就可以看见角马、羚羊、长颈鹿、大象等动物不时出现。其实方圆几万平方公里都是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这里真可称得上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野生动物的世界充满神奇。在一条较为完善的生物链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体现得淋漓尽致。马拉河两边,时刻在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活剧。每年七八月份,是野生动物的迁徙季节,马拉河以南的坦桑尼亚一边,成千上万头角马和斑马蜂拥过河,前往肯尼亚一边的马塞马拉,那里有大片鲜美的牧草等待它们饱餐。然而马拉河是条生死之河,河里有凶残的鳄鱼在潜伏着,每群食草动物过河,都有不少要葬身鱼腹。那种捕猎与求生的争斗,那种前赴后继拼命度险的壮观景象,会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在动物世界,还有许多体现亲情、母性的悲壮场景,闻之令人咋舌。在一个纪录片中,讲述了一只母虎的故事。这只母虎被两只公虎同时看中,要取得占有权。当其中一只交配受孕生下虎崽后,另一只公虎竟勃然大怒,愤而将小虎崽咬死了。母虎无奈,只得又与另一只公虎交配,又生下了一只虎崽,谁知又惹恼了前面那只公虎,也将其幼崽咬死。母虎连失两崽,悲痛不已,为求保全,它竟想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办法:同时与两只公虎交配,让谁都认为生下的是自己的种。要知道,老虎发情交配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年一回,每回要持续五天五夜,每隔15分钟一次,连续不断。且老虎的生殖器上有倒刺,交配次数多了,会刺伤母虎。就这样,这只母虎强忍痛苦,连续十天十夜,不停地与两只公虎交配,结果生下的一只小虎崽,才免受只公虎的残害。母虎将小虎崽藏在岩石缝中,以为万无一失,谁料当它觅食回来时,虎崽又被一条大蟒蛇吞食了。母虎气愤至极,疯狂地寻找蟒蛇,于是在马塞马拉大草原上,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虎蟒大战。真是哀兵必胜,最后蟒蛇战败,不得不将吞下的虎崽吐了出来,仓惶逃走。筋疲力尽的母虎也不穷追败寇,它叼起死虎崽,轻轻放在自己脚下,然后仰头朝天,一阵狂啸,啸毕将虎崽吃掉。此后不吃不睡,天天哀嚎,直至死去。这个悲惨的故事,看得我唏嘘不已。这种母性亲情,就连人类都为之逊色。

到得马塞马拉,当地的导游安排了一辆敞篷越野车,载着我们往草原深处驰去。一路上但见一望无际,均是青草遍地,间或有一棵或是一丛大树,苍翠遒劲,构成了一副优美的画图。草原上,时而是一群数以百计的羚羊,时而是数头巨无霸大象,时而有雄壮漂亮的斑马、角马走过,时而见高贵优雅的长颈鹿在漫步。偶尔见到几只狮子,也大都是一些“睡狮”,要么躺在草丛里呼呼大睡,要么在互相嬉戏打闹,就是我们的车子开到了面前,它们也视而不见,根本不当回事。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我怎么也难与“危险”二字挂上钩来。你看,动物们安闲自在,各得其所,哪有什么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呢?导游听了,哈哈大笑,他说这是在六月天,又是下午,本地动物并不很多,食肉动物如狮子猎豹等,都已在夜里或早上捕猎完毕,吃得饱饱的,正在养精蓄锐,待夜色降临再出动搏杀的。再过一个月,等坦桑尼亚那边的大批动物涉过马拉河,这里的青草就会连片被啃光,刀光剑影的捕猎场景也就屡见不鲜了。那些可怜的食草动物们。就只能用它们的奔跑速度,来训练那些食肉动物,用它们的血肉之躯,奉献给狮虎豹们作盘中餐了。

是啊,弱小者总是受欺负遭凌辱,强悍者总是耍威风逞霸道。世界的不平,原来存在于一切生命界中,叫人类怎不更加险恶三分呢?上帝啊,你究竟在哪里?你主持了什么公道?你不就是在创造着不平吗?

我望着眼前这茫茫草原,望着这暂时的和平景象,脑子里满是战场的幻象,满是对那些弱小动物们的忧虑和哀叹。

来到马塞马拉,就不能不说马塞人。

“马塞马拉”的意思,其实就是马塞人的领地。马塞人在肯尼亚是一支彪悍的部落,他们的种族特色非常鲜明,虽然都是黑人,但他们的身材相对高瘦,不论男女,都是脸颊狭长,厚嘴唇外翻,大门牙暴突,尤其有着一双机警敏捷的大眼睛。马塞女人除了与其他黑人一样有着丰满的乳房和高翘的臀部外,还有一双奇特的耳朵,由于从小就穿了几个耳眼,佩戴着沉重的饰物,竟将耳垂拉空,形成了一个垂肩的大洞,那些五光十色的饰物,已然吊到了胸前,十分有趣。马塞男人以放牧为主,一般都是披着一块红底花格子大布袍,手执木棍,在辽阔的草原上非常显眼。马塞人的骁勇是著名的,有着“狮子也畏惧”的传说。据说在很早以前,有个部落的一头水牛被狮子咬死了,马塞人最看重牛羊,几乎与生命同价。其精心喂养的程度难以想象,大凡牛崽羊羔生下后,都要置于自己的房里,同吃同睡,不离左右。这头狮子竟然闯进村寨咬死水牛,马塞人怎肯甘休?他们发起狠来,穷追猛撵,一连撵了三天三夜,竟把狮子撵趴下了。从此,马塞人的勇气和耐力闻名遐迩,声誉大振。肯尼亚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特殊族群,特地依照他们的习性,把马塞马拉区域划为他们的专属领地。我们看到马塞人几与野兽杂处,虽然狮虎闯进村寨咬牛叼羊的事时有发生,但总体上还是睦邻友好,相安无事。特别是马塞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很值得称颂,从不因贪图利益而捕杀动物。正因为此,这里的野生动物才能自由繁衍生息,不致被赶尽杀绝。

马塞人是可敬的,但他们也是无奈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马塞马拉的宁静被打破了,一辆接一辆载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越野车,把大草原划开了一道道口子,游客们不满足观赏食草动物,专门去寻觅凶禽猛兽,于是那些车子都挂上了天线,以利相互联络。一辆发现了狮豹,其余的便蜂拥而至,甚至不顾一切地在草原上狂奔。噪音、尾气、闪光灯、车轮的碾压,构成了对这个地球上所剩无几的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极大破坏。不知这些野生动物们作何感想?我似乎从它们的眼神里,看到了惶恐,看到了哀求。

我们的地球,要是多有一些马塞马拉多好:风吹草低,林木葱茏,物种众多,共生共存……

可眼下的马塞马拉竟也岌岌可危了!

其实世上最凶残最不顾后果的不是野生动物,而是人类[1]

作者简介

朱法元,1955年出生,本科,出版专业编审,现任上市公司中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600373)董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