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啊,馬塞馬拉(朱法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啊,馬塞馬拉》中國當代作家朱法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啊,馬塞馬拉

肯尼亞,主要是去看野生動物

肯尼亞地處非洲中部,赤道邊緣,屬印度洋熱帶季風區。那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動植物生長。全國有35個野生動物保護區,總面積約5萬多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1%。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馬塞馬拉。

出內羅畢,西行270公里,經6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一行進入了馬塞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占地1500平方公里,但這僅僅是一部分,因為它與坦桑尼亞接壤,中間僅隔一條馬拉河,在坦境內還有6000平方公里,馬塞馬拉僅占整個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五分之一,而且保護區沒有圍牆,沒有鐵絲網,與周邊是無界限的,動物們可以在區內外自由來往。我們的車子在離保護區百餘公里的地方,就可以看見角馬、羚羊、長頸鹿、大象等動物不時出現。其實方圓幾萬平方公里都是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這裡真可稱得上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野生動物的世界充滿神奇。在一條較為完善的生物鏈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體現得淋漓盡致。馬拉河兩邊,時刻在上演着驚心動魄的活劇。每年七八月份,是野生動物的遷徙季節,馬拉河以南的坦桑尼亞一邊,成千上萬頭角馬和斑馬蜂擁過河,前往肯尼亞一邊的馬塞馬拉,那裡有大片鮮美的牧草等待它們飽餐。然而馬拉河是條生死之河,河裡有兇殘的鱷魚在潛伏着,每群食草動物過河,都有不少要葬身魚腹。那種捕獵與求生的爭鬥,那種前赴後繼拚命度險的壯觀景象,會令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在動物世界,還有許多體現親情、母性的悲壯場景,聞之令人咋舌。在一個紀錄片中,講述了一隻母虎的故事。這隻母虎被兩隻公虎同時看中,要取得占有權。當其中一隻交配受孕生下虎崽後,另一隻公虎竟勃然大怒,憤而將小虎崽咬死了。母虎無奈,只得又與另一隻公虎交配,又生下了一隻虎崽,誰知又惹惱了前面那隻公虎,也將其幼崽咬死。母虎連失兩崽,悲痛不已,為求保全,它竟想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辦法:同時與兩隻公虎交配,讓誰都認為生下的是自己的種。要知道,老虎發情交配是有規律的,大約每年一回,每回要持續五天五夜,每隔15分鐘一次,連續不斷。且老虎的生殖器上有倒刺,交配次數多了,會刺傷母虎。就這樣,這隻母虎強忍痛苦,連續十天十夜,不停地與兩隻公虎交配,結果生下的一隻小虎崽,才免受只公虎的殘害。母虎將小虎崽藏在岩石縫中,以為萬無一失,誰料當它覓食回來時,虎崽又被一條大蟒蛇吞食了。母虎氣憤至極,瘋狂地尋找蟒蛇,於是在馬塞馬拉大草原上,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虎蟒大戰。真是哀兵必勝,最後蟒蛇戰敗,不得不將吞下的虎崽吐了出來,倉惶逃走。筋疲力盡的母虎也不窮追敗寇,它叼起死虎崽,輕輕放在自己腳下,然後仰頭朝天,一陣狂嘯,嘯畢將虎崽吃掉。此後不吃不睡,天天哀嚎,直至死去。這個悲慘的故事,看得我唏噓不已。這種母性親情,就連人類都為之遜色。

到得馬塞馬拉,當地的導遊安排了一輛敞篷越野車,載着我們往草原深處馳去。一路上但見一望無際,均是青草遍地,間或有一棵或是一叢大樹,蒼翠遒勁,構成了一副優美的畫圖。草原上,時而是一群數以百計的羚羊,時而是數頭巨無霸大象,時而有雄壯漂亮的斑馬、角馬走過,時而見高貴優雅的長頸鹿在漫步。偶爾見到幾隻獅子,也大都是一些「睡獅」,要麼躺在草叢裡呼呼大睡,要麼在互相嬉戲打鬧,就是我們的車子開到了面前,它們也視而不見,根本不當回事。看到這樣一幅場景,我怎麼也難與「危險」二字掛上鈎來。你看,動物們安閒自在,各得其所,哪有什麼弱肉強食、你死我活呢?導遊聽了,哈哈大笑,他說這是在六月天,又是下午,本地動物並不很多,食肉動物如獅子獵豹等,都已在夜裡或早上捕獵完畢,吃得飽飽的,正在養精蓄銳,待夜色降臨再出動搏殺的。再過一個月,等坦桑尼亞那邊的大批動物涉過馬拉河,這裡的青草就會連片被啃光,刀光劍影的捕獵場景也就屢見不鮮了。那些可憐的食草動物們。就只能用它們的奔跑速度,來訓練那些食肉動物,用它們的血肉之軀,奉獻給獅虎豹們作盤中餐了。

是啊,弱小者總是受欺負遭凌辱,強悍者總是耍威風逞霸道。世界的不平,原來存在於一切生命界中,叫人類怎不更加險惡三分呢?上帝啊,你究竟在哪裡?你主持了什麼公道?你不就是在創造着不平嗎?

我望着眼前這茫茫草原,望着這暫時的和平景象,腦子裡滿是戰場的幻象,滿是對那些弱小動物們的憂慮和哀嘆。

來到馬塞馬拉,就不能不說馬塞人。

「馬塞馬拉」的意思,其實就是馬塞人的領地。馬塞人在肯尼亞是一支彪悍的部落,他們的種族特色非常鮮明,雖然都是黑人,但他們的身材相對高瘦,不論男女,都是臉頰狹長,厚嘴唇外翻,大門牙暴突,尤其有着一雙機警敏捷的大眼睛。馬塞女人除了與其他黑人一樣有着豐滿的乳房和高翹的臀部外,還有一雙奇特的耳朵,由於從小就穿了幾個耳眼,佩戴着沉重的飾物,竟將耳垂拉空,形成了一個垂肩的大洞,那些五光十色的飾物,已然吊到了胸前,十分有趣。馬塞男人以放牧為主,一般都是披着一塊紅底花格子大布袍,手執木棍,在遼闊的草原上非常顯眼。馬塞人的驍勇是著名的,有着「獅子也畏懼」的傳說。據說在很早以前,有個部落的一頭水牛被獅子咬死了,馬塞人最看重牛羊,幾乎與生命同價。其精心餵養的程度難以想象,大凡牛崽羊羔生下後,都要置於自己的房裡,同吃同睡,不離左右。這頭獅子竟然闖進村寨咬死水牛,馬塞人怎肯甘休?他們發起狠來,窮追猛攆,一連攆了三天三夜,竟把獅子攆趴下了。從此,馬塞人的勇氣和耐力聞名遐邇,聲譽大振。肯尼亞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特殊族群,特地依照他們的習性,把馬塞馬拉區域劃為他們的專屬領地。我們看到馬塞人幾與野獸雜處,雖然獅虎闖進村寨咬牛叼羊的事時有發生,但總體上還是睦鄰友好,相安無事。特別是馬塞人對動物的保護意識很值得稱頌,從不因貪圖利益而捕殺動物。正因為此,這裡的野生動物才能自由繁衍生息,不致被趕盡殺絕。

馬塞人是可敬的,但他們也是無奈的。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馬塞馬拉的寧靜被打破了,一輛接一輛載着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越野車,把大草原劃開了一道道口子,遊客們不滿足觀賞食草動物,專門去尋覓凶禽猛獸,於是那些車子都掛上了天線,以利相互聯絡。一輛發現了獅豹,其餘的便蜂擁而至,甚至不顧一切地在草原上狂奔。噪音、尾氣、閃光燈、車輪的碾壓,構成了對這個地球上所剩無幾的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的極大破壞。不知這些野生動物們作何感想?我似乎從它們的眼神里,看到了惶恐,看到了哀求。

我們的地球,要是多有一些馬塞馬拉多好:風吹草低,林木蔥蘢,物種眾多,共生共存……

可眼下的馬塞馬拉竟也岌岌可危了!

其實世上最兇殘最不顧後果的不是野生動物,而是人類[1]

作者簡介

朱法元,1955年出生,本科,出版專業編審,現任上市公司中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600373)董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