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原图链接来自 奥数网 的图片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坐落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国浩路100号,创立于1960年,原名“上海市鞍山中学”,2001年更名。2007年确定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亦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十大行为规范标兵校。现任校长阮为,现有教师111人,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39人[1]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达43000平方米,由实验信息楼、图书教学楼、体艺馆、学生宿舍、行政楼等组成。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人文的理念,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新校区2008年7月交付使用,2008年9月1日,学校在新校区举行隆重的新学期开学典礼。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师111人,其中特、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60人;市名师后备人选与优秀青年教师3名,区骨干教师6名,中青年教师82名。近几年来,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级教学评比中也纷纷崭露头角、硕果累累。

办学特色

德育建设

学校的德育建设以“行为规范示范标兵校”为新的起点,制定了《新三年行为规范教育行动计划》,加强教育和训练,以使规范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成为名副其实的标兵;“四名教育”充实了新的内容,开拓了新的途径;网络德育已经初步成为德育建设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网络德育的研究和实施,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立身处世奠定较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的校本拓展课程开发建设以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功用,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有利于教材的拓展和创新为出发点,以有序开发,规范实施为策略。经过多年来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校本拓展课程开发建设和必修拓展教材编写的方面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已经完成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并已经实施的校本拓展课程计有85门,投入使用的校本拓展教材计有69册。

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强化信息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学校建立了学生网上论坛,并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增强信息教学力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必修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普遍运用多媒体手段授课,制作了近100多个多媒体课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提高校园网络的应用性能,构建支持信息化教育的教学平台。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声乐、民乐团队的艺术水准,扩大交流,扩大影响;并且为促进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在树魂立根教育上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学生合唱团和民乐团是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的重点团队,学校是“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体育传统项目

学校是“上海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学校足球队具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梯队结构。为了切实抓好足球传统项目以及其它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学校的体育老师老、中、青相结合,分别担任高、初中足球队老师们时时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运动队队员,以使该校成为向多层次高校足球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一个小小的基地。由于上级关心支持,学校领导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教练们的辛勤努力,学校足球队在市、区重大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视频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相关视频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样片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建校55周年纪念(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