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湾八景」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right| [http://p1.pstatp.com/origin/47090004f667eda21e5f 原图链接] “台湾八景”一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
 
HLY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File:233bb.jpg|thumb|right| [http://p1.pstatp.com/origin/47090004f667eda21e5f 原图链接]]]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台湾八景''' </p>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gjtaiwan.com/image/data/product/gj/7q28ioy9pptr.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gjtaiwan.com/new/?product=%E3%80%90%E8%81%9A%E7%8F%8D%E8%87%BA%E7%81%A3%E3%80%91-%E9%9B%99%E7%B5%95-%E8%87%BA%E7%81%A3%E5%85%AB%E6%99%AF%E6%98%8E%E4%BF%A1%E7%89%87-%E5%BE%A9%E5%88%BB%E7%99%BC%E8%A1%8C-%EF%BC%8810%E5%BC%B5 圖片來自gjtaiwan]
 +
</small>
 +
|}
  
“[[台湾 八景]]”一说 有着悠久 历史渊源,从[[ 清初]] 到日据,皆有人为之品题。“台湾 八景 ”最早出的文献资料是一六九四年修辑 一六九六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付刊,由高拱乾 纂写的[[《台湾府志》]]。这部台湾第一本府志选定的台湾八景名单是: 安平晚渡 沙鲲渔火 鹿耳春潮 鸡笼积雪 东澳晓日 西屿落霞 斐亭听涛 澄台观海
+
'''臺灣 八景''' [[ 臺灣]] 隨著時代而有 變遷
  
 中文 名称 : 台 湾八 景  
+
==清代==
 +
=== 1696年臺灣八景 ===
 +
  在[[台灣清治時期|清代]],1696年([[清]][[康熙]]35年)的《[[臺灣府志]]》 ,就有台灣八景的描述。那時選出來的八景分別是:
 +
*安平晚渡:安平位於昔日[[鳳山縣 (臺灣)|鳳山縣]]境,即今[[台南市]][[安平區]]。
 +
*沙鯤漁火:沙鯤為位於昔日鳳山縣境[[台江內海]]上的七個海上沙洲,分為稱為「一鯤鯓」至「七鯤鯓」,即今台南市安平區與[[南區 (台南市)|南區]]的海岸地帶。
 +
*鹿耳春潮:鹿耳指[[鹿耳門]],位於昔日[[臺灣縣 (1684年-1887年)|台灣縣]]境,即今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一帶。
 +
*雞籠積雪:地點有寒冬可能下雪的[[七星山 (臺北市)|七星山]]與[[大屯山]],以及下雪機會極小的雞籠山(今[[新北市]][[基隆山]])、大雞籠嶼(今基隆市[[和平島]])、[[彰化縣]]等不同說法,[[2016年東亞寒潮#臺灣|2016年基隆再現雪景]],證實古人所見風景,1696年正處於[[小冰期]]中<ref>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 ,2005-06-17.</ref><ref>{{Cite journal|title=〈一個百年公案的終結─再論「雞籠是否真積雪」〉|author=許世旻|url=|journal=《科學史通訊》|issue=40|doi=|others=|year=2016|volume=|page=頁18-49。|pmid=}}</ref>。[[1893年1月東亞寒潮]]是最後一次台灣平地下雪事件。
 +
*東溟曉日 東溟位於昔日[[諸羅縣]]境,實際地點不詳,疑似文人為求與「西嶼」對仗的想像之作。
 +
*西嶼落霞:西嶼位於昔日台灣縣境,即[[澎湖群島]]的[[漁翁島]]。
 +
*斐亭聽濤:斐亭位於昔日[[台灣府]]城(今台南市)[[台廈道]]衙署後院,為[[高拱乾]]所建。
 +
*澄台觀海:澄台位於昔日台灣府城(今台南市)台廈道衙署後院,為高拱乾所建<ref>[http://putaiwan.pu.edu.tw/teach/blog/Blog_works_list_open.asp?Bno=1174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臺灣八景與八景詩》,台灣文學創意教學網]</ref>。
 +
  由於當時台灣已開發的地方不多,因此取景也自然而然地受到限制,大部分景色均位於今[[ 南市]]附近。以今日的觀點而言,實難以代表全台灣的 色分佈狀況。
  
  外文名称: Taiwan eight
+
1747年(乾隆12年)《重修臺灣府志》中有「臺灣𨛦治八景圖」,與前述的八景相同,是臺灣八景最早的圖繪表現<ref name=":0">{{Cite journal|title=Constructing the Taiwanese “Landscape”: A Preliminary Study into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author=Chang Shih-lun|url=https://www.tfam.museum/Common/editor.aspx?ddlLang=en-us&f=sys&id=213|journal=Journal of TFAM|issue=33|year=2017-05|access-date=2021-07-17|archive-date=2021-07-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7080146/https://www.tfam.museum/Common/editor.aspx?ddlLang=en-us&f=sys&id=213|dead-url=no}}</ref>。
  
所属地区 中国台湾
+
==日治時代==
 +
=== 1913年臺灣八景 ===
 +
1913年10月31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為慶祝[[天皇誕生日|天長節]],當日特刊分別以四個版面刊登了八張「臺灣八景」風景寫真,包括 「[[合歡山|合歡]]旭日」、「[[墾丁國家公園|南岬]]月明」、「[[玉山|新高]]倒影」、「[[日月潭|珠潭]][[拉魯島|浮嶼]]」、「[[關渡]]歸帆」、「東海石屏」、「[[旗後]]落霞」、「[[目斗嶼燈塔|北島]]觀潮」。
  
  地理位置: 台湾
+
=== 1927年臺灣八景十二勝二別格 ===
 +
1927年(昭和二年)5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社仿效[[大阪市|大阪]][[每日新聞社]]、[[東京]][[每日新聞|日日新聞社]]的「[[日本新八景]]」讀者票選活動,透過民眾投票方式,舉行臺灣新八景募集<ref>{{Cite news|title=臺灣八景募集 主催|work=臺灣日日新報|publisher=臺灣日日新報社|date=1927-05-29}}</ref>。
  
  气候条件 :  热带
+
  第一階段的參加總票數高達三億五千九百多萬票,之後由第二階段交給審查委員(包含[[木下信]]、[[井手薰]]、石黑英彥、林熊光、小原時雄、尾崎秀真、加福均三等人),審查基準為 一、為臺灣景色,有特色者。二、規模不小者。三、交通便利以利將來可能的施設。四、考慮[[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史跡及天然記念物]]。五、考慮亙全島地理的分布<ref>{{Cite news|title=臺灣八景審查規定|work=漢文版臺灣日日新報|publisher=臺灣日日新報社|date=1927-08-27}}</ref>。8月25日審查委員於[[臺灣鐵道飯店]]討論,最後8月27日於報紙上公布選出的「八景」、「十二勝」與「二別格」<ref>{{Cite news|url=|work=臺灣日日新報|publisher=臺灣日日新報社|date=1927-08-27|title=臺灣八景決定 二十五日鐵道ホテルに於ける 最後の審查委員會で 同時に別格二景 及十二勝も決る/審查委員の 蹈查報告に移る}}</ref><ref>{{Cite web|title=從臺灣八景的美術史「看見臺灣」(上)|url=https://arthistorystrolls.com/2017/10/24/%e5%be%9e%e8%87%ba%e7%81%a3%e5%85%ab%e6%99%af%e7%9a%84%e7%be%8e%e8%a1%93%e5%8f%b2%e3%80%8c%e7%9c%8b%e8%a6%8b%e8%87%ba%e7%81%a3%e3%80%8d%ef%bc%88%e4%b8%8a%ef%bc%89/|access-date=2021-07-16|date=2017-10-23|last=arthistorystroll|language=zh-TW|archive-date=2021-07-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6153055/https://arthistorystrolls.com/2017/10/24/%e5%be%9e%e8%87%ba%e7%81%a3%e5%85%ab%e6%99%af%e7%9a%84%e7%be%8e%e8%a1%93%e5%8f%b2%e3%80%8c%e7%9c%8b%e8%a6%8b%e8%87%ba%e7%81%a3%e3%80%8d%ef%bc%88%e4%b8%8a%ef%bc%89/|dead-url=no}}</ref>。
  
著名景点: 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澳晓日等
+
==  考文 ==  
 
+
{{reflist}}
==简介==
+
[[Category: 733 臺灣‎ ]]
 
 
又称台阳八景,“古早”文人雅士游山玩水,喜题诗词,一来赞咏述怀,一来表示到此一游。因此写景诗成了风气,然而为应唱酬,难免有“道开”之作,所以所咏山水,往往不知何所何处。一七六四年([[乾隆]]二十九年)付刊,由余文仪纂修的《续修台湾府志》,可能为着“有图为证”,将“台湾八景”以图绘表示,系木刻版画,不过不知是否时移境迁,已不能就今日地点来做比对了。《台湾府志》所选定的“台湾八景”,属于本岛胜景有七处,外岛则仅只一处,即澎湖的“西屿落霞”;而七处岛内胜景,除了令人存疑的北部“鸡笼积雪”外,其他六景全落在“台湾县”(属今台南)上,如此八景的格局,无疑显得偏狭,自然无法道尽台湾明丽宜人的山水风光。 <ref>[http://www.chachaba.com/news/travel/guowai/20190301_414493.html  2019台湾旅游必去景点 台湾八景你都去了吗] </ref>
 
 
 
难怪近人屡屡评刊《台湾府志》的八景之说;台湾史家陈汉光言:“有的根本谈不上什么景,似乎仅是为着文字的风雅和修饰而安排的字句而已。”画家、艺评家李钦贤也说:“若就字面意义来看,有的景根本不知景在何处,有的也纯粹是为对仗而成句的。”日据时期,有人谓清治“台湾八景”不合时宜,应予以修订,于是“台湾日日新闻社”主其事,重新挑选新台湾八景。一九二七年,(昭和二年),《台湾日日新报》举办票选,以投标方式决定新“台湾八景”;《台湾日日新报》是当时台湾北部第一大报,发行量近万份(翌年二月二十五日,宣称达一万份)。于是台湾八景便由清治时期的“官订”,变成日 据时期的“民选”;其脱颖而出的八景为: (一)基隆旭冈 (二)淡水(三)八仙山(四)日月潭(五)阿里山(六)寿山 (七)鹅銮鼻(八)太鲁阁峡。
 
 
 
“台湾八景”之前,又另立两个所谓的“别格”,宛如“圣地”,即:“神域”台湾神社。 “灵峰”新高山(玉山) 。
 
 
 
新高山是日本领台后,发现的“第一高山”,也是台湾的圣山,特立一方,自有意义;而台北市辖的“台湾神社”,则纯为政治图腾,可以说聊备“一格”而已。
 
 
 
台湾山川名胜,只择十地,难免遗珠,于是“二别格”、“八景”之余,再添“十二胜”,共襄盛事:草山乌来大溪角板山五指山次高山八卦山雾社北港虎头埤狮头山旗山“十二胜”之说,另有版本:草山包含“北投”;次高山易成“太平山”;鸟来代以“新店”;北港则由“太里简”替取。
 
 
 
台湾是山明水秀之乡,海角山陬,幽谷潺溪,爷瞩俯映,无不令人惊奇赞叹,绝难仅以“八景十二胜”道尽!
 
 
 
==八景名称==
 
 
 
===基隆旭冈===
 
 
 
旭冈即今旭丘山,为清末大沙湾炮台湾所在。除“旭冈观日”外,基隆其他山海胜景亦颇可观,邑绅许梓桑曾选出基隆八景:鸡山骤雨、狮岭匝云、鲂顶瀑布、鲎鱼凝烟、仙洞听涛、社寮晓日、海门澄清、代峰耸翠。
 
 
 
===淡水===
 
 
 
小镇灯火、下弦之月、飘摇风帆,加上粼粼波光,淡水风光,其实何止于此!红毛古城、炮台遗址、洋楼教堂、海滨浴场等等,也都是淡水名列八景不可或缺的名胜和古迹。
 
 
 
===八仙山===
 
 
 
八仙山因标高按时完成八千日尺,原拟名“八千山”,后以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此山与阿里山、太平山并称台湾三大林场,其林场铁路横过合欢山支脉最高峰白姑大山南腰。诗人张李德和有诗:“虚无缥缈现雄姿,历险方惊造化奇;闻说八仙曾奕此,我来空赋忆仙诗。”
 
 
 
===日月潭===
 
日月潭的湖光山色,早已惊服了文人墨客善感的心;远从清代起,便流传着所谓“日月潭八景”的形容,包括:潭中浮屿、潭口九曲、万点渔火、独木番舟、水社朝霞、荷叶重钱、(“重钱”指菱角)、番家杵声、山水拱秀等。
 
 
 
===阿里山===
 
 
 
阿里山原是千古以来斧斤不入之地,日据时期,日人因觊觎其森林资源加以开发,始渐成观光胜地;而阿里山五奇——登山铁路、神木、云海、日出、晚霞,也成了观光客游览时必看的胜景。
 
 
 
===寿山===
 
 
 
  寿山,海拔仅三百多公尺,矗立于高雄港口,登山可俯瞰高雄全市;山巅有台湾猕猴憩息,赖雨岩有《寿山观海》之诗:“振衣绝顶兴悠哉,帆影波光眼底来;偶听猿声喧洞窟,忽看蜃气幻楼台。”
 
 
 
===鹅銮鼻===
 
 
 
鹅銮鼻在恒春城以南十九公里,为中央山脉尽处的台地,一面背山,三面滨海,灯塔矗立在“台湾尾”,直耸云霄。日本人尾崎白水有诗咏赞:“绝南一角屹灯台,落日登临海色开;奇胜如斯今始见,激涛高蹴九天来。”
 
 
 
===太鲁阁峡===
 
 
 
太鲁阁峡被选列为台湾八景之冠;一九三七年更被指定为“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峭壁危崖、峡谷清流、献崿林木的胜景,是得其黎溪(今立雾溪)大峡谷的总称。
 
别格一新高山“五岳游归不看山,莫将斯语藐台湾;诸罗自有新高在,仰止虽殷未易攀。”嘉义诗人余塘(号莲坊)的此一诗作,似可做为新高山(玉山)伟峻雄奇的佐证;而“高不可攀”也正是新高山被 日本人“神格”化,成为八景之外“灵山”的主因。
 
 
 
===台湾神社===
 
 
 
台湾神社坐落在台北市北方剑潭山半腰,俯瞰基隆河;起造于一八九九年四月,一九零一年十月完工;占地广达八万坪。神社奉礼日本神祇和乙未侵台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灵位,是日据时期全台最宏伟华丽的神社。
 
 
 
==视频==
 
 
 
航拍台湾高雄,西子湾,台湾八景之一
 
 
 
{{#iDisplay:e3052wc9ejt | 560 | 390 | qq }}
 
 
 
==参 考文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於 2022年4月24日 (日) 09:50 的最新修訂

台灣八景

圖片來自gjtaiwan

臺灣八景,指的是臺灣的八大景色,隨著時代而有所變遷。

清代

1696年臺灣八景

清代,1696年(康熙35年)的《臺灣府志》中,就有台灣八景的描述。那時選出來的八景分別是:

由於當時台灣已開發的地方不多,因此取景也自然而然地受到限制,大部分景色均位於今台南市附近。以今日的觀點而言,實難以代表全台灣的景色分佈狀況。

1747年(乾隆12年)《重修臺灣府志》中有「臺灣𨛦治八景圖」,與前述的八景相同,是臺灣八景最早的圖繪表現[4]

日治時代

1913年臺灣八景

1913年10月31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為慶祝天長節,當日特刊分別以四個版面刊登了八張「臺灣八景」風景寫真,包括:「合歡旭日」、「南岬月明」、「新高倒影」、「珠潭浮嶼」、「關渡歸帆」、「東海石屏」、「旗後落霞」、「北島觀潮」。

1927年臺灣八景十二勝二別格

1927年(昭和二年)5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社仿效大阪每日新聞社東京日日新聞社的「日本新八景」讀者票選活動,透過民眾投票方式,舉行臺灣新八景募集[5]

第一階段的參加總票數高達三億五千九百多萬票,之後由第二階段交給審查委員(包含木下信井手薰、石黑英彥、林熊光、小原時雄、尾崎秀真、加福均三等人),審查基準為:一、為臺灣景色,有特色者。二、規模不小者。三、交通便利以利將來可能的施設。四、考慮史跡及天然記念物。五、考慮亙全島地理的分布[6]。8月25日審查委員於臺灣鐵道飯店討論,最後8月27日於報紙上公布選出的「八景」、「十二勝」與「二別格」[7][8]

參考文獻

  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5-06-17.
  2. 許世旻. 〈一個百年公案的終結─再論「雞籠是否真積雪」〉. 《科學史通訊》. 2016, (40): 頁18-49。. 
  3.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臺灣八景與八景詩》,台灣文學創意教學網
  4. Chang Shih-lun. Constructing the Taiwanese 「Landscape」: A Preliminary Study into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Journal of TFAM. 2017-05, (33)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7). 
  5. 臺灣八景募集 主催.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27-05-29. 
  6. 臺灣八景審查規定. 漢文版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27-08-27. 
  7. 臺灣八景決定 二十五日鐵道ホテルに於ける 最後の審查委員會で 同時に別格二景 及十二勝も決る/審查委員の 蹈查報告に移る.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27-08-27. 
  8. arthistorystroll. 從臺灣八景的美術史「看見臺灣」(上). 2017-10-23 [202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