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发芽率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名称: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发芽率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农业生产上常常依此来计算用种量。[1]

目录

定义

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如100粒测试种子有95粒发芽,则发芽率为95%。发芽率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农业生产上常常依此来计算用种量。 计算作物种子发芽率规定的天数是:玉米、麦类、谷子、大豆、向日葵作物为7天,高粱为8天,水稻、绿豆、花生等作物为10天。

意义

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同时,也应该测定一下种子的发芽势,以便于合理的、准确的确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和播种深度,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发芽势指测试种子的发芽速度和整齐度,其表达方式是计算种子从发芽开始到发芽高峰时段内发芽种子数点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其数值越大,发芽势越强。它也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作物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预示着出苗快而整齐,苗壮;若发芽率高、发芽势弱,预示着出苗不齐、弱苗多。一般来说,陈种发芽率不一定低,但发芽势不高,而新种的发芽率、发芽势都高,因此生产上应尽量“弃旧取新”。

外部因素

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作物由于 起源和进化的生态环境不同,其发芽所要求的条件也有所差异。

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性因素,种子必须吸取足够的水分才能萌发,但是水分过多会增加种子霉烂和病菌感染的几率。工作中一般根据作物种类和种子大小首先选择发芽床,然后按照不同发芽床对水分的要求来添加适宜的水分。

温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温度控制有恒温和变温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控温模式,发芽过程中温度过低都会使种子生理作用延缓,温度过高又会因其生理活动受到抑制而产生畸形苗。

氧气:氧气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子,一般来说,发芽床上水分多、氧气少,则长芽;反之,水分少氧气多则宜于长根。

光照:不同作物种子发芽对光反应不同,一般分为需光型种子,需暗型种子,光不敏感型种子。多数大田作物和蔬菜种子对光不敏感,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能良好发芽,但最好还是采用光照。

生理因素

种子籽粒的生理状态,是影响种子活力及寿命(发芽)的主要因素之一。生理状态主要包括种子的成熟度及水分含量情况。通常,种子的成熟度越好,活力就越高且保持的时间越长,发芽率表现也就越高;种子没达到生理成熟或较差是难以获得较高活力的,种子发芽率也会受到影响表现较低。在同一条件下水分越高种子水解酶活性越强,新陈代谢也越快,消耗养分也越多,种子老化劣变速度越快,随着时间推移种子生命力衰竭,发芽率降低。

种子成熟度:一般情况下,成熟度高的种子发芽率高。这是因为正常成熟的种子能够为其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未正常成熟的种子则不能。

种子休眠:大多数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可萌发,如水稻、小麦等,但有些植物的种子在脱离母体后即使外界条件非常优越也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如苜蓿、银杏等。

种子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和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种子本身含水量越高越有利于萌发。但在种子储藏时,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就会增强种子的呼吸作用,从而导致种温升高,种子出汗、结露、甚至霉变,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在收获晾晒过程中,如果在水泥地上长时间暴晒,会使种子含水量急剧下降,形成所谓的“铁籽”,种子的发芽率也会大大降低。

药害: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过程中,由于种衣剂(或药剂)质量不过关或操作过程中药种比过大,均会对种子产生一定的药害,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有资料表明,小麦包衣后立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同空白对照作比较表现为萌发迟缓,且发芽率偏低。

人为因素

清洁杀菌不彻底:发芽盒和发芽箱在每一次使用前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发芽用纸(或砂)使用前也要进行杀菌。上述物品如果没有进行清洁消毒或杀菌不彻底,都会增加种子感染病菌的机会,从而使发芽率下降。

加水不当:管理过程中,发芽床过干或过湿,以及各重复加水不一致,都会影响正常出芽和种苗生长,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生产区域和基地的选择

根据所生产的作物种类品种对积温、气候、光照、空气湿度、耕地条件、生产条件,合理选择安排生产区域,保证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避免不利因素影响,完成种子正常的成熟过程。

生产技术规程对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产技术规程对种子的生产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的是否正确,都会对种子的健康状况和活力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环节:

生产、加工过程

花期授粉昆虫、蜂源不足,授粉质量差,秕籽、无胚比较多;偏施氮肥,植株徒长倒伏,种子在植株上霉变;错误用药产生药害,使植株生长发育受阻;病、虫、草害防治不利,影响结实质量;采收、后熟、发酵、干燥阶段发生湿热霉变和腐蚀,伤及胚芽;种子药剂处理过程使用的计量和方法不合理,种胚受到伤害,影响种子的发芽能力;种子加工过程对种子产生的机械损伤、腐蚀、高温;包衣包膜后种子内部产生的变化等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种子发芽能力。

不良气候

干旱高温,造成种子发育不良,成熟速度加快,饱满度下降,种子轻秕;成熟期和收割后连续的阴雨天气使种子在植株上发芽或霉变;晚熟品种遭受霜冻,种胚受到伤害,是发芽率下降。另外品种因素对生长环境和气候的不适宜也会对发芽率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来源

爱吃花生芽不用买,教你培植花生芽的方法,发芽率高,好吃又营养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发芽率? ,360问答 , 201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