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冠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双冠诰》,又名《双官诰》,清陈二白作。
剧目介绍
昆剧《双冠诰》写婢女碧莲守节教子,一举成名事。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梅兰芳缀玉轩藏梨园旧抄本,上卷十五出,出目不全,下卷是残本,缺抄甚多,上下卷约计共为二十七出。
剧情是:大同人冯瑞(字麟如)与山西提学副使林翘(字乔楚)有世仇,林欲害之。冯瑞避祸远走,以医道闻名。其友范子渊与之相貌酷似,便假冒其名在本地行医,林遂谋杀之,世人都以死者名为冯瑞,以讹传讹,其家亦信以为真。其妻罗氏、妾莫氏大恸之后不能自守,先后改嫁他人。唯有婢女碧莲日夜纺织,抚养冯妾莫氏所生幼子冯雄,督其课读。冯瑞因治愈于谦之疾,留置于谦幕中,又得于谦举荐,随驾(明英宗)北征,立功而返,授兵部尚书。后冯瑞衣锦荣归,老仆冯仁倾诉别后情事,冯乃立碧莲为夫人。这时,冯雄亦因碧莲勤督课读,高中探花。最后冯瑞、冯雄父子官诰皆归碧莲,碧莲得到了双诰封。按:京剧《三娘教子》源本于此(人名稍异)。
《做鞋》(又名《蒲鞋》及《补鞋》)原本第十七出之一部分。碧莲主仆靠织鞋袜度日,碧莲恐冯雄荒废学业,拟亲督夜课,主仆商议用卖鞋银子换取灯油。
《夜课》原本第十七出。夜课时,冯雄瞌睡,怨碧莲不是亲母,因而不怜恤。碧莲伤心之极。为使冯雄觉悟,遣冯雄次日往大母、二母家告贷。
《借贷》(又名《借债》,分《前借》、《后借》)分别为原本第十八、十九出。冯雄先到改嫁的大母处借贷,后到改嫁的二母(即亲生母莫氏)家告借,两处均不肯眷顾。
《见鬼》(《三见》)原本第二十一出《舟讶》。冯瑞衣锦还乡,在舟中见到河边洗衣的罗氏、井边汲水的莫氏,心下生疑。罗、莫二人亦认出冯瑞,均以为见鬼。
《荣归》原本第二十五出。冯瑞回到家中,碧莲亦以为鬼。冯告以别后行踪,全家喜出望外。老仆冯仁愤诉大妇二妇变节事,冯瑞叹惜不已。这时冯雄亦高中而回,父子两顶冠诰皆归碧莲。
《賚诏·诰圆》原本第二十七出。司礼监哈铭奉命前往旌表冯门。冯家设宴庆团圆,宴饮间,圣旨到:钦赐“忠孝节义”匾,碧莲、冯瑞、冯雄、冯仁均受旌表,碧莲并受旌节诰封。大妇、小妇亦找上门来,冯瑞令造两间小屋给她俩另住,并给衣食,但永不相见。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於!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双冠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傩戏是什么?傩戏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网,2015-07-18
- ↑ 历史知识 > 参军戏,国学迷